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四年。己巳。十二月庚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御史薛澂参奏大学士张廷玉诈伪负恩。得旨。朕既有旨交大学士九卿议奏。自有公论。似此下石之谈。谁则不能。着发还该部知道。
○御史冯元钦奏军机房请改名枢密院。蒙简用者。即以原衔掌理院事得旨。本朝内外官职、俱已大备、载在会典皇考时设立军机房。不过以为承旨办理机务之地。并非独重其权显为官职也、今朕因之亦云诘尔不忘之义耳。冯元钦所奏未识体要。其还之。该部知道。
○补行乾隆十三年山东省军政、卓异官一员。不谨官一员。罢软官二员。才力不及官一员。山西省卓异官七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二员。有疾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二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辛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御乾清门听政。
○谕、大学士九卿议、保举经学人员。如何分别考试。以觇实学。请敕下礼部定议之处。所议尚未周协。若交礼部定议。则必指定如何出题考试人人皆得豫为揣摩。转启弊窦。且仍不出举场应考习套。何能觇其实学。此番大学士九卿所举。为数亦觉过多。果有如许淹通经学之士。一时应选。则亦无烦特诏旁求矣。各省督抚所举。尚未奏到。应俟到齐之日。合内外所举人员。大学士九卿、再行公同核定。无采虚名。以昭慎重。核定后。请旨调取来京引见。朕亲加临试。庶得实学宿儒。光兹盛典。
○又谕大学士九卿所议、张廷玉除不准配享外。应革去大学士职衔并伯爵不准回籍。留京待罪等语。固属公论佥同。然未喻朕始终加恩之意。所议犹有未协。夫张廷玉之罪固在于不亲至谢恩。而尤在于面请配享。其面请之故。则由于信朕不及此其所由得罪于天地鬼神也然朕念张廷玉为耆旧大臣蒙皇考隆恩异数。优渥逾涯。自朕临御以来加意矜全。曲为体恤。即今此许令原官致仕。许令配享庙廷。前后所降谕旨。及御制诗篇。其眷待之优崇。中外大臣。具所备悉。本欲保其晚节。以成全美。令乃甘自暴弃。实非思虑所及料。设令朕意稍有勉强。则进退予夺。惟朕所命。何难不许。其予告。其面请配享。亦何难却之不从。且又何能逆料其不亲来谢恩。而故加此种种格外之恩。以为陷于有罪之地耶。乃谢恩不来。次日又来。俱令人不解。是岂非其得罪于天地鬼神。有莫之为而为者。使之自为败露。以为在朝大小臣工之戒耶。夫配享乃皇考遗诏。朕何忍违观其汲汲面请。惟恐不得之意。直由信朕不及故耳。张廷玉事朕十有四年。朕待群臣事事推心置腹而伊转不能信。忍为要挟之求。观其如此居心。其有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者耶。且配享大典。千秋万世。自有公论。得所当得。则为殁世之荣。苟其过分叨恩。徒足供人指摘。何荣之有。试思太庙配享。皆佐命元勋。张廷玉有何功绩勋猷。而与之比肩乎。鄂尔泰尚有经度苗疆成绩。而张廷玉所长。不过勤慎自将。传写谕旨朕诗所谓两朝纶阁谨无过耳。而腼然滥膺俎豆。设令冥冥有知当踧踖惶悚。而不能一日安矣。此在朕平心论之。张廷玉实不当配享。其配享实为过分。而竟不自度量。以此冒昧自请有是理乎。及其老也戒之在得岂有辗转思维。惟知自私自利。不惟得之生前。而且欲得之身后。不亦昧于大义矣乎。但如大学士九卿所议、不准配享。革去大学士勤宣伯。令其在京待罪。不知者将谓朕初不许其归里侑庙。而谬加恩。终抵之罪矣。朕不云乎。张廷玉忍于负朕。朕不忍负张廷玉。朕之许张廷玉予告。原系优老特恩。明纶甫降朕不食言。其大学士由皇考时简用。至今二十余载。朕亦不忍加之削夺。配享恭奉皇考遗诏朕终不忍罢斥。至于伯爵。则朕所特加。今彼既不知朕。而朕仍令带归田里且将来或又贪得无厌。以致求予其子者。皆所必有。朕亦何能曲从至是。着削去伯爵以大学士原衔休致。身后仍准配享太庙。夫以年老予休之大臣。志满意得。自恃其必不加罪。遂至求所不当求。而忽其所不可忽。必致入于罪戾而后已神明之昭鉴可畏如此大小臣工其可不以此为戒乎。至所议汪由敦革任之处朕前旨已令在尚书任赎罪张廷玉之举荐亦不因伊求请而得其将来瞻顾师生之伎俩。一举一动。莫能逃朕洞鉴。伊后此之能承受恩典。与不能承受无不自己求之。且观其效力何如。着仍照前旨革职留任。
○又谕今年恩诏祭告岳渎人员回京召对时多有奏及该省督抚帮助路费者。皆称沿袭向例。伊等所应得。有全收者。有收其半或有不收者。问其所动何项。则皆出自督抚养廉。凡奉差人员既经乘传。各有廪给。又何需资给路费。微员笔帖式之类。各督抚与以数十金之盘费。尚在人情之内。若三四品之堂官。独不顾名思义乎。至钦差大臣有特交查察事件。于地方督抚。既有公事相涉。尤不可不严介自持。不独体制宜敦。亦嬚疑当避。乃亦有收受馈赆。或称借用者。可见外省交际赠遗。积习未除。若不明示防禁。安能弊绝风清夫养廉之设以资督抚日用着为定额若移以他用。必致日给不敷。又将别图巧取此端断不可长。着通行严饬各督抚等。嗣后毋得与钦差人员私相馈遗。以开苞苴贿赂之渐。钦差大臣亦毋得私自取受以蹈簠簋不饬之嫌。若仍阳奉阴违或被纠参或别经发觉定严加议处。
○又谕三和自补授工部尚书以来事事周章不能妥协。朕今日御门听政。伊又迟误不到。乃器小易盈。不足胜任。着以工部侍郎用。众佛保不识汉字。不必管理部务。其员缺即着三和补授。工部尚书员缺。着哈达哈调补。兵部尚书员缺。着舒赫德调补。舒赫德管理兵部、兼管步军统领。职掌既繁。不必在军机处行走。户部尚书员缺。着海望调补。不必兼管太常寺事。木和林补授礼部尚书。其礼部侍郎员缺。着马灵阿署理。兵部侍郎员缺。着观保补授。兆惠未回京之前。仍着暂署刑部侍郎。
○谕军机大臣等、据兆惠、策楞奏称、管理粮务之茂州牧陈克绳。及汶川令王声銮。急公勤慎。尽心竭力。奏请酌量加恩等语。军行重务。该州县于运粮筹饷等事果能实力奉公。自应加恩嘉奖。王声銮既有应赔银两。应俟措交完项时。再行奏请。至所奏陈克绳撙节夫价一事。据称雇夫换班。按例需银五万余两。而该员止给发八百余两。民情帖然。虽系该员通融妥办。绝无异议。事在已往。亦祇听其办理。但若因此加以奖许。殊不可以为训。转输关系綦重雇用民力。给价自有定例。过求撙节。刻减病民。为害匪细。倘据策楞所奏、宣示奖劝。则将来或遇筹办军粮。援以为例。大非国家政体。陈克绳此次办理。固属妥协可嘉将来奏请加恩。祗须将伊转饷如期。节帑奉公之处。笼统陈请。其夫价一事。不必叙入。可传谕策楞知之。
○又谕、朕昨经降旨开春不围之便。前赴五台。今思若先至霸州。俟水围既毕方至五台。为日既多。且奉皇太后圣驾前往。宫眷随行船只需用。应较前加倍。一时雇觅维艰。而行宫窄狭。亦复难于驻跸。朕意春间竟由都中直赴五台。其道路营盘业经指定。且向有章程。自易办理。可不至急遽。其由五台至太原。由太原出固关进京一路。是否可行。应令阿里衮、方观承、会同商定。如不可行。即不必豫备。仍由龙泉关一路回銮。至保定时。皇太后宫眷宫眷由陆路回京。朕分途至霸州。其时尚可行围。即豫备行围。不过乘舟巡览。顺道阅视永定河堤工。如此则不费周章。易于办理。霸州离京甚近。即此番不行水围。或下年再往。或另定行期。俱无不可。速传谕该督抚知之。
○礼部议奏、归化城都统。系专管内扎萨克蒙古民人交涉事件。该处协办同知笔帖式等申报都统。均有稽查督催之责。嗣后应照州县见督抚仪注从之。
○以故三等子六十五子积福、二等男金璋子履巽、袭爵。
○以吉林将军永兴、为湖广总督。湖广总督新柱、为吉林将军。
○准噶尔部人沙喇克等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壬辰。五朝国史告成。
○癸巳。兵部议准安徽巡抚卫哲治奏称、安、徽、宁、池、太、广六府州属马田租稻。向系折米搭放兵粮。其不通水路州县。俱折徵充饷。嗣于十二年经前。抚臣潘思榘奏改徵收本色。今查歙县马田。坐落休邑。山地瘠薄。止播杂粮。且岭路崎岖。运脚浩繁。该县每年余剩租稻。仅百有余石。添补仓廒。为数甚微。不若折徵充饷为便。从之。
○授和硕康亲王崇安子永<奎心>、为二等镇国将军。固山贝子弘景子永珀、为二等奉国将军。多罗愉恪郡王允禑子弘富、和硕裕亲王广禄子亮京为三等镇国将军。三等奉国将军伯祥子广普为奉恩将军。
○甲午。谕热河总管什图奏称、本月初十日夜间。贼入波罗河屯行宫将陈设物件、盗去数件。因将该管千总兵丁等送地方官严加审讯等语。什图系专管行宫之人。平素即应严饬该千总兵丁。令其妥为巡查。今波罗河屯行宫之物件被盗什图视为于伊无干。并未认罪。仅参千总兵丁。甚属非是。什图着交内务府大臣、议处具奏。其被盗物件。着交地方官严查务获。
○乙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命安徽巡抚卫哲治来京。调云南巡抚图尔炳阿、为安徽巡抚。广东巡抚岳浚为云南巡抚。以奉天府府尹苏昌为广东巡抚。工科给事中图尔泰、为奉天府府尹。
○青州将军额尔图、缘事革职。以署天津都统西勒扪、为青州将军。商都达布逊诺尔驼马厂总管罗山、为天津都统。
○丙申。甘肃布政使张若震奏、甘省岷州西和、泰州秦安、礼县、成县、河州、等州县。节年额徵存仓余粮。共二十四万石有奇。现无别项支用。除常平仓粮。应仍旧积贮外。其西和秦安成礼、四县余粮。应各留一万五千石。岷州留二万石。秦州留四万石。河州留三万石。余均变价解司。以为豫买满兵粮草。及拨充兵饷之用。嗣后每岁额徵及估兵食之外。总按额留之数存贮。余于每年三四月间变旧存新。倘值歉收。毋庸变解报闻。
○丁酉。谕军机大臣等据阿里衮奏称、由五台至太原。以及平定固关、一路。计修治石路等事。为时急迫。难于克期豫备等语。朕前旨原谓太原至固关一路。如果难于豫备。即由原路往回。今阿里衮既奏豫备拮据。朕已批令竟豫备长城岭一路。可再传谕方观承、阿里衮。明春巡幸。由保定前往五台。仍自原路回銮。即往霸州水围方观承等遵照速行豫备。其太原至固关回京之处可不必办理。并知会向导努三等。亦毋庸查勘。
○调江苏布政使辰垣、为四川布政使福建布政使永宁、为江苏布政使以福建按察使陶士僙、为福建布政使。调甘肃按察使顾济美、为福建按察使。以陕西西宁道杨应琚、为甘肃按察使。
○戊戌。户部议覆广西巡抚舒辂奏、参革河池州知州朱红、侵亏帑银限满未完一案。着落原任抚藩分赔。并请将杨锡绂、唐绥祖、交部察议。得旨。舒辂原奏、自为朱红亏空无着起见。是以奏请着落原抚藩分赔。部议已经照覆。仍请将该抚藩徇庇失察之处。交部察议。朕详阅案情。唐绥祖有致书署任知州情节。诚不免于徇庇。而杨锡绂偏向朱红之处。可保其必无。至于失察亏空。过于宽纵沽名则杨锡绂不能辞其罪。然分赔已足示惩。仍复察议。实为过重。加恩免其交部。唐绥祖着该部议处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