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坐落在尚阳镇中心地带,也是尚阳镇唯一一个大家族,据说祖上是高官,至于为什么安家在这个偏远的小镇,谁也说不清楚。
本来这个地方就属于大周王朝内的一个偏远地方,对于这个小地方谁也不会太在意,正所谓山高皇帝远,董家在尚阳镇说是个土皇帝也不为过,一般衙役里的官老爷都会给董家几分面子。
朱红色的大门,上面挂着大红灯笼,两边放着一对迎门大石狮,狮子上面还专门披了一层红色薄锦,很是奢侈。
此时大门敞开,宾客络绎不绝,两边站着两个小厮手里拿着杀威棒,胸前挂着红绸,很是喜庆,门头一张三尺来长的牌匾,上书“董府”,字上镶金,很是气派,迎着太阳来看,很是刺眼。
在说门内站着两排家丁,有男有女,各个胸前挂着红绸,见到客人来了都微微弯腰,口里叫着“老爷好,夫人好,小姐好,公子好”不一而足。
正当间的是个很是宽敞的大厅,在正迎门的墙上,挂着一个大红薄锦,上面用金粉写着一个大大的“寿”字,原来今天是董家老爷六十大寿。
董老爷端端正正的坐在正当门的太师椅上,旁边站着一位豆蔻年华的姑娘,不时的莺声雀语的和董家老爷说着悄悄话,老人不时的哈哈大笑,而女孩正是董家千金,董小小。
纷至而来的宾客进门,无不客气的上前恭贺一句长寿词,董老爷也只是听着,不说话。只有个别身份重要的董老爷才会拱拱手算是答谢,而宾客们也不会觉得董老爷态度有问题,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在大门口迎客的是董家大少爷,也就是董家的长子,董子赫,二十来岁,白面无须,身着大红锦袍,腰间挂着一面董字玉牌,显得高贵优雅,含笑的招待的走进门的宾客。
这董家大少,是董老爷老来得子,因此备受董家长辈喜爱,一般在这个年代,基本上男子十四五岁就应该成家立业了,三十多岁生孩子也算是老来得子,按理说这个年龄生一个就不错了,还生了两个,这让董老爷对两个孩子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娇宠到极致。
“刘知县,刘老爷到!”一旁的管家高声的唱和道
只见一座四人抬的官轿停在了董家府门正中,轿子前倾,跟轿子的管家上前扶着门帘,走出一人,身穿正七品官服,约莫四十多岁。
董子赫手提衣摆,走进前来,嘴角含笑,拱手说道:“刘兄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刘知县眼里闪过一丝不满,并没有表现出来,虽然心里是不高兴,但是脸上还是表现出来高兴的样子,摆了摆手大笑道:“哪里,哪里啊,今天董老爷大寿,礼应前来拜寿。”说完对旁边的管家使了个眼色。
管家躬身,从轿子里拿出一个木制红漆盒子,走到一旁接礼桌子旁,打开,对着小厮说道:“我家刘知县,刘老爷,恭贺董老爷六十大寿,送上玉石老寿星一座。”
一旁的管家看了看箱子里的东西,对旁边唱礼的小斯点了点头。
“刘知县,刘老爷恭贺董老爷六十大寿,送玉石老寿星一座。”小斯高声唱道
“刘兄,里面请,里面请!我家父亲在里面等你呢。”董子赫笑着做了邀请的手势。
刘知县也没有说话,笑着报了报拳,跨步进入了大门内,只是刚转面,脸上不由的多了一丝怒气,一个世家公子,竟然敢直呼他为兄,他好歹也是四十几岁的人。但是形式比人弱,远远的看到董老爷坐在太师椅上含笑的看着他,不禁的换了一副笑脸,加快了步伐。
“董老爷,恭喜恭喜啊!”刘知县双手抱礼,朗声恭贺道。
董老爷在女儿的搀扶下站起身来,还礼道“哈哈,云青兄能来,老夫甚是开心,里面请。”说完做了一个请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