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一千里明青州府领州一县十三
本朝初因之雍正八年升莒州为直隶州以蒙阴沂水日照三县往属十二年以莒州及所属县改隶沂州府十三年增置博山县凡领县十一
益都县【附郭】
博山县【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雍正十二年析益都县及济南府之淄川县泰安府之莱芜县地置县】
临淄县【在府西北五十五里】
博兴县【在府西北一百十里】
高苑县【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
乐安县【在府北少西九十里】
寿光县【在府东北七十里】
昌乐县【在府东七十里】
临朐县【在府南少东四十五里】
安邱县【在府东南一百六十里】
诸城县【在府东南二百八十里】
登州府在省治东北九百二十里东西距五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三里东至海四百里西至莱州府掖县界一百六十里南至莱州府即墨县界三百五十里北至海三里东南至海三百九十里西南至莱州府二百四十里东北越海至奉天金州界旅顺口五百里西北至海四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八百六十里明登州属莱州府洪武六年升登州为直隶州九年升为府以宁海州为属州共领州一县七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三年增置海阳荣城二县凡领州一县九
蓬莱县【附郭本黄县地】
黄县【在府西南六十里】
福山县【在府东少南一百三十五里】
栖霞县【在府东南一百五十里】
招远县【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
莱阳县【在府南二百五十里】
宁海州【在府东少南二百十里】
文登县【在府东南三百三十里】
海阳县【在府东南二百二十里本莱阳县地明置大嵩卫 本朝雍正十二年升为海阳县】荣城县【在府东四百六十里本文登县地明置成山卫 本朝雍正十二年升为荣城县】莱州府在省治东北六百八十里东西距二百九十里南北距四百三十里东至登州府招远县界六十里西至青州府寿光县界二百三十里南至海三百五十里北至海八十里东南至海三百五十里西南至青州府诸城县界二百六十里东北至招远县界八十里西北至海七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四百里明洪武元年升莱州为府
本朝因之领州二县五
掖县【附郭】
平度州【在府南少西一百里】
潍县【在府南少西一百二十八里】
昌邑县【在府西一百十里】
胶州【在府南二百二十里】
高密县【在府南少西一百五十五里】
即墨县【在府南少东二百五十里】
济宁州明初为济宁府寻降为州属兖州府以州治任城县省入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钜野嘉祥二县八年还属兖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复升为直隶州凡领县三
金乡县【在州西南九十里旧属兖州府 本朝初因之乾隆三十九年分属济宁州】鱼台县【在州南一百十里旧属兖州府 本朝雍正二年分属济宁州八年改属曹州十三年还属兖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复分属济宁州】
嘉祥县【在州西五十里旧属兖州府 本朝雍正二年分属济宁州八年改属曹州十三年还属兖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复分属济宁州】
【臣】等谨按古徐州西境与豫州分界处当在济淮之间北自曹州府之钜野县即古之大野为徐兖豫三州分界处自钜野而南为济宁州嘉祥金乡鱼台县入江苏徐州府界为古徐州境其北为曹州府之定陶城武单县入河南归德府界为古豫州境
临清州明临清县孝宗时升为州属东昌府
本朝因之乾隆三十九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邱县【在州西南四十里旧属东昌府 本朝因之乾隆三十九年分属临清州】夏津县【在州东四十里旧属东昌府 本朝因之乾隆三十九年分属临清州】城武县【在州北七十里旧属东昌府 本朝因之乾隆三十九年分属临清州臣】等谨按二东之名肇见於诗齐鲁之间称为东也久矣而其以山东为名则实始於金盖古之所称山东者往往各随所指管子谓楚为山东之强国史记引贾生言谓秦并山东三十余郡後汉书陈元传谓光武不当都山东皆指函谷关以东而言此以华山之东为山东者也唐杜牧谓山东之地禹画九土曰冀州马考於冀州部内亦分引山东山西之土俗此以太行山之东为山东者也自金改宋之京东为山东遂专指齐鲁之地而言其後遂因之不改云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