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好像有些扯远了,继续说回泰拉国际的军工生产和后勤。
前文说到在萨米战役以后,白悠重新调整了生产线,现在泰拉国际每天能够产七万发的炮弹。
但是泰拉国际每天就要消耗十万发的炮弹,这其中差着三万发炮弹,这三万发的炮弹一直都是白悠在每天清晨起来时具现出来补充。
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将白悠的能力用在生产炮弹这种低级工作上,简直就是浪费,只有提升炮弹产量,才能解决本质上的问题。
但是提升产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不是白悠不想扩充泰拉国际的炮弹产业链,而是现在泰拉国际最多只能产这么多了,如果再扩大便会影响到泰拉国际其他产业链的发展。
而且在雷姆毕托反革命集团上台后,泰拉国际的矿石供应也出现了问题,该反革命集团就是打着要独立自主的口号上台的,所以上台之后,他们立刻停止了和泰拉国际的矿石贸易。
而泰拉国际在1092年之前原材料购买的大头一直是雷姆必拓,毕竟雷姆毕托在经过独立战争后因为白悠的影响算是半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本身也是采矿大国,从那里购买也算是支援革命了。
所以雷姆毕托的原材料供应一度达到了泰拉国际整个原材料使用的60。
而雷姆必拓停止向泰拉国际输送矿石后,泰拉国际的原材料瞬间陷入了短缺之中。
原材料短缺使得泰拉国际的各大工程都不得不暂缓,将原材料省下来供应军工生产,原材料短缺严重到以至于白悠不得不去贿赂一些乌萨斯新贵族,让他们偷偷卖一些乌萨斯的矿石。
虽然已经提到很多次了,但白悠还是想说,乌萨斯新贵族们卖国卖的太痛快了,而且还卖的十分彻底。白悠刚一提出这个建议,新贵族们就屁颠屁颠的找了上来商量着要卖矿。
白悠买的少了还不行,新贵族便求着白悠多买一些,而且这些矿石量大,还便宜。
如果给的钱足够新贵族们甚至可以将整座矿都卖给了白悠,毕竟维持一座矿的开销也不小,不如直接卖给白悠,然后自己用这笔钱去投资一下房地产或者金融。
但是白悠并没有接受新贵族卖矿场的建议,因为泰拉国际并没有那么多人去管理这些矿场,而且泰拉国际的人到了矿场肯定不能像乌萨斯那样对待矿工,这样目标太显眼了,很容易就会被发现。
但是白悠还是接受了新贵族们扩大矿石买卖的建议,雷姆毕托的事情给了白悠警惕,他决定以后不仅要囤积重要资源,连这些普通的原材料资源也要储存一些,避免被人卡脖子,而且要拓宽原材料的供应通道,不能单从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内供应。
但是拓宽原材料进口计划的计划很快就暂缓了,毕竟乌萨斯这些矿石实在是太便宜了,甚至比从雷姆必托进口的还要便宜20。
要知道雷姆必托的矿场都是经过泰拉国际改造的,用上了先进的机械化设备,而乌萨斯的矿场虽然多但是大多是靠人力挖出来的。
由此可见,乌萨斯到底对这些底层矿工进行了怎样的剥削,才能让人力挖出来的矿石比机械化挖出来的矿石还要便宜。
吃到矿石交易的甜头后,白悠还放出了话,只要新贵族愿意让泰拉国际进驻整个乌萨斯的运输业和造船业,矿石有多少,泰拉国际就收多少。
新贵族很快就同意了这个条件,毕竟他们的基本盘也不在运输业和造船业,这些同样是由旧贵族把持的。
如果泰拉国际进入到这些市场中,泰拉国际便会分一部分股份给新贵族,新贵族得到了利益肯定会同意。
就这样泰拉国际用上了乌萨斯的矿石,泰拉国际造的运输舰也进入到了乌萨斯帝国中,不过这些运输舰就是真正的运输舰了,除了几门自卫炮外,没有其他的武装。
而且这些运输舰打出的旗号也不是泰拉国际的舰艇,而是属于新贵族们的舰艇,虽然操纵运输船的大多是泰拉国际毕业的实习生。
有了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之后,泰拉国际的各大工程又重新启动,军工生产也开始逐渐增长。
自动化程度也越提越高,很快泰拉国际就做到了一天生产九万发炮弹,但是也只能到九万发了,因为现在泰拉国际开始缺人了。
缺人一直是泰拉国际的大问题,准确的来说不是缺人,而是缺有基础知识,且三观正常的人。
泰拉国际的工厂中自动化程度很高,如果你没有个高中学历,又或者到技校培养个3,4年很难玩转这些机器。
但是以泰拉的人均胎教的知识水平,泰拉国际很难从社会上招到人才,只能自我培养。
而培养一个人才所花费的时间是漫长的,就算泰拉国际有钱砸下大笔的投资,但是人一天也只能接受那么多的信息,再多也学不进去。
因为人才严重不足的窘境,泰拉国际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能保证每天九万发炮弹的产量。
但是随着前线战事愈发紧张,白悠不得不放宽了军工工人的招募标准,正好那些被新贵族们解聘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因为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各个贫困交加。
这个时候,泰拉国际就应该向他们伸出手去,给他们提供一份足够温饱的工作。
虽然泰拉国际是导致他们失业的罪魁祸首,但是泰拉国际不也给了他们新生活了吗?
这些工程师和熟练工人在原本的军工厂中,大多是生产冷兵器,只有一少部分生产炮弹和火炮。
于是白悠顺理成章的将泰拉国际原本的冷兵器生产部门的工人调到了其他生产线上,然后让这群乌萨斯的熟练工人经过培训后塞入冷兵器工厂生产泰拉国际的冷兵器。
而那些有生产火炮和炮弹经验的工人和工程师,白悠让他们经过一年的简单培训后,进入到前线修械所工作,将修械所的人才腾出来送入生产线中。
毕竟乌萨斯的火炮研究过于落后,他们的工人和工程师对于泰拉国际的军工生产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反而是修械所能让他们发挥自身的能力。
就这样在吸收了一部分乌萨斯军工人才,补充了泰拉国际低阶技术工人后,那些被腾出来的高学历人才得以进入到军工生产中,成功的将泰拉国际的炮弹产量提升到了十万发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