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麻烦的是这一次要用出阴门行当殓尸人的拿手绝技,理骨。
所谓理骨,便是将尸体上错位的骨头一根根复原。
这倒霉催的酒鬼太医从断桥之上跌落下来,不消多想,全身的骨头估计没几个还在老地方的。
这是个大工程。
宋默不慌不忙,先用粗线缝合了大块的皮肉,然后又用细线缝合了小块的皮肤,透明线缝合了五官。
这些缝尸工作完成已到了子时,宋默用衣袖拂去了额头的汗水,这才一点点的帮尸体理骨。
果然和宋默猜测的一样,这位太医大人的骨头基本已经错位。
当宋默理好了尸体背上的脊椎骨,往上理到尸体脖子的时候突然变了脸色。
“这,这似乎不是跌伤……”宋默皱眉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
从手上传来的骨头碎裂程度,不像是跌伤的折叠碎裂,而更像是扭动的粉碎。
很明显,这是有人硬生生扭断了太医的脖子。
宋默并不着急,因为他等会儿就会知道事情的真相。
三更天后,尸体安详的躺在桌台上。
恍惚之间,招魂幡现,引魂录出。
尸体的走马灯跑了起来。
尸体正是太医张山石,出身于杏林世家。
三岁随父亲出堂问诊,七岁便熟读医术,十三岁便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少年郎中。
二十岁替补父缺,成了宫中的一名太医。
然而从此以后,张山石的路子便开始走偏。
太医院中不乏传世名篇,巨医大匠所遗,稍微学些皮毛便足以悬壶济世,开斋治人。
然而这张山石确实古怪,他偏偏对正经的中医之道不感兴趣,而是研习起巫医的方子来。
中医治本,巫医修魂。
张山石在太医院研习了三年的巫医之学,然而他并不是学习治病的药理,而是专研起黄赤之道。
也就是房中秘术。
时日渐长,张山石对黄赤之道颇有心得,竟能炼出不少的助兴壮阳的丹药。
大周圣人后宫佳丽三千,偶尔有些力不从心,便指着这些丹药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