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给孩子们鼓捣一个图书馆,若是可以,自己还真想挑头做这件事。
不是为了装逼,也不是为了秀。
两世为人的陈飞,很懂得,做生意,本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促成的产物。
当你有钱的时候,一定要想着去做些什么。
钱,即是福缘,也是祸源!
自给自足之后,多余的钱。
自己一边用,一边散,叫作积福。
自己把钱全都揣在自己兜里,一分钱不舍得往外拿,这其实是攒祸!
现在公司发展非常平稳,虽然拿下了大厂,但因为员工持股计划顺利实施,自己并没有花多少钱。
积蓄足够多。
若是连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这点钱都不愿意散出来一点,做点小事情。
那么自己的格局真是差到了极点。
可能这点钱在老丈人眼里是大钱,在自己眼里,还真不算啥。
当然了,这些事,并没有跟老丈人提。
陈飞专门给苏兴华叫了一辆的士,把老人家送了回去。
苏兴华一路回到了旅店。
对自己这个会来事的姑爷,苏兴华打心眼里喜欢。
什么事都想的周周到到,自己的闺女,算是嫁对人了。
“老领导,回来了啊,谈的怎么样?”
一个小四十岁的中年男子,马上迎上来。
“小张啊,这事哪能急,对方说了,会想办法。”
苏兴华道。
“老领导,能不急嘛,我在大会上,还专门讲了这个事,给咱学校的孩子们,高低弄个图书馆。”
小张虽然叫小张,可并不小,是苏兴华的接替者。
但当年,可是苏兴华手底下的兵,一手带出来的。
受苏兴华从小阅读理念影响,张子明也想着在任上,给孩子们做些事。
狠抓教育自然是第一位的。
但是,不足以托底,而要是让孩子从小就开始阅读,增加阅历,陶冶了情操,这可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事情。
为人师者,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让自己的学生,能够因为自己制定的一个决策,而受益终生更有意义的了。
这个图书馆,就是这步大旗的第一步。
而且张子明已经跟老领导沟通好了,一旦图书馆建成,他这边立马搞专门的阅读课。
要求孩子,每个月必须在专门的时间内,阅读完至少一本有营养的书籍。
一个月读完一本,那么一年十二个月,至少就是九本,寒暑假,可以不做硬性要求。
当老师的都知道,自控力,可是一个奢侈品,只适应于特殊经历跟特殊心性的孩子,一个学校,也就这么几个能够真正做到严格自控的学生。
大多数人,甚至包括他们这些老师,百分之九十九,都很难管住自己。
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阅读,还是做什么其余的工作,都要有氛围跟圈子的加持。
在这个框架之下,进行半强制化的管理,才能让孩子固定接受新知识。
一年至少读九本,那么自己的这些孩子,六年级下来,至少阅读了五十多本课外书。
乖乖,五十多本书,养成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说,也足以小小的改变孩子们的气质,起码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太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