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内心无声的咆哮着。
可是这咆哮声,诸葛亮应该是听不到的。
所以司马懿也没有真的打算就这样对着诸葛亮吼出声来。
“孔明,这不是咱们应该去管的事情,你想以什么身份去管?怎么管?”
司马懿貌似冷静的看着诸葛亮。
“以一个魏国子民的身份就不能管吗?”
诸葛亮颇有些不解的看着司马懿:“从县衙门口一直设置到皇宫正门口的登闻鼓到底是为什么而存在的?陛下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你真的不明白吗?仲达?难道我错了?”
司马懿说不出话来。
登闻鼓,这是郭鹏称帝以后严令各地县级以上包括县级府衙门口必须要设置的一面大鼓。
他规定,平民百姓如有冤屈不能就地当场解决的,遭遇到不公平对待的,就可以选择到更高级的政府门口敲响登闻鼓。
登闻鼓一旦敲响,各地主要行政官员必须回应,当地法曹必须介入,立刻把敲鼓人保护起来,且必须要把这件事情上报中央刑部报备,让中央刑部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处置结果。
如有瞒报,一旦查出,严惩不贷。
于是数年间,从中央到地方,从京畿地区到偏远地区,各地县级以上官府门口都设置了一面统一样式的登闻鼓。
洛阳城也有,登闻鼓就设置在了宫城正门口,派遣宫廷禁军轮番保护。
一旦有人前来敲响登闻鼓,禁军需要当场把人保护起来,然后立刻上报皇帝本人知道。
到底是什么样的冤屈在地方上解决不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以至于需要到天子脚下敲响这面登闻鼓。
皇帝就要介入了,用自己至高无上的威望去介入这件事情,看看到底是哪些妖魔鬼怪在作祟。
不过虽然郭鹏设置了登闻鼓,但是在很多官员看来,登闻鼓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只是一个念想,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用脑子想想也知道,真要是大家这些当官的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苦主真的有机会敲响登闻鼓吗?
地方上官官相护难道是少见的事情?
前朝也好,今朝也罢,这样的事情难道真的会消失?
真的有什么政治人物愿意为了一介草民冒着得罪同僚且政治生涯归零的风险去主持正义?
不少人都在心里默默嘲讽这一措施的象征性意义。
给人一个毫无可能的期待,到底是为了什么?
皇帝的恶趣味吗?
皇帝这样做只是为了向大家展现一个姿态吧?
让大家知道他很在意民生,他想声张正义,可实际上呢?
真要说起来,从中央到地方,敲响登闻鼓并且成功伸冤的,怕也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是一个让人难以相信真的可以成功的美好念想。
只是一个念想而已。
正应了那句话。
【谁敢有冤啊?】
皇帝的恶趣味未免也太残酷了一点。
司马懿觉得像自己和诸葛亮这种生活在上层社会的人更应该清楚这一存在的现实意义。
只是一个政治游戏符号罢了,登闻鼓设立至今无人敲响过难道不就是现实对这个游戏符号的回应吗?
登闻鼓过去不会被敲响,现在不会被敲响,以后也不会被敲响。
大魏帝国国泰民安,国强民富,官员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称颂皇帝仁政,没有任何不法之事,实乃人间仙境!
这就是现实。
可是现在诸葛亮却告诉司马懿,说他相信登闻鼓的存在是有实际意义的,真的有人可以通过登闻鼓伸冤成功。
只要敲响那面登闻鼓,就能伸张正义。
恶人会被惩处,正义的人会成功主持正义,受到伤害的人会得到补偿和帮助,之后,会一直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如此这般的童话。
司马懿不免为此感到诧异。
孔明,你是被猪油蒙了心吗?
如果可以,司马懿是真的想这样询问诸葛亮。
得知此事之后,内阁里有人戏称【堂下何人状告本官】这种事情,你真的以为不存在?
司马懿很想大肆嘲笑诸葛亮。
如果这是在酒桌上发生的事情,借着酒劲,司马懿一定会这么做。
狠狠地嘲笑诸葛亮的天真。
但是现在不是,诸葛亮清醒着,他也清醒着。
“登闻鼓……孔明,天下间的不平事,登闻鼓真的可以解决吗?一面登闻鼓能有那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