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摆手:“不知道,他没说过。”
秦暮雨低声道:“估计是那个凶手给的。”
郑玉没有说话,手中不停地翻着厚厚的一沓银票和纸。他将几张纸拿出来,摊出来细细看着。
纸上是大片大片的缠绕在一起的墨迹,郑玉发现自己勉强才能辨认出其中的几个字。
秦暮雨凑过来,他嘶了一声:“这上面都写得什么?是我平日认识的字太少了吗?”
二人同时将头转向林氏,又将纸递到她的眼前:“林夫人,你知道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吗?”
林氏看向几张纸,紧咬着唇思考了很久,半晌,她缓缓说道:“我不识字。”
秦暮雨连忙悲伤地靠在郑玉的背上,郑玉嫌弃地推开他。
“不过,”林氏继续说道,“我的丈夫他也不识字。”
郑玉愣住了,再看向那几张纸,纸上的墨迹果然都有些文字的痕迹。
两人咂舌,凶手的线索是有了,但他们败在大片的墨迹中。
回去后,郑玉将这几张纸放在一字摆开的桌子上,堂中众人纷纷好奇地围了过去。
“这是我新得的一位名家的草书,不知道大家平时耳濡目染,现在是否能辨别出这草书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说完,淡定地站在众人身前。
秦暮雨暗中冲郑玉竖起大拇指:“郑兄,妙啊。”
郑玉不置可否。
动工几天后,沈芳若的饭馆终于有了雏形。
眼前的建筑外观简洁大方,没有繁复的雕花和繁复的檐角,却自有一种质朴的美感。
沈芳若站在几步外看着这一切,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
不久,沈芳若的饭馆便开业了。
沈芳若为它取名叫做南韵轩,既有格调,又说明了她饭馆的特色。
开业第一天,沈芳若早早起床,清扫了一番店内的卫生。
随后,李勇提着梯子来到门前,在饭馆大门两边悬挂上鲜红的灯笼。
郑瑶匆匆赶来,帮沈芳若做着一些杂事。
辰时,沈芳若等人便收拾好了一切。
玄武大街一早上便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喧嚣声不绝于耳。
很快,沈芳若的店中便来了许多人。
沈芳若提前和郑瑶、李勇打好商量,他们打点进来的客人,而沈芳若负责当厨子,在厨房处理食材并做菜。月底时,沈芳若会付给二人一定的报酬。
这一举让整日无所事事的郑瑶和断断续续在大户人家做帮工的李勇都十分满意。
沈芳若询问郑玉关于让郑瑶帮忙的看法。
郑玉轻笑道:“她有事做,以后就再也不会搞得街坊间鸡飞狗跳了。”
郑瑶不满地打了一下郑玉的肩头。
午时,南韵轩中的客人渐渐增多,郑瑶和李勇忙得不可开交。
沈芳若也不遑多让,夏天闷热,在厨房中一直做菜,烟气和水汽同时涌向沈芳若的脸,不出一会儿,脸上已经满满是汗。
郑玉和秦暮雨边聊着林尚武纸条上的文字,边走向沈芳若的饭馆中。
皇宫距离玄武大街并不远,出了皇宫的门,再走一刻钟便到了。
“南韵轩?以前没有听说过,是新开的吧?”秦暮雨望着牌匾道。
郑玉点头:“你不是喜欢吃辣的东西吗?他们家的厨师在这方面很在行。”
两人迈步走进去。
郑瑶坐在柜台后面负责接待客人和结账,人多时她会去支援在客人间周转着的李勇。
看到郑玉出现在视线中,郑瑶悠悠地打招呼:“哥哥,你来了。”
秦暮雨望望郑瑶,又看向郑玉:“你竟然有一个妹妹?我一直都不知道。”
郑玉看了他一眼:“你又没有问过我。”
“想吃什么?”郑瑶指着桌子上的一张纸问道。
这些饭菜的名字都是沈芳若取的,字是由她亲自写的,极其娟秀。
郑玉环视大堂一圈:“她一个人在里面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