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看来,除非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否则怎会达到盖庙的地步。
【全国人大代表赵院士,建议延长春节假期至九天,取消调休制度。
此前对方还建议应尽快制定《动物保护法》,严禁虐杀动物行为。】
要是真的,何止配享太庙,直接位列仙班!
许言想着要是能够通过实现就好了,真的好讨厌调休啊!!!
该放的就放,补来补去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放假,就不能好好的放吗?
【你把人民放心里,人民把你高高举起。】
【这是真的人大代表,至少我愿意他代表我。】
【我的妈我的佬,我的褂子我的袄,我的脑子变大枣,我义父啊!】
【我高低给他磕几个头。】
【佛祖一看功德排行榜掉第二。】
【活菩萨,见到活菩萨啦!】
【直接提到我心坎里去了。】
“取消调休?保护动物?这样做了就能配享太庙,位列仙班?”
天幕下的人不懂,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дlll)
他们那就没有调休这一说法,每天都要劳作,可能只有冬天才会稍微休息一下。
所以他们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不能体会后人的激动心情。
【众所周知,媒婆说的和见面不一样】
【媒婆:人老实,话不多。
见面:人老,实话不多。】
这是不是差别有点大呀?这些断句的符号一变,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不少学子想到书本上也是没有断句的,会不会造成误解啊?
学术大佬则是想着能不能把这种符号用上,确实有时候解读文章不太方便,还容易造成误会。
【我:那他是个植物人呀?
媒婆:植物人好,不乱跑。】
“植物人是什么?”
植物就是那些花花草草,可是植物人,难道是长得像那些花花草草的人吗?
【媒婆:对方一眼就相中你了。
见面:独眼龙】
谁叫媒婆这么说话的?只有一只眼睛,可不就是一眼相中了?
【我来总结一下:
这孩子是过日子的人,很抠。
这孩子长得很有福,很胖。
这孩子是个潜力股,现在没房没钱。
这孩子老实本分,没别的优点了。
这孩子一米七,撑死一米六五。
这孩子比较心直口快,钢铁直男。
这孩子家庭条件可以,人可能有问题。】
【成熟稳重——岁数较大】
【交通方便——不同地方】
【媒婆:这个人腿有点瘸,着急也能跑。】
【媒婆:杀过人,但现在不乱杀了,你看我带他过来的路上也没杀我。】
“不是,对方可是杀过人啊,是杀人犯啊!怎么能够这么轻描淡写的说出来?”
【相亲:对方离过两次婚是吗?
媒婆:这叫胆子大又有魄力,拿的起又放得下。】
【生育能力强,离异带娃。
标准身材,一米七不到。
老实本分,穷且抠门。
肥头大耳,很有福气。
孝顺父母,妈/爹宝男。
根正苗顺,精神有问题。】
不是,这是什么媒婆? 怎么啥子坏的到了你们嘴里都能说成好的,而且你这确定不是坑人?
哪有这样介绍人家的?等等,他们现在的媒婆该不会也有这种问题吧?
看来还是得留个心眼子,不然不仅害了自家孩子,说不定还会连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