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发现了我的冲击目的是为了摧毁他们的帅旗上所蕴含的浓重妖力?
为了确保成功率,刘秉恬的确下令每一支夜袭部队都要让领头军官随身携带一部分黑狗血和公鸡血,就是为了让他们万一能冲到帅旗那边,就赶快泼上去了事,就算死了,也要破了兰芳军队身上那邪门的妖术。
刘秉恬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分析之后,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大。
应该是兰芳军队意识到了自己的夜袭包含着深刻的目的,而这个目的直接指向了他们决胜的最终秘密武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终成真,他们不惜放弃大好局面,选择退军!
他们怕了!
他们担心自己的妖术被戳穿!
他们担心自己的原本面目被戳穿!
这样一想,底层逻辑瞬间通畅了,上层思维也完全被打通了。
兰芳军队里的妖人们注意到了清军正义的决然行动,意识到己方在清军面前已经没有秘密。
而一旦这个秘密被戳破、被威胁,不仅会鼓舞清军的士气,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兰芳军队自己的士气和战斗力。
这么一来,对兰芳军队来说,问题就很严重了,一旦这个秘密被戳破,或者说万一被清军破解,他们就会瞬间暴露最大的短板,而大清则可以利用自己体量上的优势实现对兰芳的绝对碾压!
没错!就是这样!
名侦探刘秉恬顿时信心满满!
他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脚下生风般飘回了自己的主帅居所,铺好奏本,研磨墨汁,提笔蘸了一点墨汁,开始书写给大清帝国伟大的君王弘历陛下的请功奏折。
臣刘秉恬跪奏:
乾隆五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奉旨:通州防务著刘秉恬领军负责,需全力布防,严守通州,不得妄行出击,不使贼军越通州一步,钦此。
臣遵即领兵布防通州,设防线,置火炮、鸟枪手防御贼军,贼兵遂进犯,以火炮击我军,贼军炮火猛烈,我不及之,激战数日,且战且退,杀敌一千余,待贼兵援军至,遂退入城中。
通州城防固若金汤,贼兵围攻终日,不能下,臣等倾力死战,心念君上厚恩,决意虽死无憾,愿为君上赴汤蹈火,如此,即死得其所。
蒙君上鸿福,臣等倾力死战,贼军终不能破通州,臣等痛击贼军于通州城下,旬月之间,毙敌两千余,贼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贼将终日哭泣,为我大清军威而胆寒…
写到这里,刘秉恬忽然觉得这个数字有些不美。
兰芳军队的人数经过清政府的一再调查,被认为在一万人左右,自己这前前后后也就歼敌三千,这种规模的歼敌数字,能让兰芳军队撤军这个事情看上去比较合理吗?
能凸显自己的战功吗?
能让自己得到奖赏、进一步靠近尚书的职位吗?
恐怕不能。
虽然福长安和阿桂都败了,而自己胜了,这的确是大功一件,还能为此激励士气,逆转颓势。
但是问题在于,三千多人的歼敌数目,不太好看。
虽然不知道自己打了那么久的夜袭到底有没有打掉哪怕三百名兰芳士兵,但是他就是有莫名的自信,觉得自己配得上更好的战绩。
于是刘秉恬认真的思考片刻,又重写了一份奏折,把自己的歼敌数字从三千提升到了六千,然后着重描写自己率领军队下场野战的英姿。
之前的大战消灭两千多贼军,之后的积极防守勇敢出击又干掉了四千多贼军,逼迫兰芳军队不得不退兵。
但是与此同时,清军自己也损失惨重。
前前后后这几日,清军光是死亡就死了快四千人,受伤者不计其数,要不是据守城池无处可退,早就崩溃了。
但是这个数字被刘秉恬稍微美化了一下,变成战死三百,受伤三千,加在一起伤亡三千多人。
哎!这个数字就很美妙了。
消灭贼军六千,自己伤亡三千。
之所以没有追击敌军…不对,什么没有追击贼军,追击了!
但是问难题在于贼军乘船逃跑,大清都是陆军,没有水师,追不上,于是十分遗憾的错失了全歼贼军的机会。
刘秉恬为此感到十分痛心,但也没办法,只能放弃这个大好机会。
但与此同时,刘秉恬还发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