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元年。己酉。冬十月。丁丑朔。时享太庙。派睿亲王魁斌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民祭端慧皇太子园寝。醇贤亲王园寝。
○遣官祭孝钦显皇后德宗景皇帝暂安寝殿。
○孝钦显皇后梓宫奉安地宫。前期三日。遣官祭告天。地。太庙。奉先殿。社稷。先师孔子。
○遣官诣德宗景皇帝几筵前行告祭礼。
○是日孝钦显皇后梓宫至菩陀峪定东陵。至大红门外。豫亲王懋林遥向祖陵恭代行祗谒礼。梓宫入隆恩门。奉安于隆恩殿。遣礼亲王世铎恭代奠酒行礼。
○颁宣统二年时宪书。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增祺、袁树勋、增祺等电奏、连接袁树勋及巡警道来咨。咨议局围墙外旗房即日拆毁。燕塘旧石滟驳场索归新军操场。驻防所请勘查闲田。不允派员会勘。索要满汉巡警局归并巡警道。人心惶惶不安等语。览奏所陈各节。殊堪诧异。该将军署督同城共事。遇有公务。本应彼此熟商。力求治理。<圭黾>滟兄值变法维新之际。凡在臣民。自当不分畛域。何得稍存意见。致妨大局。着增祺、袁树勋等将所奏各节。和衷商办。共体时艰。用副委任。傥再各存成见。贻误要公。定惟该将军署督等是问。并将筹办情形妥议会同具奏。
○四川总督赵尔巽奏、推广农工各事。晶■宜经饬属筹办。惟川省风气闭塞。进步甚迟。自经奏设劝业道。极力倡导。计农林一项。已设有中小学堂及试验场二十余所。其丝茶棉三种。皆接踵兴办。渐有成绩。工业一项。则分官办民办两种。官办者为各属劝工局、制革肥皂火柴印刷等专厂、兵工厂、工艺学堂、工业化学试验所。民办者为造纸火柴川瓷电镫石滟雚诘专滟瓦瓦织布各公司、电镀玻王滟黎缫丝机器曹达各工厂。资本少者数千圆。多者十余万、二三十万不等。类皆改良土产。以扩行销。仿制洋货。以杜外溢。川省困于交通。为效祇此。此后民智渐开。自当力图精进。以兴实业而挽利权。得旨。即当认真妥速筹办。农工商部知之。
○又奏、查酌部咨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筹办事宜第四款。又编制大纲第三条。第六条各款是地方审判检察两厅。共设五六品官九人。而于一县辖境之内。又仅能审判已设初级审判厅区域民刑重大事件之第一审。及乡镇民刑轻微事件之第二审。其乡镇第一审大小词讼事件。仍归地方官管理。不独一县内有治理两歧之嫌。且事少员多。朝廷亦何必虚糜此廪禄。至于初级审判厅现虽不能设及乡镇。然其管辖区域。不妨及于乡镇是以奴才原奏筹办川省审判厅摺内。即拟以城治初级审判厅酌增事员额。辖及县治全境。于人民向来诉讼必至城治习惯。亦不相妨且司法独立。不独为宪法之大纲。亦为豫备收回领事裁判权之基础。若当创办之初。改一邑而不收一邑完全之效。恐司法独立之精神。既因而顿阻。即完我主权之提议。亦从而相妨。此尤不能不早为虑及者也。又当此民穷财困之秋。百端并举之际。若能扩大司法区域。减少司法官员。既可省国家无穷之经费。又早促司法独立之观成。事经升任山东巡抚臣袁树勋所奏陈。奴才亦夙与为同意。可否请旨饬下馆部诸臣从速拟议。早事变通。庶于筹备宪政前途。不无裨益。得旨、该衙门妥议具奏。寻宪政编查馆、会议政务处、法部会奏、法院编制法所定法官员数。应视事务繁肬■闲为衡。请饬法部通盘筹画。奏定遵行。不得过于敺■几滥。司法经费。应分开办及常年二种。应饬法部妥筹规画。法官官俸。应由法部商明度支部酌中厘定。作为暂行章程。请旨遵行。
○又奏、川省额设常关八处。其大者为夔州府关、打箭炉关。向系奏派该管府厅监督税务。其次成都、雅安、甯远三府关、叙永厅、广元县两关、并阆中县猪税。均归该管府厅县徵收。渝关之木税、涪口之杂税。则附属夔关徵报。并不另委专员。从前收数较丰。原定费用过绌。收数丰则不能无觊觎之心。费用绌则适启侵蚀之弊。奴才习知其弊。非更张不可。是以本年正月。即将雅安、叙永、广元三关、及阆中县猪税。归各该处经徵分局办理。夔关事务较繁。专派大员监收。并以该处向有之货厘局并归经理。其成都、甯远二关。亦分别另派专员管理。打箭炉应设经徵分局一处。即以关税归其兼管。并将各关事宜统归藩司、经徵总局考核。惟夔州府为全川门户。地居冲要。成都府地当首辅。甯远府逼近夷巢。治理均属繁难。现拟每年加给夔州府公费银二万两。成都府五千两。甯远府一万两。其余打箭炉、叙永、雅安三厅、广元、阆中二县。上年均已普给公费。应请毋庸再给。其余无关紧要各款。一律饬裁。以节糜费。下部知之。
○又奏、凉山猓夷窟穴于川滇两省之中。四出为患。近年日益披猖。滇省受患尚不甚深。而川省沿边州县营汛地方。多在夷巢环拱之中。汉夷杂处。夷强汉弱。抢掠男妇。辗转售买。一入凉山老巢。遂若沉沦异域。鞭笞桎梏。惨虐不可言状。奴才自上年到任后。体察情形。深知夷患日深。非认真剿办。不足以纾患而<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民。爰于抢掠马料河一案。派兵剿办。复将浅山二板房各夷。一律剿抚平静。现在边防文武。已渐去畏葸因循之习。边兵团练。日与夷人相逐。渐亦习其技能。查马料河一案。滋事之吉狄马家等支。及去冬戕毙游历英人一案之何猴苏噶等支。均恃其巢深穴远。以为官力不及。自不得不痛予惩创。当经饬令建昌镇总兵田振邦。署甯远府知府陈廷绪。添招勇营。增调团练。于本月初旬进兵。先办吉狄马家支夷。如果办理得手。即由交脚进规阿猴苏噶等支。又檄饬马边厅边防文武。严整边备。一俟甯远之师。进至交脚。由东路埽荡而出。马边之师。即由西路埽荡而入。同时夹攻。使阿猴苏噶等支凶夷。首尾不能相顾。庶可以戢凶暴之风。图控制之策。查由甯远以至马边。中闲夷地绵亘六七百里。如能会兵互抄。是由东而西。已将凉山老巢穿破。将来能否大举。平其地。籍其人。以除两省腹心之患。及应需兵力饷力。亦可就此次实验所经。准酌豫算。以资筹计。报闻。
○又奏、剿办西昌会理交界二板房夷匪。一律肃清。计平夷地二百余里。投诚夷血■乣一十八支。暨编团移汛。办理善后各情形。并请将在事出力员弁分别奖恤。得旨、准其择尤酌保。
○又奏、川省拨款浩繁。饷源不继。请援案再办宣统二年随粮捐输一次。以资接济。如所请行。
○署两广总督袁树勋奏、准法部咨。内阁会议政务处核覆本部奏议御史吴纬炳奏寻常盗犯。请照例勘解一摺。各省除实系土匪马贼会匪游勇啸聚薮泽。抗拒官兵。形同叛逆者。暂准就地正法外。其余寻常盗犯。一律照例由该管上司覆勘。分别具奏。不得先行处决。自系为慎重刑章起见。殊不知粤东盗匪与他省情形回不相同。其丑类之多。凡会匪土匪游勇无一不备。近且有革党窜入其闲。隐相句串。上年西江商轮被劫。外人竟欲派兵。夺我捕权。现正严饬缉捕。办理断不宜松劲。一经规复旧制。则自州县而府司。自府司而院。逐层审转。至接奉部覆正法。总在半年之外。迟之又久。匪徒将何由知儆。傥各牧令办理为难。相率因循讳饰。遇匪不拏。获犯不办。营员之认真缉捕者。亦不免因之松懈。于捕务深有关系。应请暂缓规复旧章。仍照历年变通章程。凡盗匪之罪应立决、与现定部章相符者。一律就地正法。其情有可原。罪应军流发遣者。仍照例办理。俟将来盗风稍戢。再行奏明遵复旧制。以慎刑章。下部议。
○两广总督张人骏奏、甯京两防生员已逾百名。拟援案添设拔贡一名。陪取一名。以广登进。下部议。
○添铸河南巡警劝业道各关防。从巡抚吴重喜■心请也。
○以亏款潜匿。革前署四川冕山营都司张汝衡职。归案讯办。
○予故成都将军马亮祭葬如例。子候选同知广荣以知府分省补用。谥盈僖。
○以积劳病故。予故广东潮州镇总兵官黄金福利恤。
○戊寅。孝钦显皇后梓宫奉安菩陀峪定东陵隆恩殿。遣礼亲王世铎恭代行飨奠礼。
○以差满回国。赏经理铁路借款代表英员濮兰德宝星。
○己卯。遣肃亲王善耆诣菩陀峪定东陵隆恩殿孝钦显皇后梓宫前恭代行迁奠礼。候梓宫升小轝。奠酒三爵。恭奉梓宫至宝城前芦殿。升龙輴车。奠酒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本年因甘肃连遭亢旱。吉林湖北猝被水灾。当经分别颁发帑银。并由该督抚等妥筹赈抚。其余奉天湖南广东福建等省。据报偏灾。亦经先后谕令该督抚等筹办急赈。妥为抚恤。小民谅可不至失所。惟念来春青黄不接之时。民力未免拮据。着该督抚等体察情形。如有应行接济之处。即着认真查明。据实覆奏。务于封印以前奏到。候朕于新正降旨加恩。此外各该省有无被灾地方应行调剂之处。并着一体查明具奏。该督抚等务当痛除积习。饬属确查。不得稍有捏饰。以副朝廷实惠及民之至意。将此通谕知之。
○庚辰。孝钦显皇后梓宫奉安地宫。命肃亲王善耆恭诣菩陀峪定东陵芦殿梓宫前奠酒。恭奉龙輴车。引绋入宝城。永远奉安孝钦显皇后梓宫于宝爿滟木上。复诣地宫外恭代行奠酒礼。题主届时。协办大学士荣庆、大学士鹿传霖恭题神主。奉安宝座。仍命肃亲王善耆恭代行虞祭礼毕。恭奉神牌奉安黄舆内。跪送启行。
○命礼亲王世铎、肃亲王善耆等恭奉孝钦显皇后神牌黄舆回京。遣顺承郡王讷勒赫沿途恭代行朝夕祭礼。
○以大葬礼成。遣官告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并菩陀峪定东陵后土。菩陀峪之神。
○遣官告祭德宗景皇帝暂安寝殿。
○遣官告祭奉先殿。
○谕内阁、沈秉<辶黎>方■土奏、云南署平彝县准补新平县知县陈策贤、办理禁烟。不遵定章。自私自利。卸办罗平厘金试用典史傅明贤、抽厘舞弊。确有赃私。均着即行革职。傅明贤赃款。并着严行追究。卸办平彝厘金即用班补用知县杨宽、卸办陆源厘金即用班补用知县曹瀛于司巡舞弊。毫无觉察。均属庸懦无能。惟系正途出身。文理尚优。俱着以教职归部铨选。
○又谕、前据御史胡思敬奏、疆臣嗜酒废事。贪黩营私。并贵阳府知府谢文翘纵子行凶。嫉民如仇各摺片。当经谕令沈秉<辶黎>方■土确查具奏。兹据查明具奏称贵州巡抚庞鸿书被倢■<曰融>■<石木>各款。查无实据。惟严于律己。驭下未免稍宽等语。庞鸿书被倢■<曰融>■<石木>各款。既无实据。着免其置议。该抚身任疆寄。嗣后务当振刷精神。于行政用人。力求整饬。傥敢因循敷衍。断难稍示姑容。贵州贵阳府知府谢文翘虽无纵子行凶等事。惟性情谬戾。不恤人言。署天柱县知县印江县知县邹毅洪居心残忍。办事欺饰。按察司照磨刘名晋捏禀移局。致酿重案。均着即行革职。试用知县李祖章查无实在劣奣<虘阝>亦。着俟起复回省后。随时察看。候选通判刘泽沛物议滋多。着勒令回籍。宗彝、吕联奎办理学务。尚能认真。着免其置议。什长聂绍初着饬邹毅洪交案审办。岁贡生萧堉熙着地方官严加管束。
○察哈尔都统诚勋奏、前据西林果勒盟长、西乌珠穆沁副盟长等因闻京张铁路将通。深恐芦盐浸灌。有碍蒙销。恳请设法保护。业经订立合同条约。奏明办理。兹复据东西苏呢特派出专员。陆续来口。与公司当面定议。凡行销直隶热河大同等处者。均愿归公司认包。并请派勇驱逐外来游民。均归蒙人自运。惟西苏呢特有运销山西归化等处之白盐。据称仍愿自运销售。不归公司认包。自应听从其便。嗣后遇有该旗运往山西归化等处销售白盐。应由公司查验所随时给予运票。任其前往所指地方销售。以顺蒙情。其西乌珠穆沁一旗。因路途遥远。尚未据派员来口。应俟到日。与公司直接定议。以归一律。下部议。
○护理云贵总督沈秉<辶黎>方■土奏、准度支部咨、奏准推广牌照捐一案。当经前督臣锡良以滇省禁烟。无论栽种贩吸。均先后奏明缩限于上年年底一律净尽。毒苗既绝。出产毫无。趸售之商、零贩之店。靡不依限歇业。实无买卖烟膏烟土之人。牌照捐无凭开办。下所司知之。
○豁免云南赵州被水田亩上年应徵粮银。
○辛巳。谕内阁、肃亲王善耆等奏、承差不力。据实纠倢■<曰融>■<石木>一摺。孝钦显皇后梓宫永远奉安。典礼至为重要。承办各员应如何恪恭将事。以昭诚敬。乃马兰镇总兵恩霖事前毫无豫备。实属咎无可辞。内务府郎中文荫于应行典礼。漫不经心。尤属异常疏忽。恩霖、文荫均着交部严加议处。寻议马兰镇总兵恩霖、内务府郎中文荫、均即行革职。
○湖南巡抚岑春蓂奏、前因常澧水灾。城专滟瓦开裂。城堤亦多冲刷。晶■宜经饬属查勘。分别筹修。旋据武陵县职员余嘉锡等禀称沅水发源贵州。建瓴而下。直射城根。郡城地势。北低于南。北门外后乡一带二十余村。则愈形低洼。全恃郡城为之障蔽。城垣设有疏虞。城内生灵及后乡各村。皆有其鱼之患。郡城西北一带圮裂各处。固急宜修筑。东南滨江三面。每遇盛涨。水高城卑。亦须加高培厚。需费非五六万串不办。然常德之大患有二。一则因对岸善卷村沙洲挺峙。一则以洞庭湖日形淤塞。随处兴修堤垸。已占全湖之半。若为一劳永逸之策。则必尽废堤垸。疏浚全湖。此其力万不逮。而于势必不行。惟有暂救目前之急。于常德略事补苴。以冀稍缓其祸。查常郡对岸沙洲。经前任湖广总督臣毕沅奉旨查勘。彼时因人力难以挑穵。以城之东西花猫堤。杨泗庙。回峰寺。落路口等处旧有石柜四座。藉以逼溜刷沙。业已颓坏。奏请动帑修复。近年沙力愈淤愈高。每当盛涨。石柜没于水底。无物与水相敌。郡城始受其冲。今惟有将石柜加高八九尺及五六尺不等。使之高出水面。纵未能除已成之溜。而可刷方来之沙。较之修筑城垣。为益甚大。估计需钱五万余串。合之城工。约需钱十万余串。值此库款奇绌。万难筹此钜款。查光绪三十三年因建造西路师范学堂校舍。经费无出。由学堂监督呈请于西路行销各岸淮盐。每斤捐钱一文。用资兴办。目下业已限满。请将前项盐捐展收三年。作为常德修理城垣石柜经费。以保生灵等情。即经电商两江督臣张人骏查复照办。并由臣饬藩司善后局筹垫款项。遴委妥员。乘冬令水涸。赶紧兴修。以御水患而资保障。其湖滨已溃堤垸。应如何分别修筑。统俟各该府县勘明。再行核办。下部知之。
○又奏、严禁洞庭沿湖居民私筑堤垸。并购置穵泥机器。以资开浚。下部知之。
○又奏、洞庭湘江淤浅等处。分别设立浮桩镫塔。下所司知之。
○又奏、澧州等属灾重赈繁。统计筹办工赈冬赈及补买备荒谷石。共需银一百五十余万两。捐项骤难凑集。拟提借官银钱局银钱钞票。以济急需而救民命。下部议。
○又奏、鄂省饥民到湘。由官酌给钱粮。妥为资遣报闻。
○又奏、上年筹拨炼矿公司官款。改借为助。下部知之。
○出使大臣钱恂奏、窃臣于光绪三十三年奉命充第二和会全权议员。目者滟见各国之胸有成竹。深慨我国之毫无准备。惩前毖后。曾于事毕奏陈应豫备第三次豫会事宜。奉朱批该衙门议奏。嗣又奏陈各约之未可轻押。宜由京外臣工详审机宜。嗣又奏陈仲裁裁判。可赞成不可轻信。均奉朱批外务部知道。钦遵在案。查该会原定甲寅年即宣统六年开第三会。而先于壬子年即宣统四年发表第三会应议各题。徵各国之意见。臣维二会毕事。已越两年。三会开始。仅余两年。岁月不居。转瞬即届。傥彼时毫无提议。固为列国所讪笑。或提议一二。或敷泛不切于利害。甚或昧于所不利。而争其所无害。尤招列国之轻侮。溯自第一会以后。我中国不加讲求。致无以应第二会之事机。今三会又来。若不亟事研究。则必仍蹈故辙。自非先事豫备不可。而先事豫备之法。臣愚以为宜仿各国通例。将该会约文速行颁布。选深通中国旧学之法律家。深通外国情势之外交家、辅以兼通中外文字之新学家。组成一研究会。以研究该约之利害。利害明而三会之应提何议。自有定见。现在二会豫会各国。均将约文及本国议恉。刊印专书。颁示全国。分赠友国。良以条约关于军事者多。既颁示全国。则本国所业经承认之条。军民所共守。可免外人口实。分赠友国。则本国从违之意恉。显着无隐。一旦有事。可援成说以应付。而不为条约所拘。我国海陆军政方事振兴。军事之经验未深。约文之利害难辨。故研究考订。较各国当更为慎重。臣躬参和会。见闻较切。查和会成文十三约。言国际解纷者二。言国际军事者十一。国际解纷之法。注重仲裁裁判。此外十一约之言军事者。挈其大纲。曰宣战规则。曰陆战规则。曰陆战中立规则。曰开战后处置敌国商船规则。曰商船改充战舰规则。曰敷设自动水雷规则。曰海军石滟驳击口岸城乡规则。曰海战红十字会规则。曰捕获中立国船只规则。曰设立国际捕获审判所规则。曰海战中立规则。此十一事或关交战。或关中立。虽多国际交涉。实为国内要政。惟列国并峙于大地。海陆之形势迥殊。形势殊而此国之法律以为是者。彼国之法律或以为非。故当两国开战之际。无论为交战国。为中立国。往往以违背公法之举。互相诘责。终以各据国法。各引成例。而辩之有理。各不任咎。和会开议之初。有鉴于此。欲求举动一致之法。遂采辑列国之军规。择取战史之旧例。订为条约。互相遵守。用意非不善。但一经商议。各择合本国法规者争事赞同。背本国法律者争事排斥。磋商良久。于关涉军事之数十议题中。仅订成十一约。订成之后。豫会各国既不甘不画押以放弃应享之权利。亦不肯轻然诺以勉尽责难之义务。遂于各约中提出不便本国之条。声明不表赞同。是各国谋举动一致之说。虽难实践。而各国不自便起见。计至周也。我国海陆军事。尚无各项专律。既不能执国法以相印证。即不能抱一见以决从违。自非先订各项专律不可。而各项专律。又非互证和会各约。不能承订。此和会约之关于军事法律而不可不亟事研究者也。又一国军事教育。固以讲求战术为第一要义。而战术之中。若捕获船只。若待遇俘虏。若救护病伤。国际应守之例。彼果违犯例规。此必遽施报复。故各国军事学校莫不有战时国际法一科。供将士研究。今最新之战时国际法。悉本此十一约以立论。以国与国交涉。本无可守之法律。所谓国际法者。不得不根据此万国遵守之十一约。惟研究之际。不徒贵知条文大恉而已。必须内顾国势以研究利害。有利者立赞同之学说。使临事引证而应用之。有害者立排斥之学说。使临事引证而抗辩之。故国际法之名称。万国从同。国际法之学派。各国不一。虽第二和会订约以来。陆海战规如宣战。如中立如捕获。往时学派极见纷歧。今大旨已归一致。然各国不画押之条。仍鼓说立异。自成一派。俾军民知所向背。我国战时国际法一科。已见于法政学堂。大率译自他国。而不本中国之势以立言。尚不成有裨军政之专学。即不得为军事学校之范本。今宜将条约之译文。国家之成见。编订成书。颁行国内。令从事法学军学者。详究抉择之方。趋避之术。订成课本。作军事学校之教科。庶国家之政策。可以作学说之先导。军民之学说。可以为政策之后盾。此和会约之关于军事教育而不可不亟事研究者也。研究入手之处。非先将全约译成汉文不可。顾译解綦难。非有通顺确切之约文。俾血■乣共读。将利害何由而明。利害不明。即操纵无术。此国际之大患也。近年归国留学生中。当不乏晓明约意之人。正可选一二通材。令从事于译解。臣愚以为宜尽宣统二三两年之内。第一译约成汉。第二将各约辨晰利害。撰为学说。在国内则凭此学说以参订军事专律。亦凭此学说以辅益军事教育。在国际则凭此学说以应宣统四年三会议题之徵问。诚一举而两得者也。下所司议。寻奏、所陈各节。有业经豫备者。有正在筹办者。有难以实行者。总之和会一举。条件至繁。关系至重。要在先事豫谋之实际。不在立会着说之虚文。今距会期尚有三载。使随时随事讲求有素。似尚不至有临会竭蹶之虞。从之。
○出使大臣伍廷芳奏、在秘办理交涉情形。已将该国虐待华人苛例。分别驳改。并订立证明书。互相签押。以为他日彼此遵守之据。又奏、索偿秘工焚掠华人商店。派员催商。下外务部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