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院试案首和经魁(2 / 2)

山的那边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最新章节!

弘治年间后,院试录科的成绩分为三等,一、二等能参加乡试,第三等生员不能参加,只有个秀才的名头。

这种规定,主要是乡试有考试人数限制。

杨仲泽和舅舅老夏来有间客舍,跟晏珣交流考试情况。

“我本来还想跟你争一争《礼记》经魁,现在却觉得能进二等就好了。”杨仲泽苦笑。

穷就是难啊!

他要是舍得十两银子,说不定就不用晒太阳了。

晏鹤年在一旁安慰:“我也是晒得晕乎乎,受不了才第一个交卷的。我就对自己很有信心,你这么年轻,不要怀疑自己。”

杨仲泽神不守舍地点头。

他承载了母亲的全部希望,心理压力很大。

就说正试那天,他一早醒来,发现舅舅守在他的床边。

原来他们住的屋子有臭虫,舅舅举着蜡烛帮他驱赶,一夜没睡。

他若是不中,怎么对得起家人?

老夏是个爽朗的船夫,跟晏鹤年掰了小半天的亲戚关系,还是扯不清楚……最后说,“反正我喊你晏叔就好!”

他拍了拍外甥的肩膀:“没事!行就行,不行明年舅舅再陪你来!”

又对晏珣说:“晏老弟,你带阿泽出去玩一玩,年轻人整日读书可不行!我年轻的时候,摇着桨高声唱曲,岸上就有小妹妹应和。”

晏珣:“……”

我也不知道该不该信,就觉得你们这些老哥哥都很有故事。

他们在这里紧张期待结果,学宫里,朱衡也跟幕僚师爷、官学教谕等严肃地看考卷。

院试巡考是一件辛苦的活,有些学政自己不看考卷,都是让幕僚评判,最后亲自定案首和五经魁,就算尽职了。

但朱衡还是很勤勉的,他将考卷分发,和幕僚、下属一起判卷。

每一份卷子,都有几个人评判,觉得优秀的画一个圈,觉得尚可的画一个点,不行的打一个叉。

也就是俗称的“可圈可点”。

有时候,考生买不通主考官,就会从师爷下手。

混得好的师爷,日子过得可滋润……绍兴师爷就很出名,一些家族代代从事幕僚的职业。

通常院试的录取和排名都由学政说了算。朱衡做事谨慎,还参考其他人的意见。

……话说大家熟悉的《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考秀才时就是案首。

当时学政周进第一遍看范进的文章,觉得写的什么鬼,难怪一直不进学。但可怜范进年纪大,决定再看一遍,如果有一点可取之处,就录取他。

结果越看越喜欢,就取了范进为第一名。

现在,朱学政取了晏珣为第一名。

幕僚属官们拍马屁:“晏珣出身普通,大人定其为案首,是公正取士、为朝廷选拔良才!”

朱衡淡淡地说:“只求不负圣上所托。”

他这么说,众人又是一顿颂扬,官大一级压死人,朱衡比他们大不知道多少级呢。

定下案首,就要定五经魁。

案首通常默认是那一科的经魁,所以《礼记》不用选了,只剩下四经。

“《诗经》一科考的人最多,这个江都曾庆斌,少年有才名,又家学渊源,可为《诗》经魁。”

朱学政看看曾庆斌的文章,想一想江都曾氏,点了点头。

“《易经》一科,这个晏鹤年不错。从文章来看,他对《易》研究最深,见微知着、治学严谨。”一个治《易》的教谕说。

朱学政皱了皱眉,晏鹤年的文章确实出乎意料的好,就是年纪大了些。

他向来认为,朝廷取士该倾向于年轻人,取一些年纪大的,容易消极怠工。

何况,此人还是晏珣的父亲。

父子二人都是经魁,会不会让人说他取士不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离婚后,前夫求着我生崽崽我宫斗冠军,矜贵世子俯首称臣嫁给京圈首富后,全家跪着求原谅玄学大佬替嫁后,成首富团宠逍遥四公子诸神愚戏生子系统:谁想要谁生不过分吧跑灰随军,她嫁不育军官一胎三宝天帝魂,杀先天,逆世道君!我的抗战有空间我要赔钱去修仙,我真不想当首富离婚后,我成了前妻高攀不起的神让你养魔道女帝,没让你养病娇!芙蓉帐暖,清冷小叔不经撩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太虚逐星河八零:我靠心声成了大佬们的心尖宠七零娇娇女,高冷硬汉情难自禁觉醒赛亚人天赋,你说是D级?复仇记2024傻子成精了,她会说话了我能看见气运!闪婚植物人赚疯了惊!恶毒假千金竟是团宠万人迷领证后,植物人老婆被我气醒了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