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紧握鱼竿,感受到那股强烈的反抗力量,心中不禁暗喜:这定是一条肥美的大鱼!
黄小虎见状,迅速地收起自己的鱼竿,防止两根鱼线缠绕在一起跑鱼。
他拿着抄网等待霍兴仁将大鱼牵引到岸边,大鱼刚露头一个甩尾又向水下冲去,黄小虎兴奋地喊道:“兴仁哥,你钓到了一条大草鱼!”
霍兴仁满脸喜悦,他用力拉扯着鱼竿,与大草鱼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将大草鱼成功拉到了岸边,看上去有五六斤。
黄小虎瞅准机会一把将鱼抄入网中,他哈哈大笑,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喜悦:“哈哈,我们今晚有口福了!”
资江里的鱼密度不大,自禁渔以来不准海竿钓鱼,不准使用活饵,只能一人一杆一钩,鱼很难钓。
平时要么就是几条小杂鱼要么就是空军,就连经验丰富的钓鱼佬也常常感叹这里的鱼儿难觅踪迹。
然而,正是这一禁令,让资江的鱼儿们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没有了过度捕捞和污染的影响,它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数量逐渐多了起来。
同时,一人一杆一钩的限制,也让钓鱼行为更加文明和环保。
虽然钓鱼者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更多的耐心和观察力。
他们观察着水的动静,关注着鱼儿的动向,尝试着不同的饵料和钓法。
在资江的岸边,常常能看到一些老人拿着竿子静静地坐在那里,他们不再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是为了赢取比赛,而是真正出于对鱼儿的热爱和保护。
他们的脸上虽然有着期待和坚韧,但更多的是对鱼儿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此时太阳已经升高,天气热起来了。
霍兴仁说道:“小虎,我们回去吧!这条大鱼够我们吃了”
黄小虎擦了擦脸上的汗,笑着说:“当然,兴仁哥,我们已经钓了很久了,应该可以回去准备烹饪了。”
他们收起钓鱼竿,背上钓鱼包,带着他们的战利品回家。
时间很快来到了傍晚,黄小虎回到家里,打开他的烹饪神器,一个看起来很专业的烤炉,他熟练地将鱼烤上。
霍兴仁在等待美食的同时,开始准备收拾钓鱼工具,他仔细地把每一件工具清洗干净,甚至连钓鱼线都重新整理了一遍。
黄小虎身边,看着那金黄的烤鱼,赞不绝口:“小虎,你这烤鱼技术真的越来越精湛了,这鱼烤得简直色香味俱全!”
黄小虎听了霍兴仁的夸奖,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那是,兴仁哥,也不看看是谁烤的。来,快尝一口,试试这鱼的味道。”
霍兴仁听了黄小虎的话,迫不及待地坐下来,品尝了一口烤鱼。
果然如黄小虎所说,这鱼烤得非常到位,肉质鲜嫩,口感极佳。
他忍不住赞叹道:“小虎,你这烤鱼真的是太好吃了,比我以前吃的任何一家烤鱼都要好吃。你是怎么做到的?”
黄小虎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用了些许盐、糖、胡椒粉和辣椒粉,再放上烤炉小火烤制而成的。
不过,我觉得这其中的诀窍还是在于对火候的掌握,一定要烤到外酥里嫩,这样口感才会最佳。”
霍兴仁点头表示认同,他和黄小虎一起共享这顿美餐,两个人边吃边聊,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和烦恼。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他们仿佛回到了那段共同经历艰苦生活的日子。
霍兴仁心中感慨万分,他庆幸能有黄小虎这样的兄弟,陪伴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