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沉默着,没回丫鬟喜鹊的话。
赵姨娘来京静悄悄地。
搞得晋王都不知道家里多了一个人。
几天后才知道这个消息。
“这李氏还怪有情有义的,把亲生的姨娘接出来养老。”晋王已经知道李家做了什么,对李家非常不屑。
拿着一张根本不知道真假的文章,别人说是陆伯舟写的,李朋煊就认为这肯定是陆伯舟写的。
消息都不证实就四处宣扬陆伯舟科举舞弊。
脑子是怎么想的?
但晋王知道,世上还真有这种人。
也许是基于嫉妒,也许是基于想炫耀的心理。
把那些捕风捉影的事情说得振振有词,只为了证明自己。
等你去逼问他们时,他们会极为委屈的说:我哪知道这么多,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马上就是七月,天气渐热。
晋王邀请陆伯舟和周进去城外温泉山庄纳凉。
陆伯舟没有当场答应,而是回去和李菁岚商量。
李菁岚眸光微动。
晋王这是想要确认陆伯舟的身份。
她与晋王也接触过一段时间,又想起一些前世的事情。
感觉晋王不是敌人。
因为前世的陆伯舟对晋王也是极为尊敬。
皇帝归天后,晋王依旧享受着所有待遇。
仪仗比皇后多一倍。
入宫可以坐辇。
不管是节气还是平时,晋王府时不时都能得到赏赐。
晋王去世后,陆伯舟披麻戴孝为晋王守灵。
如果两人是敌对的,陆伯舟不可能对晋王这么好。
再想到晋王这一世所做的事情。
李菁岚有点小猜测。
前世的陆伯舟应该与这一世一样,同样是被晋王找到的。
想到这里,李菁岚笑着说道:“难得乌有先生请客,你们就去吧,正好出城转转,歇一歇。”
陆伯舟其实不想去。
他在翰林院非常忙碌。
除了本职工作之外,每隔五天还要在经筵上做抄录。
做抄录可是个辛苦活。
需要记录皇帝与各位讲经大臣所说的每一句话。
他抄录的速度很慢,几乎跟不上,每次都是凭着强大的记忆力,一边记一边写。
不得已下,去向写起居注的史官请教速记的法子,回家苦练。
但听到李菁岚让他去,陆伯舟猜想李菁岚应该想去。
李菁岚在南离县的时候,时不时的会去看柳氏,有时也会在村里查看农田和作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