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太皇太后梓宫暂安於朝阳门外殡宫先是钦天监
择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发引
圣祖仁皇帝令别择吉日诸臣言旧制丧事不令踰年上曰尔等念朕躬劳苦朕岂不自知但二十九日发引为期太近两皇后梓宫尚迟至多日若以
太皇太后梓宫拘旧例谓踰年不便速行发引於大义不合旧例有可从者有不可从者朕意在正月十七十八日方可发引着另行选期具奏诸王大臣等又奏曰本朝向行之例踰年为忌似宜仍请於二十九日发引
得
旨尔等所云忌讳祗为朕躬朕殊不避忌朕前祷天坛尚欲减朕年以增
太皇太后之夀岂以
梓宫踰年发引乃有避忌乎如有所忌朕躬当之否则忌讳之说虚诞不足信亦可以破後人之疑使皆以朕为法乃改期於正月十一日发引
上居
大行太皇太后殡宫旁倚庐不还宫三日始设褥戊子诸
王大臣屡请还宫
圣驾乃还幕居於
乾清门外之左诸王大臣百官恳请回宫调摄
谕曰朕遭
太皇太后崩逝欲持服二十七月立意甚坚诸王大臣及百官士民再三陈奏情辞恳切不得已勉从所请中心歉仄因幕居乾清门外今乃又请回宫不过以朕躬为念身为天子岂不自爱但人孰无祖父母父母为子孙者皆当尽孝何分贵贱朕孝治天下思以表率臣民垂则後裔今距释服之期为时甚近若从所言以致异日稍留遗憾恐非诸臣爱君之意卿等其仰体朕心勿复言
乙未行大祭礼释服先是二十六年十二月
谕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九卿詹事科道等自汉以来帝王居丧持服以二十七月易为二十七日惟魏孝文帝欲行三年之丧朕平日读史至此常称赞之今非欲迈古贤君祗念朕八岁
世祖皇帝宾天十一岁
慈和皇太后崩逝全赖
圣祖母太皇太后鞠养教诲以至成立遽遭大故实增痛伤哀疚靡尽今定持服二十七月少慰罔极之痛朕独持於宫中几政毫无旷废不令臣民持服一切俱不禁止如此可以遂朕本怀诸王大臣等合词奏称帝王之孝与臣民不同愿以礼节哀易月之典守而勿更得
旨朕事
太皇太后三十余年竭尽哀诚无稍违拂近者
圣体违豫三十余日衣不解带必诚必敬朕之此志期在必遂否则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亦奚以为诸王大臣等闻谕皆感悚呜咽复奏言祭为吉礼必除服後举行若使
郊
庙神灵少有弗歆即
太皇太后在天之灵亦必不安且君臣兆姓本属一体若皇上持服宫中听臣民即吉甚非一体之义况
皇上奉侍
慈宁三十余年晨昏侍养罔不承顺意旨今於
慈闱遗命若不曲遵恐有虚
太皇太后惓惓之意臣等不揣愚贱敢以固请得旨朕意已定不必更奏於是王公羣臣公疏跪奏於慈宁门不听诸王大臣往复数次固请
圣意益坚内阁九卿翰林詹事科道或公疏或特奏力陈不可国子监官率太学生五百余人伏
阙上书诸王大臣复免冠叩首固请乃
谕曰朕以薄祜幼失
怙恃幸依
圣祖母膝下如见
皇考妣音容今遭遐弃痛念
慈恩悲哀并集欲持服二十七月仰答
圣祖母鞠育深仁兼报
皇考妣劬劳大德诸王大臣及各官等援引历代成例坚请再三并称
郊庙祀典不宜久辍升祔大礼及时举行且士民赴阙披沥衆情谓国恤淹久有妨民业朕反覆思维不得已以礼抑情勉从衆请该部知道
己酉奉移
太皇太后梓宫於
暂安奉殿【奉移後礼并载山陵门後条俱仿此】
十月乙卯恭上
大行太皇太后尊諡曰
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圣祖仁皇帝亲诣
暂安奉殿行礼
【臣】等谨按我
朝典礼
孝端文皇后
孝康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
孝恭仁皇后大事皆在尊称
皇太后之後会典另为一门载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