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仆寺卿多庆、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拨江西藩库银三十万两。解往四川。以备军需。
○除浙江萧山县西兴场坍没灶地一百二十八顷七十七亩有奇额赋。
○丁巳。上诣安佑宫行礼。
○谕内阁、京师城外附近各处。凡遇人命盗案事件。俱系五城所属。而徵收地粮等项。例由大兴、宛平、两县管理。遇有灾赈之年。向不列入两县户口册内。即如本年永定门、右安门外、一带地方。被水较重。节经加恩赈给米石钱文。灾民虽可藉资糊口。但十月内即开放大赈。恐直隶地方官、因系五城所属。遂不列入大、宛、两县待赈户口册内。未免向隅。着直隶总督会同顺天府、饬属通查附近京师地方、五城所属户口。其钱粮归入大宛两县者。届期一并造册给赈。勿稍遗漏。以副朕轸念灾黎、无使一夫失所至意。
○额勒登保奏报、生擒首逆王士虎、冉添泗等、并查明连次出力员弁。勒保奏报、七十五一路官兵。在桑树坪地方。擒获刘朝选之弟刘清选、汤思蛟之弟汤步武、并查明叠次出力员弁。均得旨奖赉。擢副将张绩、为总兵官。骑都尉恩布苏、前锋达冲阿、为三等侍卫。赏侍卫武隆阿、协领达斯呼勒岱、副都统衔。参将郑启贵、副将衔。委参领依尔庚阿、副将李锦麟、参将罗声皋。游击傅廷佐、巴图鲁名号。知州李凯、副总管格亨德尔、佐领舒通额、协领永廷佐、骁骑校富明阿、领催萨凌阿、副将国兴阿、陈尚德、游击张杰、张钟琪、邬海庆、王得胜、都司张拱辰、守备刘明德、张超、李朝相、花翎。领催德胜保等、蓝翎。余升赏有差。
○戊午。发内库银千两。分赏永定右安门外收养避水难民各庙僧道。
○庚申。秋分。夕月于西郊。遣荣郡王绵亿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本年直隶被灾州县较多。节经发帑截漕。开放大赈。民食自不至缺乏。但念来春青黄不接之时。米价昂贵。必须豫筹采买米石。以备平粜之用。今奉天通省丰收。粮价甚贱。自应就近采办转运。以资接济。着传谕陈大文、即查明直隶被灾各州县。明春豫备平粜米石。共需若干。迅速奏闻。以便谕令晋昌、即由奉省采买。至如何派员接运之处。并着该督详悉酌核具奏。寻奏、核计直省被灾州县。明春平粜。约共需米三十万石。除已由豫东二省代买米十五万石外。请在奉省再采买高粱四五万石。连米凑足十五万石。照乾隆四十九年例、由奉天雇船。派员押运到津交收。一切款项。由直隶解还归款。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福建武平县民钟祥发妻王氏。
○辛酉。遣官祭贤良祠。
○谕内阁、本年六月雨水过多。永定滹沱等河泛涨。直隶被淹地方。至九十余州县。业经发帑截漕煮赈。分别蠲免钱粮。并令赶紧堵筑堤岸。挑浚护城等河。以工代赈。俾灾民得资糊口。不至一夫失所。实已不遗余力。惟念水冲地亩。不无淤沙积压之处。即水退之后。仍不能一律耕种。若赋额尚仍其旧。民力恐不免拮据。着交置直隶总督陈大文、遴派廉能道府。分路履勘。将此等水冲沙压地亩、应行减豁之处。逐一据实奏闻。候朕再降恩旨。若其中有水退泥淤转瘠为良者。转不必亟行查办也。
○以右春坊右赞善杨祖纯、翰林院编修汪守和、署日讲起居注官。
○户部议准、广西巡抚谢启昆疏报、天保县开垦水田四十五<土韦>。照例升科。从之。
○壬戌。遣官祭文昌帝君庙。
○癸亥。上诣时应宫昭显庙拈香。
○还宫。
○谕内阁、本年六月闲雨水连绵。八旗兵丁住房、及各营官房、倒坏甚多。经朕屡次施恩将兵丁每月应扣库银、展限两个月。又普赏一月兵米。用资生计。所有倒坏房闲。亦得藉以修理。乃朕本日自圆明园进宫。见兵丁住房墙垣。尚未能一律修整。想因伊等生计未臻充裕所致。朕所见者如此。其穷巷僻居。自必更甚。目今天气渐寒。若所住房屋。不能完整。何以御冬。所有各营兵丁官房。既经各该处奏明动用公项修理。而私房未经修理者尚多。且物价昂贵。诸凡拮据。殊堪怜念。着加恩将本年年终所赏八旗、及包衣三旗、兵丁等地租银两。移前于九月内即行普赏。此时地租银两。尚未据直隶解到。着于户部银库内、先行照数动用赏给。以示朕惠赉八旗兵丁、有加无已至意。
○甲子。上以孝淑皇后升祔奉先殿亲诣祭告。
○诣大高殿行礼。
○幸圆明园。
○勒保奏报、分派镇将歼剿高魏二股贼匪。生擒首逆冉学胜等。得旨奖赉。赏还一品顶带。封三等男爵。副都统衔协领达斯呼勒岱等、下部议叙。赏副将海常参将萧凤来、游击晋之琏、花翎。参将萧福禄、副将衔。已革游击刘满贵、守备衔。拔兵丁敖吉高、为千总。谢加林、陈泳安、为把总。并赏蓝翎。余升赏有差。
○乙丑。孝淑皇后升祔奉先殿。命皇次子旻宁行礼。
○谕内阁、御史郑敏行奏、请磨勘刑部新例一摺。据称纂修官杨曰鲲、妄将乾隆年闲钦定条例。肆行改删。并将己意添入。颇多牵混。各省督抚碍难遵行等语。刑部修改律例。所派纂修。不止杨曰鲲一人。各纂修官拟纂例条。又必经各该堂官公同商订。始行纂入。自非出杨曰鲲一人之手。今该御史所奏。但称得自舆论。并无指实。难以核办。仍着郑敏行将新例内何条系杨曰鲲删改、及添入己意牵混难行之处。黏签进呈。再降谕旨。嗣命刘权之、和宁、莫瞻菉、初彭龄、会同该御史将新例内改纂各条详核磨勘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朕恭阅皇考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十二年。因东省被灾。流民出古北口觅食。巡抚阿里衮奏请携银招徕资送。钦奉谕旨、以流民出外觅食。总因乡里糊口无资。果能一一遵旨办理。安辑于本州县。使无轻去其乡上也。离乡未远。招徕于本省境内者。次也。及其已至古北口一带。往返数百里。远者千里。其中或有父兄亲族。向在口外。有所依倚。亦不妨任其前往。若一一资送回籍。不惟糜费不赀。且恐已误耕作。而还乡更无可倚赖。于灾黎更属无益。圣训谆谆。仰见我皇考轸恤穷民、无使一夫失所至意。本年直隶被灾较广。穷民大半失业。且距古北口甚近。其出口觅食者。自所不免。如果地方官认真经理。计口授食。灾民等岂肯轻去其乡。若本籍既不能妥为赈恤。致令流移出口。离家已远。岂有概行拦截、及资送回籍之理。计十月初闲即届开放大赈之期。着传谕陈大文、督率藩司道府州县等、按照极次贫民、户口大小分别给发。务令实惠及民。各有生计。自不致有出口觅食之事。再本日查办南路之卿员台费荫等、到京覆命。据称霸州所用米石。保定、东安、所用银两。俱无仓库可动。至文安、大城二县仓库。银米俱无。询之该州县等。均称曾经报明上司等语。殊堪骇异。文安大城如此。其余各州县仓库亏缺情形。已可概见。陈大文现署直隶总督。于赈事完毕后。务将通省各州县仓库。妥为经理。俾储备有资。缓急足恃方为不负委任。
○又谕、盛京官兵。及吉林黑龙江马队官兵。从征日久。艰苦备尝。其中伤病之人自应量加体恤。且大功即日告竣。额勒登保请先行彻令回京。所见甚是。但功成凯旋。非比征调之时。行走必须迅速。若分起闲日起程。沿途车马。供支恐有未周。或以二百名。或以二百五十名为一起。隔三四日派员管带。分起行走。着额勒登保将每起若干人。派侍卫章京何人带领。何日起程。逐一分晰具奏。一面飞咨沿途地方官、豫备车马等项。妥为照料。
○以福建台湾水师副将冯建功、为广东碣石镇总兵官。
○丙寅。以江南河标中军副将许世德、为浙江处州镇总兵官。
○丁卯。世宗宪皇帝忌辰。遣官祭泰陵。上诣安佑宫行礼。
○戊辰。谕内阁、据值年旗奏、八旗兵丁。因豫赏地租银两。据情谢恩一摺。此乃相沿具文。不过该参佐领等作稿。呈送都统副都统等转奏。该兵丁等何尝会同具禀耶。朕向来崇实、不尚虚文。王大臣等素所稔知。即如本年六月闲雨水过大。朕将兵丁等应坐扣库银。加恩展限。并普赏一月兵米。又因兵丁住房。尚未一律修整。难以御冬。复将应赏地租银。移在九月内。先由部库给发。矜恤可谓至矣。各都统等宜仰体朕意。各饬该参佐领等、转饬骁骑校领催等妥为训导。务使各谋生理。勿稍浮费。将倒塌墙屋。修理整齐。不可恣意沽买酒肉。滥行耗费。若于兵丁生计全不留意。惟以代奏虚词塞责。朕甚不取。嗣后管理八旗各营大臣等。惟当实心实力。随时教训。以复满洲淳朴旧风。使人人皆知节俭持家。以副朕矜恤兵丁至意。将此通谕八旗各营知之。
○又谕、那彦宝等奏、请将投工效力人员、留工差委一摺。内有原任武清县县丞汪应钤、于上年丁忧。业经回籍办理丧葬。今自请投效。该员本系河员出身。着准其留于工次。以资驾轻就熟之益。其原任肥乡县知县金宝、原任固安县县丞屈邦基、均系现报丁忧。例应回籍守制。即河工需员。亦应俟丧葬事毕。再令赴工。况该员并未自请投效。而河工又非军务可比。何必违例奏留。致开夺情之渐。金宝、屈邦基、俱着回籍。俟丧葬事毕。如果河工尚有需用之处。听其自请投效。如河工业已办竣。即在籍终制。至原任福建龙溪县服满候补县丞孙荣春、候选县丞余镕、石尚文、候选府经历朱鉁、候选主簿嵇会嘉、候选从九品李藩、宗人寿、汤佐贤、宗廷懋、汪熙泰、候选未入流吴辑邦、徐瀚、傅瀛、俱请自备资斧留工效力。该员等本非熟悉河务。且难保其中必无违碍之处。未便据呈准其投效。着交吏部详查议奏。
○己巳。以大理寺少卿汪日章、为江宁布政使。
○庚午。谕军机大臣等、熊枚奏、查勘文安一县被水成灾较重之区。并绘图贴说进呈。朕详加披阅。该处地形洼下。积水已越三年。今夏子牙清河诸水。四面漫溢。竟深至二丈有余不等。住居民人。共计三百六十余村。俱浮沉水中。嗷嗷待哺。朕心实增怜轸。该县自建置县治以来。必有旧定章程。为疏通水道、保障居民经久之计。是否近日废弛不办。并现在应如何设法疏消、百姓不致久困积潦之处。亟应讲求妥办。着陈大文悉心体访。详议具奏。寻奏、查文安地处极洼。至受水之后。地与河平。实已无从宣洩。自建治以来。别无疏浚章程。查大城河之广安横堤长九里。为文邑保障。迤南有河闲所属千里长堤。可资外卫。两堤之中。又有同兴上年查勘控告刨工案内奏明新建闸座。以洩河闲漫水。仍于地段稍下之龙潭湾等处。开沟疏浚。如此救敝□大补偏。则文邑灾黎。或不致久淹为患。再查天津府属之庆云县。地瘠民贫。乾隆十一年钦奉上谕、庆云县每年额徵地丁银两、蠲免十分之三。永着为例。今文安全境积歉情形。与庆云无异。可否将该县三百六十村额赋。分别减免。得旨、文安县全境积歉。既与庆云县无异。自应量为酌减。用纾民力。俟明岁新正。再降恩旨。再上游大城河闲两堤决口堵闭。并修复闸座。以资宣洩。亦祇可如此办理。务当饬令所属。上紧妥办。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商邱县民沈万一妻陈氏。
○辛未。免云南易门县水灾本年额赋。
○壬申。谕内阁、台费荫奏、请将文安县民迁徙盛京等处一摺。所奏断不可行。据称文安地势极洼。现在积水自数尺至丈余不等。明岁断难全涸。并恐二三年尚不能耕种。请酌给迁徙安集之资。准令赴锦州、及吉林、齐齐哈尔等处地方。听其耕种。并请官为经理。由天津海道备船送往等语。本年直隶文安一县被水较重。田庐村落多被淹浸。深堪轸恻。现令陈大文加意抚恤。至该处地势极洼。形如釜底。为众水所归。但建设县治。由来已久。必有旧定章程。为疏消积水、保障生民之计。断无因一时积水难消。遂将阖县居民全行迁徙。任令县治沦于巨浸。况文安距奉天等处途路辽远。由天津出海口前往。风涛险阻。小民断不乐从。古来移民就粟之举。虽闲亦有之。然不过在邻近处所。如河内移至河东。亦无有移民如是之远者。奉天等处即有官地可垦。而耔种牛具。焉能齐备。兼之目下将届冬令。小民到彼后、既非耕作之时。又无栖息之所。而关外气候尤寒。当彼穷冬风雪。岂竟任令露处乎。台费荫所奏、种种格碍难行。着将原摺发还。其文安现在积水情形。自应以设法疏消、优恤穷黎为正办着陈大文遵照前降谕旨、妥协经理。以副朕轸念灾区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朕恭阅皇考高宗纯皇帝实录。内载乾隆十二年、因福建山东江南广东山西等省有抗租拒捕之案。钦奉谕旨、以普免钱粮。而民不以为恩。加赈厚恤。而民不生其感。偶或地方有司少不如意。辄呼群咆哮。挟制官长。不思守令者朝廷之守令。敬守令所以尊朝廷。各省督抚、其倡率州县谆切化导。使愚民知敬畏官长。服从教令。圣训煌煌。至为明切。百姓等偶遇水旱偏灾。糊口无资。自当加意赈恤。俾无失所。若地方官吏有捏报户口、多领少发、种种侵蚀情事。必应严办示惩。若办理本属认真。偶尔遗漏一二口。或将不应赈给之人。照例删除。而伊等即肆行怨讪。甚或挟制官府。此风亦不可长。即如本年直隶被灾州县较多。节经发帑截漕。蠲赋给赈。并特派卿员等四路查勘。办理急赈。所以轸恤灾黎者。固已无微不至。而文安一县前此即有匿名揭帖、控告该县减赈私徵之事。经朕派令熊枚前往访查。昨据熊枚奏、该县又有匿名揭帖。指称钦差到彼。仅闭门算命。并未查访赈务。编造歌词、尽情诋毁。自即系该处城内生监、妄为编造。生监等例不给赈。原以身列胶庠。不等齐民之列。而其中实在艰窘者。亦俱行令该教官照灾案定例、拨给银两。以供饘粥。可得辄生觖望。总之民闲疾苦。必当实心抚辑。而士习浇漓。亦须加之整饬。所有两次编造匿名揭帖之人。陈大文务当遵照节降谕旨、饬属严缉。照例惩办。现在将届开放大赈之时。陈大文于查察吏胥侵冒诸敝□大外。仍当随时晓谕。俾百姓咸知感朝廷赈恤之恩。尊敬长吏。方为妥善。将此谕令知之。
○旌表守正捐躯山西榆社县民甯成英妻杨氏。
○癸酉。谕内阁、前据经略额勒登保、参赞德楞泰、先后参奏倭什布在巡抚任内、办理粮饷。种种贻误。以致官兵等勒索百姓。抢掠粮食。并闻于赈济饥民一事。张大其词。多有不实。又补放官员、有伊家人与办事属员通同舞敝□大各等情。当经降旨、将倭什布革职拏问解京。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严讯。倭什布逐条登答。惟自认办理不善。其余坚不承认。是以节次降旨交吴熊光详查具奏。兹据吴熊光奏到、查明倭什布款迹一摺。朕详加披阅。如楚省兵丁追剿窜匪。分合无定。倭什布运送饷银。不能设法赶运。积有尾欠。其支给满汉各营饷项。并不照经略等酌定章程办理。所给未免浮多。并于制备军装军火等事。不知缓急。致形缺乏。又上年所截漕粮。原以备兵米之用。倭什布并不运送襄、郧。转解房、竹。迨大兵入境。仓猝赶运。多糜脚价。仍复缓不济急。又上年倭什布奏报郧县难民二十余万。内有各回本籍民人。并非全系待赈之人。倭什布并不分别查察。率行入奏。实属张大其词。以上各款。尚无贪婪骫法、及纵容家人舞敝□大之处。其经理军需。不能妥协。以致多有贻误。并于饥民数目、奏报不实。自当治以应得之罪。着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即查照吴熊光摺内所列款迹。将倭什布按例定拟具奏。寻议、请将倭什布发往军台效力。得旨、赏倭什布七品笔帖式顶带。发交陆有仁、令充当苦差。
○拨江西广东藩库银各二十万两。解往陕西。以备军需。
○湖广总督吴熊光奏、湖广省营马。请循照旧章。仍在本省购买。从之。
○予故修休致刑部尚书梁肯堂、祭一次。
○是月。密谕张诚基知、江西民情。率皆信鬼神而欺官长。重货利而轻死生。好讼之风甚炽。赣州一带、兼有械斗之习。至于持斋诵经。所在多有。虽习俗使然。亦由正学不讲之故。因循日久。终有大变。是在良有司潜移默化。易俗移风。常存于心。不可稍懈。再武备更不可废弛。常存有备无患之念。切戒兵骄将惰之习。即如今年三月内、萍乡县有饥民抢谷之事。未见汝奏。若果有此事。而汝隐匿不奏。不知汝应奏何事。为封疆大吏者切戒欺饰。民之休戚。岂可漠不相关耶。至察吏所以安民。尤为要务。即如阿克当阿、蒋攸铦、人甚明晰。操守亦好。为江右之良才。椿龄、修仁、张衍龄、此三人办事多有任性自用之敝□大。操守亦平常。朕所闻如此。汝其留意甄别任用。贤者信之。不肖者黜之。不可稍存回护迁就。然须察得实事。再入弹章。亦不可冒昧也。特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