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需要花费无数代价。
但是,为了能够让草原不至于被荒废,为了更加容易守卫城池,朱标还是决定,在草原之上建立城池。
至于粮食问题,朱标自然不用担心,现如今,大明王朝的人口还是太少,如若继续发展,那么,就少不了要吃肉。
经济来源,自然就是这一些牛、羊、骆驼肉。
只要他们在大明王朝的手中他们就不愁没地方放牧,有了经济来源,就能够买到粮食。
而大明王朝很快就会在草原之上修路,只要通了路,建造了房子,那么,他们就能够防范雪灾、冰雹等极端灾害。
也许,很快大明王朝就会开始流行汽车,到时候运输粮食,也非常的方便。
粮食和肉类,都不会缺少。
大明王朝的人口还需要繁衍,而肉类,现在实在是太过稀少了,有了草原的支持,那么,牛肉、羊肉等数量,就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大明王朝的百姓,人人都能够吃上肉。
建造大型的养殖场,再加上运输更加便捷,牛羊肉,就会越来越多。
所有人都能够吃的起肉,粮食也会越来越多,没有战事,屯田兵还有百姓,都会种植粮食,国库充盈,到时候,所有百姓都不会缺衣少食。
虽说现在地质灾害非常的多,但是,大明王朝拥有足够多的存粮,就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吃。
漠北草原之上建造一个又一个城池,那么,不仅仅运输方便,而且想要率兵出征,也就更加的方便了。
在极端的天气,也能够孕育属于他们的特产,而这些特产,就是经济流通的最佳物品。
居住蒙古包,居无定所,随时迁移,百姓没有落脚点,就不会有归属感。
有什么问题,朝廷帮忙解决,没有交通,交通不便利,朝廷出面解决。
至于草料,可以人工培养,不管是内地,还是草原之上,都能够种植。
而城池能够保证百姓最大程度不受冻,让草原之上的百姓,也能够有家的温暖和安全。
让他们结束居无定所,随着气候迁移的生活方式。
缺少什么,都能够由朝廷提供,储备食物,自然也需要提前准备。
毕竟漠北草原之上,天气极端恶劣,寒冬的时间确实也比较长,所以必须得储存足够的粮食。
这一点,还是难不倒如今的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人口繁衍越多,粮食产量也就越多,供养草原之上的百姓,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草原之上建造城池,不仅仅能够方便大明王朝管理,还能够保证不被外族入侵。
外族想要进攻城池,关上城门,直接大炮、枪支弹药全都用上,破城极其艰难。
更别说,其他的城池还会支援,就犹如他们在攻打内地城池一般,都是千难万难的。
只要有足够的弹药,百万大军,都别想冲入城内。
而且朱标想要率兵出征,就能够直接从这一些地方的城池之内,抽调兵马也就能够省去不少的时间。
而并不需要从大明王朝内部再行抽调兵马,如此一来不仅仅会增加路上消耗的粮草,还会浪费不少时间。
如此一来,大明王朝如若想要进攻欧亚大陆,那么,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如此一来,才能够将整个世界彻底收入大明王朝的手中虽说这样会有些缓慢,但是这才是长治久安之法。
很快整个大明王朝就会彻底通电报,到时候想要了解什么,只需一个电报即可,并且只需要在电报当中就能够得到消息,不管是圣旨,还是情报。
主要想要了解其他地方的情况,只需要一通电话,或者是一通电报即可。
如此一来,不管是谁,将领还是朱标想要下达指令,都会非常快速。
现如今朱标想要安排人设置电报和有线电话,还是能够做到的。
“嗯,草原之上虽然环境恶劣,但是如若真的能够建立一座又一座城池,必定能够快速将整个漠北草原纳入我大明王朝的领土。”
“也唯有如此,才能够杜绝游牧民族再次成为强大的游牧民族士卒的根据地。”
“标儿这样的想法很好,咱也非常支持,确实应该如此,将整个漠北草原彻底收入我大明王朝的领土,那里的极寒天气又能如何?”
“只要我们大明王朝内部能够提供他们粮草,他们也能够为大明王朝的百姓提供肉食。”
“如此一来,大明王朝就不会在缺肉食了。”
“现如今,整个大明王朝内肉食还是非常短缺,而且牛乃是耕种最重要的工具,所以,漠北草原彻底收服之后,我们就会成为我们大明王朝的牧场,到时候我大明王朝再也不会缺牛。”
“到时候,牛不仅仅能够作为耕地之用,还能够作为大明王朝的肉食提供。”
“现如今我大明王朝这一些百姓确实肉食都是限量提供导致,这一些百姓许许多多都没办法。好好吃上一顿肉食。”
“所以说家家户户都能够吃得上肉,可是这一些百姓想要天天吃肉还是很难做到。”
“而所有的百姓只要能够天天吃上肉,那我大明王朝的百姓,身体素质就会越高,身体素质越高,才能够提升大明王朝的国力。”
“想要将漠北草原彻底收入我大明王朝晖下还是有些困难,毕竟这城池建造不易,想要快速建造城池,它也是需要不少的时间。”
“不过,这确实是长治久安之法。”
“一旦草原之上,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耸立,那么,外族想要攻占城池,就是痴心妄想。”
“外族攻城略地,最不擅长,想要攻城略地,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能耐。”
“我们大明王朝拥有的火器,根本不是他们能够对抗的了的。”
“一旦草原之上建立一座又一座城池,那么,外族将永远被赶出漠北。”
“要么,投降,成为我大明王朝的百姓,要么,直接离开漠北,前往其他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