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铭皱了皱眉头。
“我见过的?”
见赵子铭一脸的疑惑不解,赵仁义继续提醒道:
“你还记得前年从豫省逃荒过来的那个王癞子吗?”
“你是说王友邦?”
“没错,就是他!”
赵子铭当然记得王友邦。
那个豫省大旱时期逃荒而来的异乡人。
民国十三年,豫省遭遇了罕见的旱灾。
人们为了生存,纷纷踏上了逃荒之路。
王友邦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沿着陇海线一路乞讨,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来到了汧县。
由于时值夏收时节,比较容易混生活。
汧县的梨林川乡也就成了王友邦落脚的地方。
那时的他,一头蓬乱的头发下,是那片醒目的头廯。
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因此乡民们常常戏称他为“王癞子”。
然而,王友邦似乎并不介意这个外号。
反而以此为乐,用它来拉近与乡民们的距离。
他为人圆滑,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
每当与人交谈时,他总能迅速找到共同点,让人觉得与他十分投缘。
而且,他总能在合适的时机,恰到好处地吹嘘自己的过去,讲述那些所谓的“干过大事”的经历。
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让许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对他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因此,王友邦在梨林川乡很快便积累了一定的人气。
许多乡里的年轻人纷纷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与他把酒言欢。
就这样,王友邦渐渐放弃了原本打短工的生计,开始过上了悠闲滋润的生活。
“这个王友邦说起来确实有几分本事,能让乡里的年轻人都围着他转!”
赵子铭回想起往事,不禁感叹道。
他记得,当时自己还曾与王友邦有过几次深入的交谈。
那时的王友邦,虽然言语间透露出一丝狡黠和野心,但赵子铭并没有太过在意。
后来很快他就去了雍城上学,对于之后发生的事情就一无所知了。
赵子铭皱了皱眉头,对于王友邦后来的变化感到十分不解。
他看向赵仁义,疑惑地问道:
“我记得他当时在乡里过的还不错,怎么就上山当土匪了?”
赵仁义叹了口气,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
“这其中的缘由,说来话长。
你去雍城上学不久后,苏家坡的苏克勤从杨虎成的队伍里当了逃兵回来了。
这小子回来的时候,还顺手牵羊带回来一支步枪。”
王友邦知道苏克勤有枪之后,天天请他喝酒,两人很快就走得特别近。”
赵子铭微微点头,似乎开始明白了:
“难道王友邦是看中了苏克勤的那支步枪,想要借机做些什么不法之事?”
赵仁义继续道:
“没错,只不过王友邦的野心远不止于干一些不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