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万籁俱寂,城上城下一片宁静,仿佛都已疲惫得无力再战。
李辰和肖兵在城墙上抵膝而坐,头顶两轮圆月高悬,银色柔光如轻纱般笼罩着城墙,让人感到格外安宁。
“咱们已经尽力了,经过一天的苦战,对方肯定也疲惫不堪,有所松懈。如果趁深夜突围,咱们也许还有一线生机。”肖兵仰着脸,闭着眸,轻声说道。
李辰转头看了看正在城墙上巡查的周知县,点了点头,道:“行,等会儿我再去劝劝周知县,看看他是否愿意跟我们一起走。”
“他多半是要与城共存亡,你恐怕劝不动他!”肖兵叹了口气,说道。
“尽力而为吧!”李辰心中暗自琢磨着等会儿该如何劝说周知县。
这时,周知县走了过来,也席地而坐,脸上已满是沧桑和憔悴。
“唉,今日能守住城池,全靠两位贤弟奋勇杀敌。但我估计明日的攻击会更加猛烈,咱们势单力薄,恐怕难以抵挡了。两位贤弟还是趁对方松懈之际,从北门突围吧!”
李辰和肖兵愣住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周知县会主动让他们离开。
他们可是县城守军的精神支柱,一旦离开,守军的信心必然会瞬间崩溃。
周知县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如此决定,其仁义之心,宛如苍天可鉴。
“大人,那你自己呢?”李辰紧紧地盯着他,问道。
“我身为真方县的父母官,怎能抛下自己的百姓?这是我的责任,你们无需再劝!”周知县挥了挥手,语气坚定地说道。
他人以仁义待我,我必以仁心报之。
李辰与肖兵心有所感,难以应承先弃他而去。
且再等等吧,或许局势会有所变化。
“明日再视情况而定吧,如果城破,我肖兵只能为李辰杀出一条血路,届时便无暇顾及其他了!”肖兵直言不讳。
周知县起身抱拳施礼。
“深夜突围时机最佳,周某谢过二位贤弟的大仁大义,还是莫要再等了!”
李辰亦起身,托住周知县的行礼。
“大人无需多言,我肖兄久经沙场,他的安排自是有其考量。”
周知县见二人态度坚定,不再规劝,含泪又去其他城门巡查。
肖兵看着李辰笑道:“辰子,明日我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可不敢说有何安排!”
李辰淡笑回应:“你我守城至明日,也算是尽了本分,忠于本心了,不论结局如何,咱俩自行突围离去,也算对得起周兄的一片赤诚了!”
夜空中繁星闪烁,一眨一眨,跟大家一起熬过了这个无眠之夜。
又一个雾气迷蒙的清晨,城上守军远望晋州军军营,已然是旌旗林立,军容整肃。
又将是昨日战况的重演。
李辰、肖兵与周知县站在城楼之巅观望,心中难免忧虑。
他们发现晋州军中,有骑兵弃马为步兵,齐心协力抬着一架架云梯。
经过一夜的筹备,他们竟然造出了攻城的利器——云梯!
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李辰和肖兵神色凝重。
他们的子弹已消耗完,仿81杠已成了真正的吹火筒。
还剩三颗手雷,也就绚丽三次,在成百上千的大军中掀不起波澜。
李辰腰间还别着一支仿五四式手枪,肖兵包中还有四支,但留下的子弹实在不多。
每支手枪一个弹夹,每个弹夹七发子弹,这能起多大的作用
周知县不懂军事,但经过这些天与晋州兵的短兵相接,实践出真知,也无师自通了。
他又庄重地对李辰和肖兵道:“两位贤弟,看来今日是不能善了,你们还是趁走了吧,你们本不该卷于这里的纷争的!”
熊都头和城墙上的士兵、民壮已纷纷看向这边。
他们不知道李辰和肖兵不属于这里,认为他俩会与他们战斗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