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海岸的温度依然很高,屋内自然很热,烧炕的人都知道,要维持屋内温度,火就不能断,得不断添柴。
所以白天,砖房就像个蒸笼,大家都不进去。除非有危险,进去后薛庄生封住火炕口,断氧火很快就灭。
等到季风季过后,屋里的火就可以熄了。
在砖房旁搭了个小凉棚,供白天纳凉。
胡梦蝶和柳如烟看着吴秀美,随即看向薛庄生,刚想警告他不要偷看,却发现薛庄生根本没看。
“这家伙真如之前误会?不会真是正人君子吧。”胡梦蝶心想。
她不知道,薛庄生对光看已经没兴趣了。
都说可望不可及最是郁闷,可薛庄生只要愿意,天天都有实货,还有什么好看的?
中午大家没吃肉,因为吃树心就饱了。
这东西太顶饱了,虽然营养不足,但团队每天都有肉类摄入,这一餐的营养不缺。
相反,每天吃腌肉又咸又腻,偶尔全素食还觉得挺清爽解腻。
下午,薛庄生又去林泽地拉了一车黑泥,准备建造炼铁的小炉。
“融化铁要上千度高温,我们能烧那么高吗?”柳如烟还是不信。
薛庄生撇嘴:“当然不行,你想啥呢?”
木柴烧火顶多六百多度,铁熔点一千多度,怎么可能?
“但谁说炼铁就必须把铁化成水?”
薛庄生解释:“炼铁主要是去除铁矿杂质,通过高温燃烧,再水洗、锤炼,就能得到可锻造的铁了。”
说干就干,薛庄生开始造炉。
炼铁用的土炉并不难造,因为薛庄生只需要提取少量铁做箭头。
用剩余的黑砖竖立排成篮球大小、约一米高的圆柱,像个小型烟囱。
中间预留两块横砖,预先留个孔。
接着用带来的泥土在‘小烟囱’内外涂抹一层,用土压实。
紧跟着在这小烟囱旁边,用砖砌了个篮球大小的小堡垒,高度约为小烟囱的三分之一,正面和侧面各留了洞。
同样用土夯好后,薛庄生用一根打通的竹子连接小烟囱和小堡垒。
然后在小烟囱里加入点燃的木炭和燃烧的木头。
再把细碎的铁矿石倒进去,铁矿石上再覆盖木炭和木头。
这时,小烟囱开始冒白烟。
但这还不够。
薛庄生在小房子侧面洞口外,插了一根中间刻有凹槽的木棍。
又削了一根直木棍,涂满了加拿利松树脂(胶水),然后贴上之前野山鸡的羽毛,做成扫帚的模样。
野山鸡的内脏都埋在了土里,但羽毛被薛庄保留下来,禽鸟的羽毛很有用。
这个‘扫帚’比家常用的短,但羽毛长很多,因为薛庄生用了两片羽毛拼接。
然后将这扫帚插入小堡垒侧面的洞里,用弓弦在无胶水的顶部打了个结,再把这一端嵌入旁边木棍的凹槽。
薛庄生拉动弓箭。
“呼啦、呼啦!”
小基地里顿时传出呼呼声,薛庄生一拉弓弦,弓弦带动‘扫帚’飞速旋转。
粘在扫帚上的野山鸡羽毛,如同旋转的风扇快速扇动。
风通过连接小烟囱的竹管,全送入小烟囱底部。
有了风,木炭温度骤增,上面的木料也燃烧起来。
一股炽烈的火焰从小烟囱顶部喷射而出!
“哇,好大!”
“火好大!”
女孩们惊叫起来。
起初,小烟囱里只是微弱的火苗,随后只是冒烟。
没想到薛庄生一拉弓箭,火势便迅猛上升,蹿得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