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两个家伙,居然还有心思在这里内斗!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张远和刘备那可都是厉害人物啊!尤其是现在,张远不仅打败了刘备,还一鼓作气地将曹豹也给收拾了。”陶谦怒不可遏地说道。
“眼下徐州已经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你们却还在这自相残杀。外面曹操和袁绍对我们徐州可是虎视眈眈啊,但好在这两人暂时被其他事情拖住了。一个正跟吕布打得难解难分,另一个则与公孙瓒激战正酣。可一旦他们解决掉各自的对手,整合好自己的力量,咱们徐州恐怕就难保啦!”陶谦忧心忡忡地继续说道。
“哎,事到如今,张远已然具备了吞并整个徐州的实力,你们俩简直就是愚不可及啊!”陶谦越说越气愤,气得直跺脚。
他实在想不通,为何自己堂堂一代英雄豪杰,却偏偏生下了两个如此愚笨至极的儿子!
这究竟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上天的玩笑?然而,无论心中有多少愤恨与无奈,他们终究是自己血脉相连的骨肉啊!
即便再怎么不成器、不堪重用,身为父亲也无法坐视不管,必须要为他们的未来生计以及自己离开人世后的事情做好妥善安排才行。
此时此刻,陶源和陶玉两兄弟完全被父亲那严厉而又失望的神情给吓到了,他们从未料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般地步。
一时间,两人都愣住了,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惊愕与困惑。
以往父亲从未如此,这让陶玉内心波澜骤起。
尽管他凭借自己的聪慧,能够猜到一些端倪,却始终无法洞悉父亲的真正想法。隐约之间,他感觉父亲即将陷入疯狂,难道父亲真的是年老昏聩了吗?
而陶源心中却是颇为不甘,他觉得父亲过于悲观了。
袁绍何许人也?曹操又有何能耐?此二人有何过人之处。
尤其是曹操,竟与自己一般,被张远所击败。这样的人,与自己不相上下,父亲却对其如此推崇。
当即陶源就说道:“父亲,依我之见,咱们的徐州并未陷入混乱,即便遭遇了一次挫败,只要父亲您振臂高呼,那五万大军必将纵横徐州,无所不能!”
“愚不可及!”陶谦怒喝道:“你们两个,先给我出去!”
陶谦静静地坐在书房中,手中握着张远写来的信。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一字一句地阅读着信中的每一个字。信中的内容让陶谦感到愤怒,张远的嚣张和狂妄仿佛透过字句传达出来,将徐州视为自己的掌中之物。陶谦的愤怒在心中燃烧,但他也知道,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
深思熟虑后,陶谦决定采取行动。他拿起笔,给袁术写了一封信,提出了联合用军的计划。他知道,要对抗张远,仅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他必须寻找盟友,而袁术无疑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尽管陶谦知道袁术有些愚蠢,但他也明白,只要给予足够的利益,袁术就会毫不犹豫地站在自己这边。
陶谦的计划是,联合袁术的军队,组成一支不少于10万人的大军,一举荡平张远。他相信,只要这一招成功,张远将死无葬身之地。而袁术虽然野心勃勃,想要一举拿下徐州,但陶谦有信心能够应对。毕竟,与曹操和袁绍相比,袁术还是相对容易对付的。
在陶谦的心中,他已经开始盘算着未来的计划。他要在击败张远之后,尝试让袁术的军队在徐州折戟沉沙。到时候,他的两个儿子将站出来主持大局。只要他们能够团结一心,不内斗不休,未来抵抗曹操和袁绍的进攻也是有把握的。陶谦的眼神中闪烁着决心和智慧,他已经做好了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
……
徐州城内氛围异常凝重,大街小巷皆在议论适才发生的惊天之变。大公子一败涂地,三万大军仅剩寥寥残兵,令人深感绝望与惊惧。
徐州乱局将至,张远似已成新主,众人愈发忧虑不安。
众人不知陶州牧能否力挽狂澜,保徐州安稳,避战祸发生。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打仗就意味着死亡和灾难。他们无法想象自己或亲人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痛苦和绝望。
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选择打仗,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打仗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带来痛苦和苦难。
然而,对于那些手握权力和利益的人来说,战争俨然成为了他们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无利可图的战争难以成功,毕竟,谁会愿意为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付出宝贵的生命和财富呢?
于是,这些真相与事实就被深深地隐瞒了起来,普通百姓对于战争背后的真相和利益,自然是一无所知。
不过,无论结果怎样,这些真相和事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无关紧要。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命和家园,衷心地希望徐州能够早日重归和平与安宁。
……
另一边,陶玉踱出了城主府,奔向陈家。
一见到陈登,就发现他满脸焦灼。
他看着陶玉:“你说陶谦要疯了?他是不是要拼死一战?”
要是真的拼死一战对于陈家来说,这很不好。
要是陶谦不顾一切,那陈家就很有压力。
因为陈家必须要全力投入,这就是和陶谦绑定的代价。
只要陈家不愿意,便会让陶谦找到机会 一举荡平陈家,扶持出一个新家族,来接掌权力。
真不希望陶玉说出坏消息。
他注定要失望了。
“是的,我感觉父亲很不对劲,你们早做准备。”陶玉说。
“行,你今日来提醒陈家,这个恩情,我们记下了。”陈登说。
“大可不必。”陶玉说。
很快一个家丁冲进来,是陶谦派人来传话要和张远决战,陈家尽快准备粮草和军械。
陈登看了看陶玉说:“真被你说中了。”
陶玉无奈的摇了摇头。
陈登和家人开始忙碌。
陶玉则回到城主府开始忙碌。
以及整个徐州城都开始忙碌。
打仗从来不是过家家,一场战争,特别是动员数万人的战争,必然是要好好准备一番。
另外一封陶谦的信,送到袁术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