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让土地空置,换上新的当季的物种,继续耕种。
我给皇上建议,不要因为粮食丰收就增加赋税,农场主们也一样,不允许私底下增加百姓负担。
先让老百姓粮仓富足,然后能拿余粮出来买卖,国家再花钱买回来充盈粮仓。
建立国学,让手里有了银子的父母送孩子进学堂,学知识。讲授知识同时,宣扬爱国理念,让孩子们努力读书,谁都有机会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将来报效国家,而不是报效朝廷。
“为什么不是报效朝廷?”皇上当着众臣的面再次问我。因为要商量农事,我经常被宣进宫,跟着众臣上早朝。
“国家,是国也是家,包括百姓自己的家。百姓为自己的国家努力,抛头颅洒热血也心甘情愿。朝廷,只是皇上的朝廷。为朝廷,他们是奴;为国家,他们是主。隋国现在是大昭的奴国,大家应该能感同身受。”我回答皇上。
皇上眉头紧皱:“买粮食,也是要很多银子的。单水利这块都花去了大量银两。国库虽不能说空虚,但也是有限。”
我答:“回皇上。第一,找银矿;第二,可以跟大昭借。”
众大臣面面相觑。
楚衡赶紧帮我说话:“固伦公主大概不知,去年,楚薛送了大量财宝去大昭。现在又去借,应该是不可能的。”
我:“回太子。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大隋皇上太害怕大昭了,把老百姓跟国库都搜刮干净,全拿去供给大昭。导致举国饥荒,青黄不接,只能再借回来,以渡灾年。
这么一来,不但能示弱,还能表忠心。至于银子嘛,借了再说,还,那是以后的事。”
整个朝堂再次沉默。
我的建议很快被采纳。
大昭皇帝见隋王如此软弱,果然很慷慨,银子很快就到位了。
隋国的农夫们尝到了甜头,干劲十足。
一时之间,田间地头,有农夫农妇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课堂里,有孩童郎朗的读书声。
市集上,贩夫走卒,摩肩接踵;寻常百姓拿着菜米油面,喊买喊卖,此起彼伏。
皇上带着太子,不止一次装成布衣百姓,到集市田间,到孩子的课堂处……到处朝气蓬勃。
皇上感慨万千,对跟随在身旁的我又是一番赞叹:“叶儿若是男子就好了,必定是我大隋的得力忠臣,朕的左膀右臂。”
我俏皮一笑:“那现在我跟那些忠臣有什么不一样么?一样为国效力,为民请命,为皇上分忧。皇上还少发了一份官员朝奉,有什么不好?”
皇上大笑:“还真是。不过,不是朕小气,是你自己不要。”
我趁机进言:“皇上,那些个三瓜俩枣,我不看在眼里,我想要金山银山。”
皇上一脸疑惑。
我继续:“皇上,可否允许臣女开采金银矿?但凡能找到金矿银矿并开采,臣女不会独享,只会上缴国库,继续为民效力。民女只要一成的收入。毕竟寻找矿源跟开采银矿,也是要人力物力的。只要找到足够大的银矿,安民养兵,隋国便不会被其他国家掣肘。”
皇上跟楚衡都呆了。
楚衡拉住我:“叶儿,你知道寻找银矿有多难么?那是要长期进深山老林的,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够……”
我反过来拉住楚衡,眨巴着眼,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很崇拜他的样子:“有太子在,我不怕。”
楚衡无法抵挡我这样的眼神:“好。”
皇上不知是不是被我跟太子的惺惺相惜感动,还是被我的伟大理想感动,竟然当场就同意了。
其实我哪里有什么伟大理想,无非就是帮帮楚衡,但也别硝烟四起,民不聊生,导致爷没个安身立命之处。
大隋不可能安心为奴,迟早要撕破脸。我只希望在撕破脸的时候,不要太难看。要想不太难看,双方势均力敌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其中一方呈碾压式的威慑。
让对方动弹不得。
什么说呢,就好比猴子对狮子。
狮子就在那定定坐着,哪怕看一眼,猴子就瑟瑟发抖。猴子心里,打架?算了,悄么声溜过去,别惊动狮子就算赢。
只能这么打比方了,就这样吧。
大隋,能不能当狮子,这皇上跟太子都蹲得足够低了,能否一跃而起,看他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