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实笑盈盈的,从桌箱里拿出了一部金灿灿的望远镜,递给程风:“早就已经做好了,只是少爷这东西看上去怪怪的,虽然比以前做的看得远,但是总是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眩晕感”。
大少接过望远镜,走到大门边,对着远处看了看,三十二倍的望远镜,视距肯定是杠杠的没啥问题,就是那反射过来的景物竟然有些扭曲,多看上几眼,那脑袋就有些眩晕。
大少就知道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回到刘老实处,把望远镜还给刘老实:“刘叔,这种镜片你这里可还有?”
“有,永寿他们送来了十好几套。”
“那拿出两套出来给师傅们看看,这琉璃能不能像玉石那样进行打磨抛光 。”
刘老实拿出一个木箱,放在桌面上,打开箱盖,木箱里装的全是镜片。程风指着箱子问:“师傅们看看,这种琉璃镜片能不能像打磨铜镜那样把它打磨光滑?”
几个玉石师傅对视一眼,一人拿了一片起来观看。最后一商量得出一个结论,这东西是能抛光的。
玉石匠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说道:“小东家,这东西能够抛光,只是要把这物抛光好,最后的工序比较麻烦,需要上好的鹿皮和丝绸才行。”
程风大喜:“只要能够抛光就行,需要什么东西只管列个清单出来,让刘师傅帮你们安排,像这样的镜片,抛光一片需要多久?”
老头子认真的看了看说道:“这东西比玉石要硬多了,估摸着三~五天才能抛光出一片来。”
大少满意了:“那就没问题,就算是十天一片也影响不大。一人十天成一片,十个人十天就能有十片,速度不慢了。”
又对刘老实说道:“刘叔,马上安排师傅们需要的所有材料,早一天开始早一天放心。
还有,咱们这里不是来了皮匠师傅吗?拿着这望远镜去找皮匠师傅们看看,能不能在外面包一层鹿皮。
这样冬天的时候拿着就不会冰凉冰凉的了。还有给这望远镜做一条皮带,可以挂在脖子上的那种。再给它做一个牛皮的镜盒。如果需要什么扣之类的,就用铜的来做扣就好。”
刘老实点点头:“少爷放心吧,俺有空就去找那皮匠师傅研究,这个月你生日前肯定能把它做出来,给你作礼物。”
大少这才想起来,这都八月了,自己马上就要满五岁了,顿时开心的笑了起来:“谢谢,谢谢,刘叔辛苦,各位师傅都辛苦。
刘叔,师傅们的工作间就安排到总装车间去,注意位置要离镀膜室远一点,这磨镜的和镀膜的都需要干净的环境。
真是太好啦,等了那么久,总装车间总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刘老实得了指令,开开心心的开始安排玉器师傅们的工作去了。大少才有空问起罗三师傅机器试制的事。
罗三笑道:“少爷让咱们做的钻床,刨床,镗床都已经做了好几个台,而且一台性能比一台好。木工师傅们用了刨床加工火铳木托,速度很快,一人一天能制作十余条。
少爷的那五百支火铳,俺们都已经全部加工改装好了,少爷有空可以去库房看一看。
这新改过的火铳俺们都已经有试验过,感觉非常的舒适,比原来的好用多了。而且现在刨床比较多,一个学徒一天能做出十来只木托。
袁师傅正在安排小徒弟继续加工,现在光木托都有一千多只了。
那冲床少爷不是说那太小嘛,我们试验了几次,确实只能冲一些小的东西,太大了根本冲不动,现在重新改进了一下,正在做制模具,估摸着很快也就能再做出一个更好的来。
那机床咱们做出了第四台,性能比第三台更好,更平稳。咱们试用了零件加工,几次加工出来的零配件,尺寸完成相同,已经快要达到少爷所要求的那种精度了。现在咱们的第一台机床都已经闲置没人用了。”
程风呵呵几声:“那第一台机床就算不用,都要保护好,那可不是一台普通的机床,那可是全世界第一台全铁制机床,将来是能当文物放进历史博物馆的宝贝。
至于第二台嘛,就没有什么历史意义了,历史永远记住的都是第一,第二是没有人关注的,本身精度也不高,如果不好用回炉也是可以的。”
罗三不知道啥是历史博物馆,但他知道那台机器定然是少爷心目中的宝贝,必须要保养好,不能让它生锈了。
程风又想起方向机来,于是又问:“那四台大型的船用方向机可生产出来了?”
罗三点头:“那四台大型专用方向机早就已经做出来了,现在就在船厂那一边,船厂那边说要等到有船的时候再送三台到宁海去。
自己少爷要的那个螺旋桨,虽然木质的比较方便,但是用来铁制难度真的很大,俺们已经试了很多次了,没有一次成功的。
那螺旋桨叶子也就是罢了,模具做好,多试验几次也就成了。就是那传动轴真的很难做,怎么做都是弯曲的,我们已经试了很多的办法,都没有成功过。”
程风嘿嘿一笑:“不着急,不着急,失败是成功他娘,不管怎么失败,失败多少次都不怕。
只要大家坚持,每一次的失败都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次数多了,总会有经验可以积累,慢慢的就能做出来了。”
“也只能如此了,多试制几次,总有一次会成功的。”罗三也只能无奈的点头。
大少又道:“实在是想不到好的办法时,去做做别的换一下思路,比如试试用那钻床钻铳管。说不定就会发现铳管也是可以钻出来的。”
“少爷想打制火铳?”
程风摇头:“目前还不需要,现在只是想让你们先掌握钻铳管这门技术,等咱们可以做火铳买卖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用,就不会感到很吃力。对了,让你们加工的铜椎头和铁椎头可做好啦?”
罗三指指库房:“都在那里面,两种尺寸的各做了一百套,也不知道符不符合要求,没敢多做。”
大少笑笑:“那就好,安排人把那些东西送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去,我这就走啦,到隔壁木工车间去找袁老太爷谈谈码头的事。”
离开五金车间,程风又到木工车间找袁老太爷说在龙眼湾建货运码头的事,程风决定把小型钢铁厂的厂房就建在那龙眼湾边。这样上下货也方便些。
木工车间里,师傅们都在忙着生产新船上用的双层木床。几个老头子正在玩新机床,这几位雕刻大师正在利用机床雕刻一把小手铳的木托。
最近搞铳托有了些灵感,几个老头准备做一把工艺精致的小手铳做礼物送给风哥儿。
所以程风来到车间就看见几个老头围着两台机床正聚精会神的干活。大少来到机床边,先看到的是袁丙辰老爷子正在认真的雕琢一把手枪的木杔。
本来只是把目光关注到木杔的材质上,因为袁老大爷用的是红木,那红色的木屑正在机床旁四处飞舞。
大少正想说老爷子真奢侈,却扫眼看到了另一台机床上正在加工的东西,这让大少有些惊喜。
刚才还同罗三叔说用钻床试着钻铳管,这里就钻上了,虽然用的是机床而不是钻床,钻的也不是五尺长的长铳管,只是半尺来长的小管,但这不也是工艺进步的一种表现吗。
大少也不敢打扰,怕影响到他们的发挥,只默默的站在旁边观看。等了差不多有半小时,袁老太爷才收了势,拿着木柄看效果,这时才注意到小胖子的身影。
老头笑呵呵的把手里的木柄递给程风:“风哥儿看看,这云纹可好看?手柄合不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