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声骤然响起,打破了江面的宁静。
荆州水军迅速列阵,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文聘站在船头,目光如炬,注视着前方他握紧了手中的剑,感受着剑柄传来的冰冷触感,心中暗道:“周瑜,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有多少本事!”
突然,江面上刮起一阵狂风,雾气瞬间散开,江东水军的战船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旌旗招展,杀气腾腾。
周瑜站在旗舰上,身穿白色战袍,手持羽扇,嘴角带着一丝冷笑,望着对面的文聘,缓缓说道:“文聘将军,别来无恙啊……”
江东水域,喊杀声震天,文聘的水军被江东伏兵团团围住。
箭矢如雨,密集地射向荆州战船,一些士兵躲闪不及,中箭倒地。
文聘指挥若定,沉着应对,他知道自己不能慌乱,必须保持冷静,等待援军的到来。
他一边指挥士兵反击,一边焦急地等待着诸葛志的指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文聘的心也越来越沉重他立刻派出一艘快船,冒着箭雨,火速赶往荆州,向诸葛志汇报情况。
隆中,诸葛志正在帐中踱步,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突然,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进来,禀报道:“军师,文聘将军派人送来紧急军情!”诸葛志接过信件,迅速展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信中描述了江东水军的埋伏以及文聘目前的困境。
诸葛志看完信,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走到地图前,仔细地端详着江东的地形图,脑海中不断地推演着周瑜的计策。
他深知周瑜的狡诈和善于利用地形的特点诸葛志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停留在一个位置上,目光闪烁,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周瑜,你果然还是用了这一招……” 他提笔蘸墨,迅速写下一封回信,交给传令兵,语气坚定地说道:“立刻将此信送到文聘将军手中,不得有误!”传令兵接过信件,飞奔而去。
诸葛志望着远去的传令兵,眼神深邃,低声说道:“文聘,你要撑住,援军很快就到!”
江面上,文聘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士兵们伤亡惨重,战船也多处受损。
文聘浑身浴血,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他坚信诸葛志一定会有所安排。
突然,一艘快船冲破了江东水军的包围,来到了文聘的旗舰上。
一个士兵跳下船,将一封信交给了文聘。
文聘接过信,迅速展开,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字:“坚守待援,切勿轻举妄动!” 文聘看完信,心中大定,他知道诸葛志已经洞悉了周瑜的计策,援军很快就会到来。
他深吸一口气,高声喊道:“将士们,援军很快就到,我们一定要坚持住!” 士兵们听到文聘的话,士气大振,他们重新燃起了斗志,继续奋勇抵抗。
周瑜站在旗舰上,看着文聘的军队依然顽强抵抗,眉头微皱,他感到一丝不安,低声说道:“这诸葛志……究竟在搞什么鬼……”
诸葛志目光如炬,盯着地图上江东水域错综复杂的水道,手指在代表伏击地点的区域轻轻敲击。
“周瑜善用水攻,此处水道狭窄,两岸易于藏兵,定是设伏的绝佳之地。”他语气笃定,仿佛已将周瑜的计谋尽收眼底。
浓墨在宣纸上晕染开来,诸葛志笔走龙蛇,修书一封。
“文聘将军,切勿冒进,坚守阵地,待大军抵达再行反击。切记,切记!”他将信笺卷起,用火漆封好,递给一旁的传令兵,“立刻送至文聘将军手中,不得有误!”
江面上,文聘手握诸葛志的书信,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信上“坚守待援”四个字如同定海神针,让他原本焦躁的心境瞬间平静下来。
他深吸一口带着水汽的空气,高声下令:“传令下去,所有战船固守阵地,弓箭手准备,严防敌军靠近!” 荆州士兵得到指示,立刻行动起来,将盾牌架在船舷,弓箭手弯弓搭箭,箭头直指迷雾深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江东伏兵一方,黄盖手按剑柄,望着前方纹丝不动的荆州水军,心中疑惑渐生。
“都督,这荆州军为何不进攻?莫非是察觉了我们的埋伏?” 周瑜羽扇轻摇,目光深邃,“不可能,我已安排妥当,他们绝不可能发现。”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再等等,等他们进入包围圈,便是瓮中捉鳖!”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江面上弥漫的雾气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文聘站在船头,眺望远方,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
突然,他似乎听到了什么,猛地转头看向西方,眼神一亮。
远处,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片黑影,正朝着这边快速靠近……
“来了!” 文聘低语一声,握紧了手中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