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不总结原因,重新设计产品,加大经销商的利润空间。
反而是自己亲自跑去开辟新的渠道。
估计想的是,自己也曾辉煌过,不蒸馒头争口气。
结果,把自己蒸大发了。
听了陈飞的叙述,梁雨淇很是认同。
这样一来,可能生意不赚钱了,但不至于死的那么快。
现在再想想,自己的超市。
当时真就是不顾及市场的反映,单纯靠自己想象做事情了。
全都是品牌固然好。
可老百姓真正的需求,始终是性价比。
如果自己当初放弃这种品牌,而是跟陈飞那样,到乡下去收菜。
凭借自己廉价的蔬菜,相信也不会这么容易就崩盘倒闭。
因为,当时的陈飞代表了风向。
他的这种果蔬,很受老百姓的认可,有销路,这就说明现在的环境,老百姓认可的是性价比高的蔬菜。
而不是所谓的品牌经销商供给的蔬菜。
有风向,就会有市场,迎合市场,才会有未来。
现在,梁雨淇算是明白了。
为什么陈飞说自己不合时宜。
实则是当时的自己,在跟市场背道而驰。
高手都是顺势而为的。
看来,做生意,真的不能单凭自己的认知跟想象,而是必须得实打实的深入进去实际操作,知行合一,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聊了一路,很快,大亮食品厂到了。
“就是这了。”
在门口刚停下,一个懒散的保安就走了过来。
“你们几个是小关镇,来找赵总谈仓库的吧?”
保安大叔道。
“对。”刘晴晴道。
“好,赵总有交代,我领你们进去!”
保安大叔倒是很热情。
下了车,大家步行进入了厂子。
而迎面,也有几个青年在大楼门口底下抽烟。
陈飞等人一来,就盯着陈飞看起来。
“这几个人是工人么?”
刘晴晴问。
“什么工人,哪还有工人,都遣散了,这帮人,都是侯二牛的人,跟你们差不多,也是来谈收购的,不用管他们。”
保安大叔道。
“真是冤家路窄啊,没想到,咱们在这碰上了?”
陈飞等人刚走过来,一个长毛青年,扔了烟头,冷笑的站起来。
“是啊,真挺巧的。”
陈飞一看,这伙人,不是当初在黄家村,跟黄卫平要高利贷的那帮么。
而这个长毛,就是那天那个领头的,自己说官府的人来了,被自己吓跑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