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繁星点点,一轮皓月挂于天边,清辉如练,照耀着泰山郡蜿蜒蛇行的山路。
李霸天,一介铁塔般的汉子,身穿重铠,恍若古代战神降临尘世,其身后五千悍卒,个个身经百战,行动敏捷如夜色中的黑豹,沿着险峻崎岖的山径,疾如闪电,朝吕布的驻地狂飙突进。
这一队战士肩负着重任,他们要在决定徐州北境命运的战役中,为张远拔除一颗潜在的毒瘤,为的是未雨绸缪,积蓄力量,以应对接踵而至的袁绍大军。
同一刻,张远闻得吕布居然去了徐州北部的消息,心海翻涌,难以平静。
吕布之勇,之悍,他了然于胸,一旦此人坐大,未来徐州北部必将风起云涌,不可收拾。
在这紧要关头,张远果断决策,率大军昼夜兼程,誓要阻挡吕布势力扩张,将其彻底击溃!
同时,彭城十万百姓的安危,托付给了智勇双全的王大虎,引领他们继续北行。
而吕布军营中,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士兵忙碌,战意盎然。中心营帐里,吕布坐镇,铁甲加身,眼神锐如鹰眼,紧锁地图,心中筹谋,深知张远绝不会坐视不理。一场腥风血雨的较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吕布,自信满满,自恃武勇,惯于单骑破敌,但此次面对那谜一般的对手,心中首次泛起了涟漪:仅凭一腔热血和武艺,能否应对一切?
更要紧的是,麾下兵马非全盛之时,新兵占多,未经沙场洗礼,与训练有素的老兵相比,战力悬殊。犹豫与不安,像乌云般在他心头徘徊,是坚守,还是暂避锋芒?
就在这时,一股莫名的忧虑涌上心间,动摇了他的决心……
夜色深沉,万物沉眠,天地间一片寂静。这时,一支幽灵般的部队在李霸天的率领下,于夜幕中悄无声息地移动,目标直指吕布的营地。这五千精兵如鬼魅穿行,利用地形,设伏布陷阱,隐于暗处,静待一击致命。
李霸天,巍峨如山,手执锋利长矛,眼神坚毅,决心毕露。他的心中只有唯一的信念:擒王!只要能生擒吕布,敌军士气必溃。
当战鼓之声从山谷深处轰鸣而起,打破夜的宁静,李霸天冷笑,那是张远大军的信号,表明合围已然成形,吕布已如笼中之鸟,插翅难飞。随着鼓声逼近,李霸天下令,顿时杀声震天,五千精兵如潮水般涌向敌营,勇猛无惧。
李霸天身先士卒,一杆长矛在手,所向披靡,鼓舞着每一位士兵的士气,他们奋不顾身,展现了无畏的斗志。吕布军措手不及,一片混乱。
此刻的吕布,听闻震耳欲聋的鼓声,面色苍白,汗水涔涔,眼眸中满是前所未有的恐惧与绝望,深知自己已落入天罗地网。
关键时刻,高顺挺身而出,坚定的目光中透着果敢:“主公,时不我待,唯有死战求生!请准许末将率部血战,保主公安全撤离!”
吕布,心潮起伏,复杂的神色在脸上交织,最终,他咬牙应允,目送高顺带领勇士赴汤蹈火,心中默默祈愿他们的平安。
李霸天的精兵遭遇了高顺等人的顽强抵抗,张远大军的加入,使战局彻底倾斜。吕布军溃不成军,高顺拼死抗争,终至重伤倒地,但为吕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吕布趁机逃离,张远望着他的背影,眼神中既有遗憾也透露出冷酷的决断。
吕布虽遁,其军力大损,短期内无力回天。
高顺的牺牲,让吕布军士气崩溃,余者相继投降。吕布孤身逃亡,昔日战神,如今只能黯然离去。
晨光破晓,张远与李霸天立于战场残骸之上,目光深远。李霸天感叹:“吕布虽勇,却也难逃众矢之的,料其独行之路,将满布荆棘。”
张远目光坚毅,眺望远方:“北境暂安,我们的下一步,是对抗袁绍的汹涌洪流。”
二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深知更大的挑战还在前路。他们誓言,要在乱世中为徐州开辟一片净土,以热血书写历史新篇章,证明徐州儿女,坚韧不拔!
“向泰山郡三个山道口进发。”张远一马当先,李霸天紧随其后,二人身影渐远,消失在金色的晨曦中,留下的话语在山谷间回响,充满决心与希望:
“并肩作战,共克强敌,还徐州一片安宁!”
“袁绍虽拥兵数十万,吾辈勇猛,亦能破之!”
此役,不过是个序幕,真正的较量,是对那位手握重兵的袁绍。
张远斩掉高顺得到一万属性点收获很大,不过眼下却没时间去提升军队实力。
为了赶时间,只能先到三个山道口,在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