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宅之中,女子之间的勾心斗角,什么听说怀孕了,乐呵呵的去送补品,营养倒是跟上了,肚子里的孩子没饿着,在肚子里就长的挺大的,结果生产的时候,胎大难产。
这玩意儿在这年头,可是要人命的。
没有什么剖腹产手术,就硬生。
“将来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瘦小一点没问题,生出来,好好养着就是了,也不差那一时半会儿了。”李复念叨着。
婆婆笑道:“那是自然,郎君您放心,我们对夫人的身子,上心的很,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那就好,李复说道,我要的是,大的小的都平安。”
说起这个问题,李复的面色十分严肃。
见到姑爷对自家娘子这般上心,陪嫁来的丫鬟婆子,心里都为自家娘子感到无比的高兴。
嫁人,这是女人第二次投胎的机会,还是睁着眼睛投胎。
后半辈子日子过的怎么样,全看夫家品行是否贵重。
“那我就去前厅吃饭了。”
“好。”李韶笑着点头。
这会儿李韶还在梳妆打扮,她不用动手,只是老老实实的坐在梳妆台前就够了,翠竹上手为她梳理头发。
吃完饭,李复也没忘了,今天要先去书院溜达一圈,见见颜思鲁,等从书院出来之后,就去庄子上,看看老赵的事儿办的怎么样了。
后天可就是老赵成亲的日子了。
李复带上伍良业往书院的方向去。
大老远的,看到了王府两卫成群结队的往山上的方向去。
还要上山去砍柴?
哦,也对,过冬的物资,储备的越多越好。
但是山上的柴,也不能只砍不种啊,有空还是要跟苏定方说说,来年春天,让王府两卫上山种树去。
庄子周围的环境还是要保护的,这叫什么,可持续发展。
这年头,做饭取暖,全靠着木头,山上的树都比别的地方稀疏了许多。
毕竟这边庄子上,养着这么些人呢。
别几十年几百年以后,这里就剩下黄土了,山都光秃秃的,那能行吗?
到了书院,李复就带着伍良业直奔陆德明的书房去了。
也不知道陆老头这会儿有没有在给学生们上课。
如今书院里教书的先生多起来了,先生所教授的人员科目,也都固定下来了,老陆也就用不着这么辛苦了,偶尔开开大课,坐在礼堂里讲讲课也就完事儿了,用不着给书院里的学生们上小课了。
颜思鲁也是如此,俩老头,李复都是让他们上大课的。
都这岁数了,还要每天上课的话,俩老头不一定吃的消。
这两人,是书院的旗帜,立起来,就足够了,他们住在书院里,比什么都管用,比什么都好使,更别说还能给学生们上大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