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散去,东边天已经有些发亮,在黎明的微光中,甄兴隆一路小跑着穿过狭窄的街道,他的心跳随着脚下的步伐而加速。他的目的地是码头,那里有他爷爷跟他说的张叔。
张叔,对于甄兴隆来说,是个很神秘的人。甄兴隆记得,小时候每当爷爷家中遇到困难,张叔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平时买米买油,过节买肉买菜。
当甄兴隆气喘吁吁地跑到码头时,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张叔,他正在码头上忙碌着。他的背已经有些佝偻,但手中的活计却依然麻利。甄兴隆心中一暖,快步走上前去。
“张叔!”甄兴隆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张老九抬起头,看到甄兴隆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是满满的欣喜。他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迎了上来。
“兴隆!你来了!你爷爷呢?”张老九的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他摸着甄兴隆的头,仿佛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将所有的关怀和温暖都传递给他。
“我爷爷他,“哇的一声,甄兴隆痛哭起来。
“孩子有啥话慢慢说,大过节的哭啥子,多不吉利”
“张叔,我爷他,他被三个坏人袭击,现在在家里昏迷不醒”
张老九思考了片刻,顿时知道发生了些什么,有些事情躲不过,该来的还是会来,张老九连忙轻轻地拍了拍甄兴隆的肩膀。
“兴隆啊,别太难过了。你爷爷是个好人,他现在已经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张老九安慰道。
甄兴隆抬起泪眼,看着张老九,哽咽道:“张叔,我知道爷爷已经走了,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想哭。他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张老九点点头,表示理解:“你爷爷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把你照顾得很好。他的精神和教诲会永远留在你心中。你要坚强,为了你爷爷,也要继续好好生活。”
“兴隆啊,以后你就随我姓吧,你就叫张隆吧,这个地方已经不适合生活了,跟我我去江东市吧,那边你婶子开了个小药房,你就在那边跟着她,对了,你爷爷给了你什么东西了吗?“
“我爷爷给了我这些钱和一个玉佩,”张隆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略显破旧的钞票和一个古朴的鱼型玉佩。那玉佩透着岁月的痕迹,仿佛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张老九看着眼前这些物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轻声说道:“小隆,你要好好保存着这些东西,它们不仅仅是你爷爷留给你的财物,更是一份深厚的情感和一段重要的历史。你还小,有些事情,我以后会慢慢告诉你。”
张老九看着张隆那坚定又有些疑惑的眼神,心中也感到了一丝欣慰。他知道,这个孩子虽然小,但有着远超同龄孩子的成熟和稳重。
“小隆,这些钱,是你爷爷一生的积蓄。他省吃俭用,就为了给你留下点什么。”张老九缓缓地说,语气中充满了对老人的敬意和怀念,“这个玉佩,你要好好的保存起来,随身携带,不得随意在外显露。”
“张叔,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些的。”张隆郑重地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张老九点了点头,拍了拍张隆的肩膀:“好孩子,我相信你会的。你爷爷在天之灵,也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夜色渐渐降临,海风带着些许凉意。张老九看着张隆,眼中流露出长辈特有的关怀与担忧。他知道这个孩子接下来将面临许多挑战,但他也相信张隆能够勇敢地面对这些。
“小隆,你今晚就在我这破渔船的底仓住下吧。虽然条件简陋了些,但总算是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张叔指着不远处那艘显得有些破旧的渔船说道。
张隆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在这个时候,能有一个安身之处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他跟随张老九来到渔船边,张老九熟练地打开底仓的门,一股海水的咸味和木头的霉味迎面扑来。
底仓虽然狭窄且稍显阴暗,但对于张隆来说已经足够了。他环视四周,简单而结实的木板上铺着一层薄薄的垫子,一旁还堆放着一些旧衣物和工具。
“这里虽然简陋,但还算安全。晚上锁好门,不要轻易外出。”张老九叮嘱道,“还有,今天咱爷俩就要赶往江东。”
张隆感激地看着张叔:“谢谢您,张叔。我会小心的。”
张老九点了点头,拍了拍张隆的肩膀:“好孩子,早点休息吧。明天见到你婶子还有的忙呢。”
天已大亮,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张隆终于感到疲惫不堪,渐渐陷入了沉睡。阳光透过底仓的小窗洒在他的脸上,带来一丝丝温暖。尽管周围是旧木板和简陋的垫子,但张隆的睡颜却显得格外安详。
张老九一夜没睡,天一亮便开着船往江东赶。他知道张隆昨夜一宿没睡,所以并没有去打扰他,只是轻轻地掩上了底仓的门,让他能够安心休息。
海风轻轻吹过,带着海水的咸味,仿佛在为张隆唱着摇篮曲。这一刻,他梦见自己回到了孩童时,躺在爷爷的怀中,听着爷爷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感受着那份无尽的温暖和安全感。
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当张隆再次从沉睡中醒来时,已是午后时分。他慵懒地睁开了眼睛,看着从窗户透进来的阳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觉,他掏出藏在胸前的玉佩。玉佩在阳光的照射下绽放出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