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顾蔓青,枉朕那么信任你,竟敢戏弄于朕,来呀,将它推出午门斩首。”
这时,苏畅忙拉着妹妹数苏雪跪了下来道“陛下息怒,顾大人说的没错,我们兄妹二人今天就是来献宝的。”
言罢,从怀里拿出一本黄缎子包着的册子递给给皇上。
皇上展开一看,里面罗列了满满的奇珍异宝及黄金白银,价值连城,不由得大喜,快步回到龙椅上,仔细翻看起来。
不想看着看着,却突然脸色大变道“这分明是前朝遗失的宝藏,怎么会在你二人的手上?”
回禀陛下,“家父苏建亭曾奉前朝静皇帝遗命守护这批宝藏,如今家父已死,草民知道内情后,愿将宝藏献出。”
皇帝闻听,顿时勃然大怒道“奉皇命,奉谁的皇命?朕才是当今皇上。
你父可知朝代更替,仍然藏匿前朝宝藏是何居心?论罪当诛九族,来呀,与我推出午门,立斩不赦。”
苏畅闻言,立即与妹妹同时拿出丹书铁券,朗声说道
“我兄妹来前,只因顾大人说皇帝曾亲许我等如果交出宝藏,便可免我二人一死,故而前来献宝,如今陛下可还作数?”
皇帝一看,方才醒悟过来,昨日顾蔓青所乞的两块丹书铁券是给这两兄妹准备的。顿时气的哭笑不得。
左仆射夏大人见状,出班奏道“陛下,管他前朝还是今朝,这批宝藏不是在陛下的手上吗?
如今财政吃紧,有的地方连军饷都快发不出来了,此宝藏正好可解燃眉之急,陛下理应高兴才是,怎么不赏反杀呢?”
龟大人也忙道“陛下洪福齐天,才让这批财宝重见天日。这是上天对陛下的眷顾,万不可辜负啊。”
其他大臣也跟着道“陛下,若真杀了献宝的人,那以后谁还敢来献宝啊。”
皇帝闻听大臣七嘴八舌的议论,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细一寻思也对,这么一大批宝藏从天而降,确是应该值得庆祝才是。
况且苏老先生已死,再杀了他的后人,定会让天下人耻笑,以为朕为了夺取宝藏,不惜杀人害命。
想到此处,随即便面带笑容道“众位爱卿言之有理,苏畅献宝有功,特封为逍遥侯,位同五品大员,享受朝廷俸禄;
苏雪封为永乐郡主,择一佳婿完婚,并由国库出资重修府邸。”
众臣闻听,纷纷跪倒,齐声欢呼道“陛下圣明。”
顾蔓青也高喊“陛下圣明,谢主隆恩。”
皇帝一见他,真是又气、又爱、又感激,朗声言道“顾蔓青,朕命你明日启程还乡,不得有误。”
“臣遵旨,不过临行前臣还有本启奏。”
皇帝此时龙颜大悦,神清气爽“讲”
“臣启陛下,在此次案件中,有无辜枉死的魏远,有身受重伤的马护卫,还有见义勇为的季老伯。
以及其他对本案有过帮助的人,臣想有所抚恤和表示,无奈这…。”
皇帝闻听,顿时明白了他所要表达的含义,于是便大方的言道“朕赏赐你金百两,银千两,杂彩两千段、米千石。
另赐你七品以下文武职官员自行封赏权。”
顾蔓青再次领旨谢恩完毕,站到了一旁。朝堂上顿时传来一片啧啧的赞美声。
退了朝之后,苏伯对顾蔓青感激涕零,一番千恩万谢之后,便领着苏氏兄妹回了静雅居。
顾蔓青这边则满载而归,返回了驿馆。
此时的马胖早已迎了出来,看他面带喜悦,后边还跟着一溜抬着赏赐的太监,正面带疑惑间
只见顾蔓青背剪双手来到他面前,看看他,朗声说道“马剑越听封。”
马胖子一愣,顾蔓青从来都是叫他胖子,从来没叫过他大名,以为自己听错了,竟愣愣的站在远处没动。
顾蔓青又说了一遍“马剑越听封。”
马胖这才反应过来,赶忙跪倒行礼。
只见顾蔓青朗声言道“马剑越,皇帝赐本官七品以下文武职官员自行封赏权,5八一60
今念你追随本官鞍前马后,忠义有加,特封你为从八品飞骑将军,自即日起统领钦差卫队。”
【作者题外话】:知识备注:丹书铁券
在民间又称"免死金牌"。乃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一块用朱砂写成的铁制凭证。
追溯铁券制度的形式,最早滥觞于战国时的铜节。
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就曾为了笼络功臣,颁给其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当时的铁券还无免罪和免死等许诺,仅作为一种封侯的凭证。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发给宗室、亲近大臣的铁券是作为护身防家之用。
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给铁券,也给宠宦、宦官颁发铁券。
到宋元明清时期,铁券的颁赐逐渐趋于完备。
明代起就规定有整套制度,朝廷根据功臣、重臣爵位的高低分为七个等次,各依品级颁发给铁券,不得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