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教书方式确实与众不同,这种奇思妙想般的解释竟然还能碰巧符合题意。”
包拯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感叹。
他深知人性复杂多样,就像读书一样,每个人对书中含义的理解都会有所差异。
若非如此,科举取士时岂会依据文章优劣来划分名次和录取率呢?
“好了,咱们去见见这位特别的先天强者吧。”
包拯带领众人迈步走向李府。
当他们刚刚抵达府门前时,那扇厚重的大门竟自动敞开,令众人不禁吃了一惊。
不过一想到对方身为先天强者,拥有敏锐的感知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踏进了府邸。
“哎哟喂,这位仁兄的脸色怎会如此之黑?难不成是从昆仑山那边过来的黑奴,亦或是从遥远的非洲漂泊至此的异乡客?”
尽管早已察觉到有人来到门前,但当看到为首之人竟是包拯时,李玄还是忍不住失声惊叫道。
“大胆狂徒!焉敢对包拯大人这般无礼!”
展昭气得双目圆睁,怒声呵斥道。
李玄冷不丁地被吓了一大跳,但很快就定下神来,死死地盯着包拯看,而包拯此刻也正在端详着李玄。
“啧啧啧……好一个俊朗的后生呀~”
包拯暗自轻声念叨着。
只见眼前这个名叫李玄的年轻人剑眉星目、顾盼生辉,眼神里更是闪烁着精明之气,浑身上下没有半点儿凶徒该有的暴戾气息,如果不是有确凿无疑的卷宗摆在那里,包拯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此人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李玄心中亦是十分惊诧:这包拯果然和电视剧里演得一样皮肤黝黑,不过其眉目之间却透露出一股浩然正气,穿着打扮也是朴实无华,倒还真有几分清官的模样。
紧接着,李玄的目光开始向左右两边扫视过去,心里暗自揣测道:那个长得只比本少爷稍稍逊色一点儿的美男子想必就是展昭了;至于旁边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则多半是公孙策无疑。
“包拯大人您可是百姓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呐。虽说没什么卵用,但好歹也算是这无尽黑暗之中难得一见的一丝曙光吧。”
李玄一边装模作样地朝包拯拱了拱手,一边用一种似赞实讽的口吻说道。
“哦,何出此言?”
包拯一脸惊愕地看着李青,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尽管他知道自己并非十全十美,但一直以来都坚信自己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祉。
然而此刻,从李玄口中说出的话却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李玄轻轻摇了摇头,然后挥挥手示意学生们可以自由活动。接着,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你若是生逢太平盛世,必定会成为一名造福一方的好官。只可惜如今的大宋已是积重难返、病入膏肓,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挽回颓势。不出十年,最短不过五年,这个国家恐怕将会迎来大劫难。”
这番言论绝非李玄信口胡诌,而是经过他与众多学生仔细查阅典籍资料并四处打听后得出的确切结论。
他们甚至已经确定了当朝皇帝究竟是何人——正是靖康之耻时期的宋徽宗赵佶之子、宋钦宗赵恒!
此时正值赵恒登基称帝之初,如果历史按照既定轨迹发展下去,那么少则一年,多则三年,无论是元朝还是清朝都会大举入侵大宋,掳走皇帝。
届时,大宋必将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黎民苍生又将遭受一场浩劫。
可惜的是,眼下刘秀仅有 13 岁,而朱重八也不过 14 岁,要想等到他们成长起来担当大任,尚需时日。
“什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大宋怎会”
包拯瞪大双眼,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心中充满了困惑和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