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十年不遇的蝗灾肆虐东非,联合国粮农组织遂向全球发出预警,希高度戒备,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荒。
这的确不容小视的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世界上发生频次较多的三大自然灾害,其破坏力之大,自古以来就令人震惊。其始作俑者乃蝗虫,也就是蚂蚱,俗称\"蚱蜢\",药食两用昆虫,是有名的农业害虫之一,善于飞行和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以植物叶片为食,多则成灾。
我国历史上,因蝗虫产生的蝗灾亦不胜枚举,大唐时期有名的蝗灾就有发生于太宗时期贞观二年,玄宗时期开元三年、四年及僖宗时期乾符二年(875年)等年间,达四次之多。
这开元三年、四年的蝗灾,即公元715年、716年发生于玄宗开元时期的蝗灾,主要爆发于山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河北及山东等地。这连续两年的蝗灾,可谓蝗虫成云,铺天盖地,所过之处,庄稼尽扫而空。无可奈何的老百姓,有的在受灾的农田旁烧香、祷告,有的献上各式祭品,但就是不敢捕杀蝗虫。
以致史书如是云:\"开元三年,山东大蝗;开元四年,山东蝗复大起,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
此景令大唐朝野震悚,玄宗皇帝更是忧心忡忡:长期下去,如何是好?遂召集朝臣商议。
危急之下,时任宰相的政治家姚崇冲破重重阻力,力主捕杀蝗虫,果断治理蝗灾,使老百姓得以\"躬耕于其田\"。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姚崇治煌\"。
一、姚崇其人
姚崇,字元之,公元651年出生于陕州,自幼洒脱,注重气节,勤习武艺,二十岁后开始饱读诗书,其灼灼才华得以夯实,从而\"以文华着名\",现有诗作6首存于世录入《全唐诗》中,代表作如《秋夜望月》、《夜渡江》等;文章有24篇录入《全唐文》,着有文集十卷。
姚崇年少时,以孝敬皇帝(李弘)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后凭自身实力考中下笔成章举,不久,授予濮州司仓参军,因管理有方迁任夏官郎中,后累迁至兵部郎中。
公元696年,正值武则天主政时期,因契丹李尽忠、孙万荣起兵作乱,入侵河北。时年45岁的兵部郎中姚崇据此提出了自己有条有理的军务处置方案,得到武则天赏识。
此乱平定后,武则天便擢升48岁的姚崇为兵部侍郎,后迁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名列宰相,俭朴持家的姚崇至此入列大唐重臣之列。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还位于儿子唐中宗,姚崇贬任为中州刺史。景云元年,唐睿宗继位后,59岁的姚崇被征召还朝,复任宰相,与名相宋璟通力协作,整饬朝纲,一时颇有初唐\"贞观\"之风,与当年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时称大唐\"四大贤相\"。
唐玄宗李隆基亲政后,姚崇再度得到尊崇重用,复拜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封梁国公,迁中书令。
由此,资历深厚的三朝元老姚崇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辅政才能,提出《十事要说》,倾力社会改革,实行新政,取得了卓着成效。
\"姚崇除蝗\"就是此间的业绩典范之一,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雄厚的政治经济基础。
由此,姚崇也被后世誉为\"救世宰相\"。开元九年(721年),七十一岁的姚崇去世,被追赠为太保、扬州大都督,谥号\"文贞\"。
二、\"姚崇治蝗\"的困境
那时对自然灾害的治理,尤其是蝗灾,难度相当大,根本没有如今有效的防治蝗虫的高科技手段和先进武器,就是在思想上也远没有今天正确的意识。
由于古人对蝗虫的敬畏,认为蝗虫是神虫(蝗神),使得人们普遍质疑\"除蝗\"的正确性。
即便在繁华的大唐,科技知识依旧匮乏,唐人亦深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蝗灾\"与日食等天文现象都是自然规律,不容反抗,若强力除去人们敬畏的蝗虫,必将受到天谴,不积功德,将受到更重的惩罚。
为此,老百姓对\"除蝗\"并没有多大积极性。
就是重量级的朝廷官员也多有反对的声音。大唐\"山东蝗灾\"发生后,最典型的就是汴州刺史倪若水的拒绝\"除蝗\"和宰相卢怀慎对\"除蝗\"不愿担当。
时任汴州刺史、从三品大员倪若水最初在接到朝廷命令\"除蝗\"时,公开拒绝,以前赵皇帝刘聪治理蝗灾失败为由,质疑朝廷下达\"除蝗\"的命令是不正确的。
这在《新唐书》曾明确记载: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若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
同为宰相的卢怀慎更不愿担当,遥相呼应,直言面对蝗灾这样的\"天灾\",应当敬畏,这不是人力可以战胜的,若执意除蝗,会导致更大的灾难。
朝野一时议论纷纷,令玄宗皇帝李隆基也担心起来:
\"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
在这样空前的压力之下,\"姚崇治煌\"面临的困境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既有皇帝的忧心,又有重臣的反对甚至阻碍,更有老百姓的不认同……
姚崇要成功治理山东蝗灾有多难?不言而喻,简直难于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