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有这样伟大的人就好了,也许我们就不会活得这么的艰难。”程二虎也是非常的感慨。
“老爹的思想还是有点觉悟的,儿子觉得虽然我们见不到他老人家,但是他老人家的思想我们还是可以用的,也许我们用些心思努力一下,说不定也能在这个世界让他的思想重新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就在这一瞬间,程风觉得自己好像顿悟到了什么,自己的精神力突然间就升华了。也许自己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可以努力做一些事情,尽到自己的责任,说不定可以改变一下这个世界。
好像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投胎这个世界的程风,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突然间精神焕发起来。那东方红的歌声再次响彻云端。
众人就在程风那欢快的歌声中,一边走路,一边跟着稚嫩而又高亢的歌声吟唱着,吟唱着,不知不觉的已经到了牛青山脚下。
“儿子看看要在哪里建房好。”
程风认真看了看周边环境,指了指山脚离海边大约有二百来米的地方,那里地势平坦,离海边不远,山脚还有个山弯弯,不大,但是能挡住海风。西北面离一个水潭也不远,而且淡水潭的位置也比这个山弯高,以后可能引水过来。“就建在这里吧,多砍些木材来,以后有大用。”
大家看好程风指定的地方地方,大爷一声令下,众人拿着工具纷纷上山砍树去了。
程风对着人群大喊:“尽量多砍直的大的,咱们以后有大用。”
众人都挥挥手:“放心吧,我们知道的”
等到众人都上了山,程二虎正准备先把儿子抱回家,然后自己再返回。却听见儿子说:“老爹抱我到山上去,我想看看山的那一面是什么样子。”
“山那边什么都没有,全是荒野,就是野兽多很不太平,没什么好看的。”
“儿子就想看看那边是什么样的,咱就到能看见那边全貌的地方就行。”
程二虎无奈,又觉得让儿子看一看,可能也有别的好处,于是观察了一下山头的最高处,背着程风顺着山间的羊肠小道爬上了一个叫虎口顶的山头。
程风站在虎口顶向东眺望,远远的看着东边的成山,隐隐约约的好像还能看见成山上有一些破败不堪的建筑,可能是前人留下来的一些遗迹吧。成山三面都是黄海海域,黄海的另一边就是棒子国,可惜离得有些远看不到。
北面的黄海,离大陆不远还能隐隐约约看见两座小岛,远的那岛应该是海驴岛,近的那岛应该就是离岛。
牛青山与成山之间是一大片平地,看不见几处有高大树木,整片土地被杂草和權木占据,方圆的中间还有两处残破的村庄,从山上看过去两个村庄之间的距离好像并不是太远,那应该就是被放弃的两个海防所。
“好大一片地,看这面积可能得有上万亩,就这样放弃真是可惜了。”程风发自内心的感叹,这么好的一片地就这样被荒废了。
“没什么可惜的,全是沙土,一亩地都种不出一石粮食,不然早被人占据了。卫所原来也指派了两个总旗的人过去开垦过,可实在是养不活两个总旗的人,慢慢的都跑辽东去了。后来这里又闹倭寇,把剩下的几户全杀了,再想派都没有人愿意去,最后卫所只好放弃,这片地有小二十年没人去了。”
“那这片土地现在是无主之地了?”
“没人种自然是无主的,有人种就不一定了。”程二虎叹息。
“真是个好地方,早晚把这里全占了。”程风知道自家老爹说的是啥意思。不就是你开荒出来就有人拿着地契说是他家的吗!马上就要天下大乱了,等那时这算多大点事。
“儿子好志向,只是这地怕是不好占,定要不老少的银子。”
程风呵呵一笑:“老爹,这土地可不是单纯的只能种庄稼。它还能做很多别的事。再等五、六年,等儿子再长大些,这地不花一文钱都是咱家的,那时候天下大事多了去了,一个个当官的都会忙得火上房。谁还有空管咱家的闲事。”
“儿子你这是啥意思?等五、六年天下大事多?你咋知道的?”
程风摸摸鼻子:“呵呵,这是天机,儿子不能明说,老爹您也别问,知道了不好。&34;
“好吧,是天机咱不问。那儿子你说这地咱家占了不种庄稼能做什么?”对于儿子这些神叨叨的话,程二虎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不再那么震惊了。
“可以做的多了,咱可以用这地放牛、放羊、放猪、甚至放马都行,这地方多好,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靠山这面也只有十几丈的通道可以走。都放这里不用人管都能长大。咱不用管土地是谁的,咱只要把这十几丈的通道给卡死了,管他地面上的土地是谁的,只要不让他们过去那都是我的。再说了,咱也不用管地是谁的,咱只管地面上会跑的是咱家的就行。”
“这样也行?咱咋没想到过。”程二虎直挠头。
“这样自然是行的,这片荒原是咱家将来幸福的生活,是咱家未来的最有希望的原野。等咱家有钱了,就去买小猪、小鸡、小鸭子、小兔子来养,以后就不怕没肉吃了。”说完还吞了下口子。
“小兔子那里还用去买,咱们自个去野地里抓几只就是了。”
“老爹您说得挺简单,那野兔子可不好抓活的。”
“想抓总是能抓到的,那些都是以后的事,现在还是先送你回家吧。时间不早了,看好咱就下山去了,不能够只别人干活咱家不干,别人会说闲话的。”
“现在知道这边是啥情况了,那咱先下山去咱家盐池补补水,别人订下的盐还差一百多斤没晒出来。”
爷俩个下山又去海边忙碌到快中午时分,程二虎看看天气不早,再不回去午饭时间都要过了,才背起程风返回。
背上的程风可能是因为起得太早,爬在背上没几步就昏昏沉沉的睡去,被叫醒时自己已经睡在床上,起床出门一看,太阳都快落山了,村民早已经吃过晚饭收拾停当回家去了。自己是最后一个吃饭的人,竟然还是晚饭。午饭都没有人叫自己一声,这觉睡的自己的午饭都飞到洼爪国去了。
就这样一连忙碌了三天,木材也砍得差不多了,大人们开始分成两队,一队继续砍树,一队开始建木厂房。
人手足够,又全是木匠,加上木房子也非常的简单易盖。经过四天的努力,三间木屋终于建成,每间木屋深一丈二尺,长有两丈。
房屋有了,开始准备打造用具,程知秋画了一个方形漏斗,要求漏斗高三尺,上口宽两尺,下口宽一尺。下口处用木板封口,板上钻满小孔。这样的漏斗需要做五个。
喇叭口的过滤槽需要六个,过滤槽长四尺,高两尺,上宽两尺,下口宽一尺,用活动木板,木板上开满竖槽。
灌斗需要打造八个,灌斗长宽一丈,高三尺。灌斗四周要各立四根一人高柱子,拄柱子一边高,一边低,方便下雨时在上面覆盖油布挡雨,两尺高、三尺直径的木盆十个,三尺高,五尺直径的木桶五个,十斤装小木桶十只,二十斤装中型木桶十只,五十斤装大木桶四支,大小扁担二十支,能卡住漏斗的长宽五尺五寸井字架四个。
另外打造一块长五尺,宽三尺的大木板,木板一面要推平整不能有坑凹和毛刺。一个可以支撑大木板的木架。又打制长两尺高一尺的小木板五十块,要求也同大木板。
要求先打制两个灌斗,两个过滤槽和小水桶。一切安排妥当,程知秋也不再时时的守着,每天只是过来看看就行。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晒盐场工具还没有做好,上次那群货郎又来了,这一次他们带来了程风要的黄豆三十斤,石墨五十斤,硝石三十斤,硫磺三十斤,雄黄十斤,布袋二十条,细白布二匹,还赶了两辆牛车,运来了两牛车石炭,约二十石,石炭本身倒也不贵,一石才五十文,两车才一两银子,就是运费也花了一两银子。
这次交易终于不再偷偷摸摸的,大家光明正大的在村中间的晒场完成了交易。全村都看见了程家的盐巴交易,亲眼看见了程家卖盐,虽说这次卖的盐全都是程家自己的,和大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通过这件事情,大家对全村煮盐卖更有信心了。
程知秋把家里全部的四百五十斤盐都卖给了货郎,并告诉他们以后就可以直接进村里来交易盐了,而且盐的供应量也可以提高到每十天交易六百斤左右。石炭也继续要,每次都可以送三、五车,黄豆每次来可以送五十斤,石墨也再要一石,硝石、硫磺、雄黄也可以多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