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若真的诸侯王取得了胜利,登基称帝,那至少还是他们朱家的天下,可一旦让母将掌控边关全是让他们掌控了兵关的士卒,那他们很可能会和外族联合起来,一同进攻他们大明王朝大明王朝,如若颠覆在他们这一些武将的手中,那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两害取其轻,在朱元璋眼中,武将的危害,远远要高于诸侯王,所以这才迫使他内心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的儿子,固守边关。
这段时间,朱元璋一直在脑海之中思考到底,要让自己儿子封王固守边关,还是要让自己手底下的武将固守边关。
历朝历代非常明显,武将和诸侯王都有造反的能力。
但是如若武将造反,而且成功了,那么,自己大明王朝就真的消失了。
而自己儿子或者自己那一些孙子曾孙他们造反,取得了胜利那么大明王朝依然还是自己的大明王朝。
这样想了想,诸侯王似乎,也比武将要好上很多。
“陛下自历朝历代以来,分封诸侯王都是祸乱之源。”
“汉高祖刘邦分封诸侯王,拖垮了汉朝的财政,导致了诸王之乱。”
“晋朝分封诸王,出现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百姓苦不堪言。”
“隋朝分封诸王,导致晋王杨广杀兄弑父,导致隋朝灭亡。”
“唐朝分封诸王,出现了玄武门之变,唐玄宗分封藩王,导致了安史之乱。”
“北元分封诸王,导致北元破裂,出现数个北元汗国,最终元朝覆灭。”
“现在到了我大明王朝,难道,陛下还要重蹈覆辙吗?”
“自汉唐以降,历朝历代,此事不绝。”
“唐太宗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朝历代,史书不绝,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今日微臣自知,无活命之可能,冒死进谏。”
“请陛下收回成命。”
周衡看向朱元璋,大声喊道,一把鼻涕一把泪,满眼都是哀愁。
“咔咔咔!”
朱元璋双拳紧握,眼眸之中闪过无尽的愤怒,随后松开了,眼神如常。
他自认自己绝对不会输于唐太宗李世民,自己也有这一份胸襟,尽量让自己内心的愤怒平息下来。
因为朱元璋知道他们说的这些话都没有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这些道理,他都懂。
但是没有人能够想到他这一个层次,历朝历代多少武将、文官篡权夺位,比比皆是。
反倒是诸侯王争权夺位的比武,将要少许多。
对于朱元璋来说,武将和文官都是外人,没有自己的儿子才是自己人。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这一些儿子当中全部都是由朱标带大的,也就是说自己传位给朱标,绝对不会导致大明王朝覆灭。
哪怕有这一些诸侯王,依然能够保证大明王朝永盛不衰。
因为,这一些诸侯王全部都是由朱标亲自带大,所以只要朱标活着一天,那么他手底下这一些兄弟就绝对不会背叛他。
而且他也制定了完美的策略,那就是不管是什么诸侯王,只要下一任皇帝继位,他们就必须交出手中的权力,将这一些权力全部都交给刚刚继任帝王的亲兄弟掌管。
如此一来,整个大明王朝,就能够永远保持在他现在大明王朝的样子。
皇帝登基之后,他自己的亲兄弟掌控着边关的大权,撤换掉原先那一些皇叔,从他们那一些皇叔手中,将兵权收回。
他和马秀英已经在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此一来,就能够杜绝藩王之乱。
毕竟藩王发展是需要时间的,而朱标成为皇帝之后,他手底下这些兄弟自然不敢反。
本朱标年纪大了,可能也即将走到尽头,他就能够将这一些藩王手中所有的权力兵权、封地等全都收回,另外册封其他地方为他们的封地,让他们养老。
然后将自己剩下的那些儿子分别赐予封地,交给他们兵权。
而下一个皇帝朱雄英,在他和朱标的教导之下,一定不会差到那里去,到时候,也能够依照如此行事。
再下一个皇帝,依旧重复,那么,藩王就不可能掌控太大的权力。
他们可以拥有一生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他们却不能够掌控太大的权力。
也不能够让他们为非作歹,制造混乱。
一个没有军权的王爷,在皇帝眼中,又有什么用呢?
只要王爷没有兵权,那么在皇帝的眼中就是可以随意揉捏的蝼蚁,根本就不用担心藩王之乱。
当然朱元璋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毕竟历朝历代昏君自然也是有的,他不敢保证自己之后的子孙,一定是一个明君。
如果真的不小心丢掉了江山,至少这藩王还能够进京勤王,如若想要自己当皇帝,至少他们朱家的江山还在。
这就是朱元璋内心最坏的打算,当然他也不希望这样的打算真的成为现实,他内心自然是希望朱标一脉能够传承千古。
他心中最疼爱的依旧还是朱标,自然不可能是其他的儿子,所以他也希望朱标一脉能够传承千古,但凡事都有意外,如果这意外真的发生了,那他也只能够去面对。
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种下的恶果,他内心自然是希望自己这一个策略,能够保证大明王朝千秋万载。
可任何一个帝王似乎都是有这样的想法,最终依然没有实现。
历朝历代哪一个开国皇帝,不是想要让自己的皇朝,能够传承千古千秋万载?
可这真的是能力所能够达到的吗?这一点,朱元璋在内心不断的沉思,后来才发现这似乎根本就不可能。
历朝历代那么多能人皇帝,最终不还是没能让自己的王朝传承千古吗?
他们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异想天开罢了,所以朱元璋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