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将人叫进了屋子里,简单的说了一番军营里接收棉衣的事情。
“你们两个,把人召集起来,今日要训话,另外,下午,除却巡逻的,营地里留守的,全部都带上家伙事,上山打柴。”苏定方目光扫视过两人:“不用管够不够,多打,然后,让今天上午留在营地里的这些人,背着柴,送到庄子上的百姓家中去。”
“还有,明日加练!”
“是。”
两个校尉也无话可说,如同鹌鹑一样,缩着脖子应声。
营地里的事情,李复不多插手,他只看眼前呈现出来的效果如何,其余的,全都交给苏定方去做。
但是今天发生的这个小插曲,让他有些不愉快了。
“咱们去一趟书院。”李复对伍良业说道。
“是。”伍良业应声。
他就只管跟在自家郎君身后。
两人骑着马往书院去,李复可没有忘记,还要请孙思邈到家中去一趟呢。
让孙思邈看过,对家中的诸多人叮嘱过,他才能完全放心。
颜思鲁已经在书院里安顿下来了,每日跟陆德明凑在一块研究书院的事儿。
他对书院这边知道的不多,来到书院之后,拿到书院的课程表一看,就已经是一头雾水了。
弄了好半天,才明白书院的课程表是怎么回事。
跟国子监完全不一样,跟高门大户当中的族学,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是学的东西,各方面,却是大差不差。
颜思鲁惊讶于这庄子上的一个书院,课程安排,教导学生,竟然要比国子监的课程安排合理的多。
但是同时,他也好奇,书院这里来上学的学生,大多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们学这些,合理吗?
普通人家的孩子读书,想要出头,无非就是奔着做官去的。
只是读书,研究学问,就已经是耗费诸多心力,甚至努力十年寒窗苦读,只是读书,最终也不一定能够做官。
还要额外的学习这么多,分散他们的精力,图什么呢?
但是几日下来,颜思鲁也逐渐的理解了书院的一系列做法,觉得甚是新奇。
现如今,颜思鲁还在对书院的新鲜期和探索期之内呢。
尤其是书院里孩童们学习的三字经,他看过之后,也是经常拉着陆德明谈论起这启蒙的读物。
就这三字经,咋琢磨出来的呢。
内容,说出来,但凡是读过书的,都知道。
但是编撰成简单的三个字,通篇朗朗上口,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
颜思鲁对着三字经直嘬牙花子,不知道该怎么夸了。
书院里,孙思邈的院子外,颜相时蹲在药田里,和孙思邈一起收药田里的药草。
“孙道长,我父亲来庄子上有一阵子了,在书院里也安顿下来了。”颜相时一边忙活一边跟孙思邈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