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敬老之器;人皆有老而难立时,故有此椅。
——《百业史书:家具史》
七个人挑灯整了一夜,弄出了一把轮椅。
没有上漆,雕工却是不俗。
可是把垫子垫上去之后,却又把雕工遮住了——这大概就叫内秀——虽然别人看不到,但还是做的很漂亮。
这正符合暗室里诚意、修身的道理。
李之宜一早起来,试坐一会,很满意,说:“比我那个方便。”
尤其轮椅上的手刹,带卡齿的。往上一拉,只要不斜得厉害,都能刹住。而若斜得厉害,也用不着手刹,人都要栽倒了。
刹车用完要恢复,手动比较方便。
因为没有弹簧,用手刹恢复,得先把手刹的刹车杆转一圈再推。
这麻烦的结构,眼下却是精密机器。
木匠提议,“公主若喜欢,我等便再打造一个。”
李之宜跃跃欲试。
袁天青却拦着说:“免了,她腿伤两天就好,用不着。”
李之宜说:“可我觉得好疼啊。”
她把轮椅当成一个好玩的玩具。
袁天青说:“你坐着的够用。回头让他们给你弄一辆三轮车玩。”
三轮车最重要的构件,还不是转向的车把,而是轴承和链条。轴承这东西,真不太好弄出来,做成的三轮车难免很重。而又没有链条的话,只能用绳子替代,一用力就会打滑。但如果不带东西只是玩,倒是可以用。
技术嘛,一点点往上堆,先有,再针对问题进行改良。
在轮椅上,不就做得很好吗?
李之宜问:“三轮车是什么?”
袁天青说:“三轮车,顾名思义,就是三个轮子的车。如果你用脚蹬一个轮子,让它带动另一个轮子,然后这辆车子就可以走了。”
没有示意图,他很难通过言语描述。
李之宜疑惑问:“是用齿轮吗?”
齿轮?他们说的不是一个齿轮。于是他问:“你说的齿轮是?”
李之宜说:“轮椅刹车的那个……”
确定了,他们说的是两个东西。
但是这么一提,却让袁天青想起齿轮来,想起直接用齿轮传动。于是想起一种特殊的自行车,把脚蹬放在前轮自行车上。但那种自行车特容易摔倒,尤其转向的时候,换成三轮的,骑起来既不方便,安全也不会好多少。
于是他又想起在中间多加个齿轮。
也有这样的自行车,全靠小齿轮传动,但是它却需要一个或多个中间结构,如果润滑做不好,骑起来会很费力。
但若不用齿轮,用线传动。也有这样的自行车。不过却需要结实又有弹性的尼龙绳才能带动。这世界连橡胶都没运来,哪有尼龙绳?
可想了一圈,还是用绳子最方便。
而若为了防滑,倒是可以在绳子上打结,然后把链轮做成凹槽状,在里面挖一个个小坑。这样一来,倒是约等于链条。
不能说实用,当玩具足够用了。
至于改良,以后再慢慢琢磨。
他说:“不是那个齿轮,一会我把图画出来,你就知道了。”
“你现在就画。”李之宜催促道,“本主等下还要去宫里,给皇奶奶送轮椅。等本主回来的时候,非常希望看到本主的东西已经在打造了。”
“缓一缓,他们都忙活了一夜了。”
“天下难道只有这几个木匠?”李之宜问了个土豪的问题。
“你这话问的,不赚钱不知道油盐贵,就弄个三轮车,你还再请十个八个大师傅?你等一等,不然你腿还没好,做成你也用不了。”
“哼,依本主看,你就是偏心。”
她瞅了瞅夏琼。夏琼找了那么多人刻石头,不知要要花多少钱,袁天青全都给了。可是她只是请几个师傅做车,他就说这样。她才不管要求合理与否,她在乎的是这个态度——现在就这么“苛刻”,以后还得了?
“是吗?”袁天青顺着她的眼神说,“那我把拓印的任务交给你,把你的车给她玩?”
“本主有伤……谁要跟她换了……”李之宜没找好借口,嘟囔两句。心里却想,谁也不能抢她的车子。可她瞄了他们一眼,却发现他在笑着看她。她顿时像被看穿心事,微微脸红,于是招呼老卢说,“把东西带着,本主要去见皇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