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于伯否来说,其实都没有损失,这也才是伯否的高明之处。
“禅先生过奖了,以我之能,怕还难登大位。
二弟与三弟都十分贤能,也得王上看中,他们才有可能成为太子,在下实不敢再奢想。
我知禅先生曾面见王后,王后对禅先生之能十分推崇,所以今日来此,也望禅先生能指教一二。
在下只想在过些安稳日子,不想再涉足太子之争,却又怕无人能解我心,反而多添疑惑。”
公子波顺着刚才王禅的话说得也十分诚恳,与一月之前傲慢的态度,实在是判若两人。
而且话里似乎体现得十分消极,也有自知。
可王禅却并不这么想,公子波此举并非出于真心,而是在故意试探王禅,想通过自己退出争夺,从王禅嘴中套出王后中意之人,甚至于王禅所认定的太子之人。
“大公子过谦了,天将降大任,你想逃也逃不了。
我们伯否大人精于世故,而且游刃于列国之交,对这些该深有体会。
小子对吴国太子之位并无兴趣,一是小子既不想在吴国谋事,更不想铺佐明君,只想做一个散闲之人。
那日王后问起,小子已回报王后,说明小子心意。
想来王上与王后也是为吴国将来谋算,这一点太宰大人更知王上心意。
大公子让小子指点一二,实让小子为难。
不过既然大公子开口,小子也只能勉为其难说两句。
吴国太子之争,非在于人,而在于势,人若棋子,身不由己。
这几十年来,吴国王位之争,就从来也未停过,大公子当然明白小子所说。
前有王僚,后有你的叔叔夫概,以及前庆忌太子。
吴国之位关系列国,吴国强大对列国皆有威胁,这一点想来大公子也不会否让。
身在其中,大公子明哲保身该是上策,若急于一时,反而只会为他人做了嫁衣。
美梦好做,梦魇如同深渊,一步行错,粉身碎骨。”
王禅首先安慰公子波,其实只是想让公子波知道,如何争也是争不来的。
接着道明自己来吴国之意,并不会参与吴国太子之争,也让公子波死了拉拢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