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这次就被质疑了。
当一个知名偶像的名字踩在了一众实力派大牌歌手头上,确实得质疑一下这种榜单的准确性了。
然而人家搞榜单的也不是吃素的,丢出了一堆数据来。
什么音乐软件收藏、点击;短视频使用率;搜索引擎
然后,他们给出了一个类比。
上一个做到这种程度的家伙,叫白又楼,他当时的那首歌,叫《孤勇者》。
一首歌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算是真正的全国爆红呢?
歌曲一响,但凡是个人都能跟着哼两句。
这种程度,就是真正的爆红。
白又楼“吃亏”就“吃亏”在他还是个导演了,在电影行业搞出来的动静和存在感太强,一度把他在音乐上的成绩给掩盖了。
连小学生都会跟着唱的歌,红火程度其实已经显而易见。
《隐形的翅膀》这首歌,同样也能做到这种程度。
流行音乐,最重要的就是“流行”这两个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歌渐渐从线上粉丝的狂欢,真正走进了大街小巷。
逛个商场、吃个烧烤都能听到商家放这歌,出去晃悠一天能听到不下五次 这就是很多对于《隐形的翅膀》这首歌的印象。
说难听点,码的耳朵都要听出茧子来,听烦了。
俗话说,“毁掉”一首歌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设定成自己闹钟的声音。
好不了多久,伱听到这歌都觉得生理性的不适,甭管什么金曲都没用。
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它实在是太流行了!
很多偏爱小众,不喜欢流行的人群,享受的就是小众音乐那种“没什么人听”的独特感。
说难听点就是装哔嘛 所以有些“冷门”歌曲哪天突然火了,就会有一些原本的簇拥搁那“哀嚎”:我的宝藏歌曲还是被发现了。
看到这话的歌手们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但凡是个歌手,他录一首歌出来后都是希望能有更多人听到,更多人喜欢。
而不是永远“冷门”。
好在,姜元初的粉丝一点都不“冷门”,她们乐坏了!
“哇!小元这首歌出圈了!我们学校里广播都每天放这首歌,太幸福了!”
“狠狠出圈,小元加油呀!我现在好期待整张专辑是什么样的,小元不会彻底转型吧?我好吃她的舞台表演的,以后还要继续跳舞呀!”
“有的有的,工作室微博已经说了,这张专辑做了一定突破的同时,也保留了原本的个人特色不知道白老师写舞曲的本领怎么样哦”
“白又楼?我直接吹爆他好嘛!大家别忘了,他自己就是偶像出身,怎么可能不会写舞曲,他跳舞也很厉害的”
“楼上的戳到我痛处了,我之前是白又楼的墙头来着,很吃他的颜,也很爱看他跳舞,现在只能翻一翻古早的视频才能看到了。”
“人家现在是白老师,是白导,还能在音乐上有所产出其实就很让人惊讶了,我还以为他会一心拍电影呢”
“三刷《爱在黎明破晓前》,谢谢白又楼!”
“不要去看《爱在黎明破晓前》了,等《白日梦想家》上映再去‘报答’白又楼吧,不想给安鹿宁主演的电影送票房,《白日梦想家》的女主是柳曼栗,她是小元的老板兼好姐妹,给她送票房我愿意!”
《隐形的翅膀》这一首歌的威力,再度让大家见识到了白又楼这厮的离谱程度。
最有体会的是姜元初自己这边的团队。
啊?这么简单的吗?!
就随便那么一发,还没来得及安排大量宣发呢,歌自己就先红了 原本还准备观察个几天,看一下网上的反馈以及热度情况来着。
结果观察着观察着,好像不需要她们再做什么了。
作为艺人团队,她们的心情还是比较纠结的。
一方面大家确实都挺高兴的,因为姜元初发展的好,团队的工资奖金也是水涨船高。
但另一方面,她们铆足了劲,准备好好发力一番,结果拳头还没打出去呢,“对手”就已经倒下了。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好在,复杂的心情都是比较出来的,总体来说,姜元初的团队内心虽然很复杂,有点难以言喻,但总归还是开心的。
就当是被白又楼带飞一次,谢谢白老师 但其他人心里头的复杂可就难受了。
同期发歌的歌手们心里苦啊!
原本大家对于姜元初这类人气超高的偶像选手,是不会有太多防备和在意的。
都知道这帮子流量偶像的情况,也就蹦跶几个几天,粉圈内部嗨一下就完事儿了。
就算把数据做的很好看,大家也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儿。
甚至德不配位还会引发群嘲。
但这次不一样,没人敢说姜元初德不配位。
哪怕是为了吸引眼球也不太敢,谁让她背后站着白又楼呢。
白又楼不是什么大资本,也算不上什么能一言封杀谁谁谁的圈内大佬,至少现在还不是。
但要是惹到他了,下场不一定比惹到大佬要好多少。
指不定会更惨。
多位前辈已经给出示范了,暂时真没有头铁的想要做下一个“挑战者”。
不如压力给到金曲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