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谕内阁、现据北城拏获贼犯尹七一名。究明系行窃绮春园玉器正犯。并据供出在海淀陈府一带。偷窃仪亲王鄂勒哲依图园寓什物各一次。又谕窃民人家三次。尹七一犯。本年在海淀地方已行窃六次。此外窃犯想仍不止此。该管官缉捕废弛。实属因循怠玩。英绶常在御园附近驻劄。督率巡缉。责无旁贷。乃漫无整顿。着交部议处。先行退出乾清门。西拉布在园驻班之日较少。着交部察议。英和常川在城、不能兼顾。着加恩免议。园明园副将王永功、以及该管营汛各员。交兵部查明一并议处。寻议上。得上□日、英绶着照部议降三级、以三等侍卫在大门上行走。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润祥等奏请停止大凌河牧厂试恳地亩、将旗民人等彻回、此项厂地、照旧分拨三营添补牧放。当交军机大臣等会议。兹据富俊奏称、此项试垦地亩、实与三营牧群无碍、若将已垦成熟之地全行废弃、领佃旗人雇工等一千六七百人全行失业、于旗人生计大有关碍等语。此项试恳厂地。若有碍牧群。自应停止。如三营牧地本无不敷。新垦也亩。原属闲荒。可裕旗人生计。一旦废弃。亦觉可惜。所有润祥等前奏、请勒令领佃旗人等进边、以及拆卸窝铺平毁沟壕等事。着和宁等饬令暂行停止。无庸办理。晋昌即日到京。陛见后即令赴任。文宁于此事未经查办。无所回护。着派晋昌于到任后。会同文宁、亲往该处覆加履勘。详悉妥议具奏。候上□日遵行。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那彦成奏、方拏匿名揭告形迹可疑之教谕傅曾启等、讯非正犯、先行拟结等语。此案傅曾启。既因张翔拏获冯克善超升知府。希冀邀功。唤令并未在场帮拏之武生张光仲、呈控分赏不公。并补给倒填月日缉拏逆犯谕帖。迹涉可疑。伊弟傅曾来所供、七月初二日、日出始行出门。恰在车夫延福拾获匿名揭帖之后。其语亦未可信。献县教谕傅曾启、着革职。武生张光仲、着褫革。交那彦成再行详悉研鞫。即审明傅曾启等确非呈递匿名揭帖之人。亦暂时羁禁。不可令其逃逸。该督仍一面派员上紧访察。务究出真犯。使案无疑义。以成信谳。并有上□日饬谕步军统领、顺天府、五城、一体严缉矣。将此谕令知之。
○丁卯。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祭先师孔子。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行礼。
○谕内阁、凡祭祀斋戒期内。适遇忌辰。其应用服色。总以祭祀为重。南郊大祀前一日如适遇忌辰。恭阅祝版时。朕御龙袍龙褂。执事人员均穿蟒袍补服。其余大祀中祀前一日适遇忌辰。恭阅祝版时。朕御龙褂。执事人员均穿补服。以昭祇肃。着为令。
○又谕、上年九月逆匪滋事一案。近畿一带。匪党业已捕诛殆尽。民情安堵。此次朕祗谒东陵。跸路经过通州三河蓟州遵化境内。该地方官编查保甲。比户周知。悉皆安分良民。断无奸宄溷迹。启跸后每日行宫尖顿扈从之官员兵丁、以及直隶派出随营之官弁兵役、有巡察之责者。自应昼夜稽查。遇有形迹可疑之人。留心盘缉。以昭严肃。然慎密之中。尤当示以镇静。若有冀图邀功之人。将过往行旅负贩。指为逆犯。妄拏谎报。骇人听闻。以致阖营惊扰。必将该官兵立刻严拏治罪。决不宽贷。着将此上□日先期晓谕。俾各凛遵毋忽。
○戊辰。
○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谕内阁、此次恭祀社稷坛。祝版书写错误。系由博士恒庆等、误将春祭祝文交内阁书写。恒庆、伊克唐阿、无庸交部严议。俱着即行革职。景安等虽先事未能详慎。旋即查明更正。景安、庆明、舒宁、俱着加恩改为交部议处。贾允升系属汉员。不识清文。其自请议处之处。着加恩宽免。
○又谕、和宁等奏、拏获越边偷砍木植人犯一摺。此案张洪基等各犯。私越边门。偷吹木植至数千件之多。实属藐法。着交盛京刑部严审定拟具奏。其该管边门章京、及坐卡官弁、并该管地界旗民地方各官、以及总巡协领等。漫无觉察。难保无通同徇隐情敝□大。着查明据实严参。佐领托永安、督率番役访缉认真。着施恩赏加一级。番役孙成等、着和宁等重加奖赏。以示鼓励。
○又谕、台斐音奏、审拟行劫官银盗犯一摺。向来盗劫之案。其仅止听从接赃、及在外把风了望者。俱声明情有可原。部议免死减等发遣。此案曾保荣等、明知饷船停泊河干。起意纠劫。大胆藐法。非寻常盗案可比。除盗首曾保荣、伙盗刘瑞、关兴友、朱胜茂、黄亚长、分别戮尸斩枭外。许亚崧、黄亚芬、萧达元、萧亚七、四犯。虽仅止接赃了望。未经上船肆劫。其情无可原。不准减等。俱着斩监候。秋审时入于情实。嗣后如有明知官帑敢行盗劫者。俱着照此例办理。
○又谕、此案贼犯尹七。系偷越御园围墙进内。墙外堆拨相距甚近。该官兵全无觉察。其咎尤重。千总韩彪、着即革职。该班兵丁二名、俱着革退。枷号两个月。满日责释。墙内堆拨二处。距贼犯越墙之地俱远。且来往走筹。该贼犯必系伺隙方敢跳越。其咎与墙外堆拨有闲。所有六七堆拨该班之委护军校。着革退。仍留护军。其该班护军等。着交该营重责。免其革退。委护军参领巴永泰、护军校广善、花尚阿、俱着交部严加议处。直班之管理圆明园八旗官兵大臣瑞龄。着交部议处。
○调刑部左侍郎成格、为工部右侍郎。转刑部右侍郎那彦宝、为左侍郎。调工部右侍郎熙昌、为刑部右侍郎。
○调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密哩、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以内阁学士穆彰阿、兼镶红旗蒙古副都统。调镶红旗护军统领敬徵、为镶黄旗护军统领。以署正白旗护军统领秀宁、为镶红旗护军统领。
○以工部右侍郎成格、兼京营左翼总兵。
○己巳。秋分夕月于西郊。上亲诣行礼。
○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谕内阁、御史卓秉恬奏、请严滥保以肃吏治一摺。所奏是。为政在于得人。熙载奋庸。原赖乎群策群力。但贤才伏处下僚。朕一人耳目岂能遍及。不能不以荐举之责。任之大臣。古之人进贤受上赏。惟在屏除私意。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讐。观所举之贤否。即举者之存心公私亦可灼见。如官员中有因公过失。其人膺荐复进。将来能为国家整饬吏治。修举庶政。正所谓不以一眚掩大德。若徇私滥举。无论贪劣着迹者、断不可复登荐牍。即素日无咎无誉之人。举以塞责。一经录用。素餐尸位。贻误地方。亦岂称荐贤为国之义乎。朕推心置腹。诸大臣所举、或以明扬。或以密保。朕察其才质。分别擢用。毫无逆亿于其闲。设大臣中有听情纳贿。所举之人既登显仕。竟有以贪酷罹罚者。其原保之人。亦安能辞荐举不公之罪。总之荐贤惟期于国事有裨。公则有功。私则废职。内外大臣。尚其慎<闲>乃僚。勿忽朕命。
○庚午。上幸圆明园。
○遣官祭昭忠祠。
○谕内阁、秋祀夕月坛。嗣后如遇朕亲祭之年。其配位着派亲郡王上香。
○又谕、章煦奏、查明东省捐监银两、拨解借动各款、内有聊城等州县、办理煮赈案内、续发银一万五千两。又军需借动银三万六千两。俱未经详奏。先行动用。藩库存贮银两。遇有地方公用。例应奏准动支。朱锡爵于煮赈军需两案。先行借拨捐监项下银五万一千两。如曾经禀商同兴。则擅挪之咎。伊二人共之。若朱锡爵径由藩库动用。同兴亦有失察之咎。又据章煦奏、东省续行查出积案六十三起。同兴前摺未经列入。其在巡抚任内。更属因循废弛。所有前项借动银五万一千两。着同兴朱锡爵照数各半分赔。以示罚惩。
○谕军机大臣等、山东各州县库款。前已有上□日命章煦督同庆炆查办。昨据初彭龄查奏江苏省亏空。已饬交百龄初彭龄会同彻底查办。山东各州县仓库亏缺情形。亦断难再事姑容。着交章煦彻底确查。务于此次悉令水落石出。将来陈预到任。章煦交印后。地方公务。由陈预自行办理。其查办亏空一事。仍留章煦、以钦差大臣在东与该抚会办。照依指示江省谕上□日。查明确数。分别差等。核定罪名轻重。开单具奏。俟办定章程。章煦再行回京覆命。张师诚现已销假。即行来京。伊接任后。亦仍令初彭龄以钦差大臣留江督办也。将此谕令知之。
○以太仆寺卿梁上国、为太常寺卿。仍留广西学政任。
○缓徵湖北沔阳州、淤地新赋。
○辛未。上诣安佑宫行礼。
○谕内阁、御史鲁垂绅奏、请申明典礼以崇体制一摺。向例每逢祭祀大典。朕出入禁城。各衙门派有官员在禁门外迎送。近日迎送之员。甚属寥寥。殊非敬慎之道。着通谕各衙门。嗣后该堂官将迎送官员。酌定名数派出后。先期造册咨送都察院。届时由齐班御史、将迎送各员职名。按册查收核对。如有旷误者。该御史指名参处。
○大学士勒保、以目疾解职。仍食伯爵全俸。命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托津、为大学士。管理户部事。都察院左都御史明亮、为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兵部尚书瑚图礼、为户部尚书。以署正白旗汉军都统伊冲阿、为左都御史。
○壬申。予河南滑县遇贼被戕已革千总吴炳通祭葬、如千总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