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开始进行,就不会停止呢?
因为普通百姓不会同意,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上升渠道,怎么会允许关闭?
卫纪知道不能小看普通百姓,别看他们平常很温顺,真被逼到一定程度,却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在乱世时,几个农人都可以拉起来一支军队,和各路世家贵族一较高下,等以后他们有了学习的机会,敢说他们不会更厉害?
要是有人敢关闭他们上升的通道,他们会肯定会发怒,而那种怒气,或许连帝王都没办法控制住。
也就是说,要是办法变成现实,哪怕短时间内不能消灭所有世家贵族,也能让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权势被一点点削弱,寝食难安。
看到希望,卫纪很高兴,但他没有就此满足,而是不躲不闪地继续问:“那帝王呢?怎么能把帝王消灭?”
面对执着的卫纪,姜团斜了一眼在边上看戏的兰征,用眼神表示:你也不管管?
兰征挑了挑眉,意思很明显:管不了,也不想管。
眼见躲不过去,姜团认命的说道:“国师,你知道‘天街踏尽公卿骨’前面还有一句是什么吗?”
“是什么?”
“是‘内库烧为锦绣灰’。”
……
把卫纪和兰征送走,姜团松了口气,他真怕那俩人再问什么,到时候他要怎么说?说以后提倡人人平等,给对方宣传一下先进的社会制度?
那就真有些搞笑了!
还是那句话,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到那种程度时,有再优秀的思想都没用,根本没法实现。
放松一些,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蜂柠檬茶,姜团看了看静静站在一边的宁铃,有些头疼,他要怎样跟姜启说这些事呢?
难道要说,陛下不好意思啊,我跟匈奴的匈奴和单于讨论了一下,怎样消灭世家贵族和帝王的事情,你千万不要介意啊!
据他所知,有些帝王们因为文人无意之间写了几句无伤大雅的诗,就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觉得在内涵自己,从而变的歇斯底里大搞“文字狱”。
他现在说了这么多不该说的话,姜启会不会教训他?
可这也不全是他的错啊,对方明知道自己管不住嘴又容易心软,为什么同意那俩人来找他,还说他可以酌情解释。
这一“酌情”,不就坏事了吗?
只是现在话已出口,收都收不回来,他也很无奈啊!
……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丞相,你怎么看?”
听到这句话,自认为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卫绰都差点儿没站稳。十分诧异,到底是谁如此胆大包天,敢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等他知道这话是从姜团嘴里说出来的时候,瞬间又觉得不算什么了。
从姜团出现的第一天,他们就能感觉出来,对方不管是对他们这些官员还是陛下,都没有一般百姓该有的敬畏之心。
害怕肯定是有的,然而仅限于怕受到伤害,明白他们没有威胁之后,基本上就处于无所顾忌的状态。
别看对方见他们时该行礼行礼,该打招呼打招呼,可他们都能看出来,行礼除了礼貌之外,只是觉得大家都这样,太特立独行了不好。
他们这群大夏臣子私下讨论过,到底什么样的地方能养出来这样一个人,后来姜团也无意透露出一些。
他们知道对方生活的地方国家规范、律法都跟大夏有很大不同,而那些东西就像对方说的那样,知道太多对大夏不是好事,他们便不再多问。
现在听了对方说的这句话,他算是知道事情到底不好到什么程度了。
一旦对方肆无忌惮地说那些东西,那不是在帮他们渡过难关,而是在掘他们的根基啊!
一般君臣听到姜团这样说,一定会想办法从对方嘴里套出对大夏有用的东西,然后把人杀了,以防意外,不过大夏朝的君臣决不是一般人。
姜启自己是开国帝王,本身就有一般人没有的魄力,又和姜团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他早就思考过一些问题。
而且如果他真的重视出身,朝堂上将会有一大半的臣子会没了,所以那些话没让他变得惶恐不安,甚至还给了他一些启发。
而卫绰呢,前朝皇室遗孤,种过田,当过小吏,身份对他来说已经没那么重要。要是他真抱着自己皇家身份不撒手,早就尸骨无存了。
现在听到姜团的话,除了最开的震惊之外,倒也觉得还好,还和姜启一样受到了启发。
“陛下,这或许是个机会。”
“对,这是个机会。”
……
别看姜启是大夏的皇王,所有人都对他俯首称臣,好像没有什么烦恼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外有匈奴对大夏虎视眈眈,在内有一些人对他阳奉阴违。
大夏建立之后,为了尽快让国家稳定下来,姜启做了很多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延用了很多其他势力的臣子,以及当地的世家大族来进行管理。
这样做确实是让国家尽快稳定下来了,百姓们过上稍微安定的生活,但后患也不少。
首先,一些树大根深的世家见到姜启时,有些脑子的会跟他客气两句,有些自以为是的,说话时的语气都欠缺尊重。
如果那些人好好经营一方,姜启暂时就忍了,不过据他所知,那些人对他的政令置若罔闻,该如何依旧如何。
对百姓征收重税,对他各种哭穷,反正一句话,要税没有,难道你还能带兵来打我?
确实,现在大夏内忧外患,姜启只能压制,暂时没法派兵打过去,这让那些人更加嚣张。
其次,其他势力的臣子们到了他手下,看着好像任劳任怨,其实私下都有自己的小动作。
这两者一搅和,姜启在管理大夏的时候,总觉得有两只无形的大手在拖着他,让他没办法实施自己的治国理念。
他一直在想办法,看看怎样能在不影响王朝稳定的前提下,解决这两个难题,然后匈奴使团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