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不可啊!历来皇帝之位,如先皇没有立下遗诏,就得从先帝皇子中挑选德才兼备的皇子来继承。
现如今先皇除去大皇子之外,还有二皇子欧阳景,三皇子欧阳星辰。
二皇子虽说有些顽烈,却也无大错,而三皇子欧阳星辰不但从小聪明伶俐,智勇双全,又被先帝封为辰王……
巨认为二皇子欧阳景,三皇子欧阳星辰也有权继承皇位!请皇后三思……”
说话的人叫礼部尚书王博,他年近花甲,但精神矍铄,眼神炯炯。
皇甫皇后一听脸色陡变,她想不到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人反对自己儿子登基,心里暗恨王博多事。
“王大人,你这么说就不妥了。
先帝在世,虽未亲口立下遗诏,太子。
但一直对大皇子甚是痛爱,常带在身边谆谆教导,与大皇子也是父慈子孝。
而大皇子也在父皇身边尽忠职守,帮助他分忧解难。
何况先皇病后,大皇子身为监国,为国尽忠,功劳卓着,理应由他继承皇位。……”皇甫皇后强势开口。
王博脸上露出一抹讽刺,道:“皇后娘娘说的倒是有理,只是
皇帝突然驾崩,死因尚且未曾查出,如果贸贸然宣布让大皇子登基为帝,只怕会有损民心”
“王大人,你说这种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你觉得,皇帝驾崩的事情和大皇子有关系?”
皇甫皇后厉声喝斥,语气中含着怒火,让王博的脸色也阴沉下来。
“皇后娘娘误会了,老臣绝对没有此意。只是,立新君之事关系到云启百年大计,不得有丝毫马虎,还请皇后三思?”
王博说话掷地有声,态度坚决,让人不得不信服。
皇甫皇后气得脸色铁青,她深呼吸一口气,道:“好!王尚书,你好大的胆?你竟然敢反对皇长子,嫡长子继位,你这是何道理?”
王博不卑不亢,冷静答道:“回皇后娘娘,老臣并非是反对大皇子登基,实在是大皇子先前在外风评不好
一国之君一定定要选贤继位,才能稳定朝纲,定我云启的百年大计!所以老臣担心,届时”
王尚书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
而皇甫皇后,脸色已经铁青,她正要发飙。
“启禀皇后娘娘,王尚书因儿子腿摔断的事与大皇子有过节,所以故意在此中伤大皇子。
娘娘千万不要为了此等小人而误了大皇子的登基大事……”皇甫太傅立即站出来,替欧阳浩宇说话。
王尚书听到这里,立即反驳,“皇甫太傅老儿休要血口喷人!我儿子的腿因大皇子摔伤,但那都是过去多年的事了。
先帝当时已让大皇子登门致歉,此事早已了结。
我怎么可能因为私恨而误了国家立新君之事呢?
还有,你又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本官中伤大皇子?你们皇甫家,难道就能如此颠倒黑白吗?\"
皇甫太傅也不恼,笑眯眯地继续道,“王尚书,我看你老糊涂了,大皇子欧阳浩宇继承皇位,已经是板上钉针的事了!你就不要枉费口舌了!”
皇甫太傅话音刚落,只见王尚书的脸顿时涨得通红,气喘吁吁地指着他怒吼道:“皇甫太傅,你们这样弄权,小心遭天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