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着这个标题怔住了。
他想起了自己的观音婢。
他与观音婢自幼年相识。
十五岁便与她成婚。
少年夫妻命运多舛,但无论是亲人离世,还是遭人非议,他们都在逆境时互相安慰,彼此激励,始终恩爱如初。
玄武门之变时,等待他的要么是成功,要么是死亡。
观音婢依然抱着赴死的决心与他站在一起。
不久前,他还和观音婢发牢骚,说总有一天要宰了魏征那个天天喷他的乡巴佬。
虽说是忠言逆耳,但谁喜欢天天被逆啊!
观音婢却是换上朝服,郑重其事的向他道喜。
说明君才会有直臣,说明他圣德。
他这才像被点醒了一般,此后看着魏征都顺眼了一些。
得此贤妻,夫复何求?
如果他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刻,他希望能在观音婢怀中安然离去。
朱棣也是一怔。
如果在没看到天幕之前,他在临死前必定是想着自己有没有赎清靖难的罪。
想着下去之后有没有颜面面对父亲和大哥。
现在父亲和大哥通过天幕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苦衷。
他也已经释怀,不再执着于靖难上位的罪孽。
他思考了一会这个问题。
随后将目光落在朱高炽和朱瞻基身上。
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刻,他应该是会想着好大孙到底有没有教好儿子吧。
毕竟大明出现颓势的原因,就是在好大孙早死,孩子没教好,还被宦官带偏的朱祁镇身上。
他叹了口气。
给好大孙找个贤惠媳妇的任务的要抓紧了啊。
等瞻基的孩子出世,他要亲自教导。
还要多挖掘一些能臣,万一他们祖孙三代都没了,这孩子还是得有人教。
崇祯苦笑一声。
他早已知道自己的结局,吊死煤山。
如果他依旧改变不了大明将亡的结局,应该还是会选择殉国吧。
只是好不甘心啊!
不论自己作何努力都挽救不了大明。
而大明之后的大清还给华夏带来了那么多的屈辱。
他长叹一声,目光投向天幕。
盼望着天幕能给一些挽救大明的方法。
天幕开始播放。
伴随着阵阵炮火声,一阵低沉的哀伤的背景音乐响起。
【这是他们的选择】
【他托起炸药包,拉下了导火索。】
【董存瑞,1929-1948,牺牲时,19岁。】
【他与敌人殊死搏斗,直至弹尽粮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