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阁。
大学士第悉丹迥旺波在值,他原本昏昏欲睡,结果看到了走进来的刘若愚,赶紧起身:“可是宫内有急事?”
“只有一件事。”刘若愚将王三的交代拿出来。
第悉丹迥旺波拿来一看,脸色微微凝重了几分:“陛下没有说理由吗?”
“没有。”刘若愚微微摇头,有些内容他不该记,也不能记。
哪怕王三说得很清楚了,是因为有人挪用了教育经费,王三不满了,顺道敲打敲打那些读书人,但今年为什么挪用教育经费?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从去年末到开春的文理分科闹的。
这半年下来,文理分科之后,文科教育经费大幅缩减,而理科教育经费被上下各个环节盯得死死的。
毕竟理科学校需要重建很多东西,从校舍、操场、圈地,都是花钱的地方,也都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每个人都能从中吃到便宜,自然是不可能让那些文科生员上下其手。
所以,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到了扫盲的经费。
扫盲并不是什么高深活计,但经费却不少,挪过来用,足够让文科教育经费回到被砍掉之前的数量。
因此也有人说,哪有这么多的巧合,皇帝给泥腿子扫盲的花销,就是直接从文科手中扒拉出来的。
他们只是物归原主。
很多读书人都这么想。
然后他们用起来就肆无忌惮。
但很可惜,再肆无忌惮,也得迎来制裁。
缩短了原定计划时间的事情,王三也没少干,毕竟任何计划都得应对变化而使用,临时加码、修改,也是常态。
现在,任务时长缩减,就意味着那些主管学政的官员,想要不掉帽子甚至脑袋,就得挪用钱财。
理科的万万是不敢,那么最后还得从文科手中拿。
之后就是狗咬狗的戏码。
第悉丹迥旺波写着章程,微微摇头说:“这大顺的官虽然没有明初的官儿难当,但稍有不慎就是群起而攻之。以此就是数百乌纱帽掉落,不仅要干事,还得走政治,看得真心累。”
他发完牢骚,写完章程,天都亮了。
新一个直阁的大学士贺天岸来了。
除了他之外,还有崇文阁的官员。
崇文阁现在已经事实成为内阁的秘书,毕竟除了修习大同,他们还得承担文书工作。
朝廷有什么变动,他们也是第一时间知道的。
当他们看到了王三压缩了扫盲宣布结果的时间,一个两个冷汗都下来了。
尤其是今年才入崇文阁修习的官吏,他们很清楚地方上发生有什么事情。
挪用扫盲经费的事情,不止一个县有相关问题,如今王三直接缩短时间,就足以干掉一大批不听命令行事的官员。
若是贪污腐败,要掉脑袋;若是挪用调用,要贬官品;若是办事不力,也要记过。
牵扯的都是官场上下大部分人。
“议一议。”贺天岸作为主位,看着这一期崇文阁官吏。
王三的崇文阁制度,一开始确实是想着跟讲武堂一样,当做官员选拔的利器。
但随着国家的统一,王三不得不根据现有的情况调整崇文阁作用。
崇文阁内的官吏,来自天南海北,小吏和官员都有,通常修习期一年到一年半。并且相当时候是会参与内阁的部分工作,尤其是参议行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