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那边既然送书过来,自然说明了事情原委。
韩端特地把徐昭明、寇承平请过来,是想让徐昭明两人发挥一下他们的专长,配合着把《桃花扇》做出来。
既然《桃花扇》讲的是金陵故事,大可以在它的基础上打造一条文化产业链,全方位向临京以及其他地方输出,把更多人吸引到金陵来。
至于把人来了有什么用,那自然是不用说的,有人就有经济,有人就有文教,北地收复不收复另说,至少这金陵不能再丢了。
要是能让大部分人意识到丢了金陵就是在割肉,而且还是割在每一个人身上,才不至于让上头随随便便割地求和,把金陵城这种战略要地也扔了出去!
韩端邀徐昭明落座,与他说起自己的看法:“以《桃花扇》的篇幅,光凭千金楼应该无法演出全本吧?”
徐昭明听了点头,说道:“这个盛姑娘和我提到过,她说花朝节后可能会邀其他楼的姑娘一起排戏。”既然韩端起了头,徐昭明立刻打蛇随棍上,替盛景意提出要求,“要是教坊那边愿意分拨乐师和伎人给她们的话自然更好,那就不用她们自己去找人了!”
这是韩端第二次听徐昭明提起“盛姑娘”。
听到徐昭明说盛景意还真打算排全本戏,韩端觉得这小姑娘很不一般,一般人想到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肯定都会知难而退,这小姑娘却决定迎难而上。
韩端说道:“戏是由她排的吗?那我倒是少邀了一个人。”
寇承平插嘴:“韩世兄若是想见那小姑娘,不如叫人去把她请来。”他睨了眼旁边的徐昭明,和韩端诉起苦来,“我上回被这家伙诓去千金楼,明明是我和那位盛姑娘签的契书,他还把人藏着不让我见,捂得可严实了!我们太平书坊现在天天给那位盛姑娘送钱,我却连她长什么样都不晓得。”
韩端说道:“没有提前相邀,临时把人请来怕是太唐突,下回我再单独请盛姑娘过府一叙便是。”
他有官职在身,可以在宴请客人时邀请伎人登门助兴,自己去花楼却是要遭弹劾的,所以他要见盛景意的话只能找个由头下帖子把人邀来。
寇承平可以和徐昭明瞎闹,却不敢闹韩端,只能应和:“韩世兄说得有理。”
不知道为什么,韩端这人明明带人很和气,偏就是给他一种他们不是一辈人的感觉。
他们这些纨绔子弟,在长辈面前还是不敢造次的,毕竟有长辈庇佑他们才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外头胡作非为!
既然寇承平开了口,韩端便又与他询问起《桃花扇》的刊印事宜。
得知太平书坊那边已经着手准备雕版,万事俱备,就差个府衙的批复,韩端说道:“那你过两天就可以下印了,国子监那边明天会给你批文。”
寇承平喜道:“多谢韩世兄。”
虽然要分五成利润给那位盛姑娘,但以这《桃花扇》的质量,寇承平觉得接下来金陵城的纸要涨价了!
寇家自己就有造纸作坊,纸价涨了印书成本也不会涨,说不准到时候他们的造纸作坊还能趁着这股东风赚上一笔卖纸钱,这部分可不用给别人分!
韩端见寇承平两人皆是喜形于色的直率人,心中对他们多了几分好感。他笑着说道:“不必谢我,我也很喜欢这本《桃花扇》。若非那位东塘先生把书托付给千金楼的人后便不知所踪,我定要和他见上一面。”
韩端又和徐昭明商量着让他跟进排戏的事,他不方便往秦淮河畔跑,往后怕是得劳烦徐昭明递消息。
韩端还让徐昭明放心,定国公那边他会去说通的。
徐昭明两眼一亮,一口应承下来,表示自己一定会多往千金楼跑,递个消息根本不是事儿!
寇承平和徐昭明离开时都很欢喜,因为他们这两个整天被骂的小纨绔,居然和韩端喜欢一样的东西!
四舍五入,那就是他们得到了韩端的认可,往后他们可以以韩端的同好自居!
徐昭明脑子一热,家也不急着回了,径直往千金楼奔去。
寇承平见机不可失,当下也死皮赖脸跟上,一定要看看那位盛姑娘到底长什么样。
人这种生物,本来就是你越不让他见他就越想见,男人尤其如此!
徐昭明心情好得不得了,也没有赶寇承平走,于是两个穿得同样骚包的人摇着折扇再度踏入秦淮河畔。
好在最近拿着折扇出来骚的公子哥儿不算少,大伙勉强也接受了“初春用扇子很正常”的奇葩现象,忍着没往这两个小纨绔身上投以怪异的目光。
徐昭明到了千金楼,叫人上楼去寻盛景意下来说话。
他还特别跟负责上楼通报的小丫鬟强调说有寇承平在,说是盛景意不愿意的话他可以把人赶走再请她下楼。
在徐昭明心里,盛景意已经是他的朋友了,他对朋友一向都是想见就登门,没那么多虚来虚去的讲究。
寇承平的话,不仅是朋友,还是损友,损友之间呼来喝去完全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