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放权,即将科举考试批改权,交由他人执掌。
好处便是不用亲自耗费心神,坏处则是容易导致科举考试出现寻租空间,甚至演变成派系与贪墨的培养皿。
姬宫湦深入思考后,最终还是决定绝不放权。
反正每年也就辛苦三日批改答卷,往后大周帝国所有官吏,均是天子门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派系与贪墨。
帝王之权,核心正在人事。
……
六月三日,临近黄昏。
经过姬宫湦日以继夜地批改,总计五千八百多份答卷,终于全面改完。
越到后面,合格者与良好者比例便越高,优秀者也不断增多,天才者则屈指可数。
根据寺人尨初步汇总,大周帝国首场科举考试,成功报名并到场考试的应试学子,一共为五千八百三十七人。
不合格者为两千八百八十六人,约占应试学子总数五成。
余下两千九百五十一人,成绩为合格及以上。
相当于整体录用率为百分之五十,已经算是非常高的比例。
在这其中,合格者一千七百五十五名,约占总录用人数的六成。
良好者八百七十九名,约占总录用人数的三成。
优秀者二百九十六名,约占总录用人数的一成。
天才者只有二十一名,不足总录用人数的百分之一,堪称百里挑一。
在此期间,曾有应试学子反馈成绩不符合预期,结果最终都查实,均为应试学子估算错误。
念及是首场科举考试,除几名无理取闹者外,其余正常反馈者均不予以追究。
……
“大周帝国首场科举考试,总算暂告一段落。”
姬宫湦放下笔,缓缓站起身,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寺人尨提醒道:“启禀大王,尚有朝堂面试与大殿面试,目前均未确定具体如何面试。”
姬宫湦道:“朝堂面试定于六月七日,从九公十三卿中选取七人,逐一进行询问,再各自列出看法,届时汇总给孤王即可。”
内史伯朙问:“朝堂面试亦是由大王作出最终决定?”
姬宫湦点点头:“孤王将会根据九公十三卿的看法,拟定适合优秀者司职类别。至于具体到哪个郡县出任,则由太禄属寮安排。”
“可有参考细则?”
“其一,看哪个郡县属寮最为紧缺。其二,必须避开优秀者原籍与亲友。其三,前往新纳疆土者着重栽培。”
“仅此三项?”
“前期便只有此三项,待到岁末,会对优秀者进行考核,再根据其等作为,优者重用,能者擢升,平者待察,庸者下放,劣者淘汰。”
内史伯朙特意问:“敢问大王,上述之法,可有出处与名目?”
姬宫湦随口道:“此乃圣贤所言,孤王自行称之为官吏升降五法则。”
内史伯朙满意地拱手,随即摊开布帛,快速挥动笔墨,亲自将姬宫湦所言逐一记录。
屠慕拱手道:“敢问大王,如何大殿面试,是否也已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