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旅行的意义
功德箱上摆放着制作精致、色彩鲜艳的彩瓷莲花,徐洋拍了好几张照片发给他妈妈,因为对方的头像就是很经典的那一张“好运莲莲”。
但对方却以为他在讨要功德钱,怒气冲冲地发了三段六十秒的语音过来,徐洋完全不敢点开听。
六十秒是微信的极限,而不是愤怒的母亲的极限。
几人走出来之后,又绕着大殿的围墙走了一圈。
因为外部的长廊设有转经筒,游客们排着队,依次有序地挨个转过去。
没有人看经筒上的经文,大多只是求一个吉利。
意料之外,经筒摸上去是温热的,带着铜器特有的锈味。
苏成意留意了一下,铜器因为常年有人触摸而变得更为光滑,而墙体内部的壁画大多却已经斑驳脱落了。
内里破旧的古墙体暴露出来,倒是添上几分更加古老的神秘气息。
但通过这几句词可以看出,朝圣之路在他们眼里似乎并不是这样,反而是诗情画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
这位朝圣者是个大叔,皮肤黝黑,但眼神明亮。
星光熠熠万里,银河悬于天际。
“”
徐洋又接着问。
苏成意眺望着远处,南迦巴瓦周围云遮雾罩,风起云涌。
楚倾眠缩成一小团睡着,瞧着像只街边的流浪小猫。
两人相拥而立,身形在夜色中融于星空与高原之间。
气温冷冽,让人觉得口干舌燥,忍不住地想咳嗽。
凌晨两点。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之后还有行程。
苏成意正在想着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出神时,空着的左手手指被人轻轻拉了一下。
眼见四周隐约又有风起的势头,苏成意解开外套的纽扣,把她圈到怀里。
苏成意把来的时候带那件麂皮外套穿在身上,又换上一双黑色马丁靴。
这句话像定心丸一样,众人纷纷躺上了床。
周围的小山峰上,五彩的经幡迎风飞舞着,层层叠叠,远远看过去像是彩色祥云。
当天无功而返之后,众人低落的心情在韩冰大呼小叫的新发现之后更低落了。
经筒转动的“哗哗”声中,恍如有千年前的古僧诵着经,从长廊的对面穿行而过。
“我算是懂为什么唐僧当年不坐筋斗云,非要靠自己走路了。”
除了苏成意之外,其余人都和同行的游客一样,一边唉声叹气,一边期待着可能的奇迹会发生。
接下来剩余的时间把计划里的景点走一趟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这张合照里,所有人都没有受到身体状况的影响,反而迸发出一种极致鲜活的生命力。
“?”
五色经幡的学名叫做“风马旗”,本地人称为“隆达”,隆就是风,达是马的意思。
“我捡到了你给我写的信。”
几人其实都是红油辣锅党,牦牛肉吃起来又和普通牛肉不太一样,更有嚼劲的同时更带膻味。
虽然看不到日落,但是晚上大概能拍到星空。”
“为什么不多玩几天啊!我感觉时间好紧张。”
待到大叔走远之后,徐洋才咽了咽口水,开口道:
“对哦!”
错过了的确有些可惜。
苏成意倒是很好说话。
如果不是人多眼杂,徐洋高低能就着这堆八卦,跟韩冰聊到明天凌晨去。
大本营里的气氛很好,都是年轻人。
方才还持着雄心壮志的几人,转眼就又成老弱病残小队了。
“都放心,帐篷很牢固,大家先休息吧!”
眼见日落时分已过,楚倾眠幽幽叹了口气。
照片里的彩虹一深一浅,跨越群山,如同两道瑰丽壮美的天空之桥。
他这句话显然给了大多数人以安慰,帐篷里有些冷下来的气氛又重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