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则高冷的时候她不怕,萧则温柔起来她就慌了。
于是隋玉找了一个通用的话题:“晚上留下吃饭吗?”
“那得看你父母同不同意。”
“肯定同意啊。”
隋玉要起来穿鞋,丫鬟过来服侍她更衣。
萧则退了出去,把手里的书和扇子都放到石桌上,自己也拎不清楚自己的心思。
值得他记挂的人不多,离开卫京的这一个月,想起来最多的就是隋玉,令他自己都愣神。
如果是以前的萧则,他绝不会惯着隋玉向自己撒娇,而是会不时冷嘲热讽几句,看她失落出丑才对,更别提主动来隋家,惦记起她的饮食起居。
或许,是从他允许隋玉任意往来萧府的时候,事情就已经变了。
隋玉梳洗一番,换了衣服,这才出来。
她又不傻,察觉到萧则态度变化,自然要趁热打铁才对,于是主动带他参观隋府,何况一月不见,很是思念。
隋府虽大,却空旷,其它几房都分出去了,整个隋府的主子就这一家三口,不过萧家也差不多。
萧则最后还是没有留下吃饭,说今天来得匆忙,改日正式登门才适合,隋玉只好送他离开。
隋父今天难得连官袍都没换下,在桌前正襟危坐,睥睨一圈,没有找到对手,便问隋母:“萧家小子呢?”
“人家今天就是来看玉儿的,刚刚玉儿送他走了。”隋母盛着汤,提到女儿,说话也是和声细语的,“登门还早了点,他是有分寸的。”
隋父捋着胡须,觉得不对劲:“怎么连你都向着他说话了?”
“胡说什么。”隋母瞪了一眼。
隋父赶紧低头喝汤。
隋玉提着裙摆走来,落座之后才问道:“怎么了,说什么呢?”
“没什么。”隋母放下她的那碗汤,坐了下来,“只是最近瞧着太子纳妃,急急忙忙,乱成一锅粥,我觉得也是时候给你好好准备嫁妆了。”
“还有两年多呢……”隋玉无奈道。
隋母立马急了,嗓音都大了不少:“两年?两年哪里够!你的嫁妆,你爹从你周岁就开始攒了,这剩下两年时间光是拿来筹备婚礼都有点紧。你不会女工,嫁衣要请最好的绣娘师傅来,少说用一年时间给你慢慢缝制。还有喜帖,你很多叔父姑母都在外地,请哪些不请哪些,都要和萧家商量,婚帖提前数月发出去才不算仓促。另外……”
隋玉痛苦捂头。
结婚好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标题改自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