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黄昏的雪原上,无数的鞑子骑兵从多个方向聚拢而来。人马喧哗如潮,旌旗猎猎如黑云一般。
巴图蒙克增援而来的四万骑兵,以及东套之地北部的两万多骑兵兵力在东城城下全部集结。小小的东胜城,原本只是一座明军于早年间在此建立的卫所寨堡。现如今,城内外集结的明军和鞑靼兵马超过二十万人。令人不可思议。
城墙上,朱晖和杨一清看着鞑子骑兵于城池四周云集的场面,两人均默然无语,说不出话来。
朱晖心中惊惧之余,也暗自庆幸。只要在城外多耽搁半个时辰,今日所有出城作战的兵马,以及押运粮草的兵马都将全军覆没。
幸亏今日自己决意死战,城中兵马也救援及时。虽然付出了超过六千多兵马的伤亡,骑兵更是折损了大半。但终究是成功的撤回了城中。而且更重要的是,两万多石粮食以及一些兵器物资成功的护送进了城。
有了这两万多石的粮食在手,在城中的十几万兵马起码可以支撑个半个月左右。当然,是在节俭的情形之下。这便有了极大的回旋余地,不至于很快崩盘。
“保国公,你是对的。鞑子大军果然已经在这里了。哎!情况大大的不妙了。”杨一清面色惨白,看着城外的鞑子兵马,轻声叹息道。
朱晖轻声道:“是啊,大大的不妙了。”
杨一清道:“我想,我们该好好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朱晖沉默着,微微点头。
城外的鞑靼兵马开始扎营。巨大的牛皮帐篷很快便在东胜城周边矗立起来。天黑之后,鞑靼人在雪原上升起了篝火。无数的火堆遍布城外,像是天上的繁星一般密集。鞑子士兵围着篝火又是喝酒唱歌,喧嚣之极,折腾的没有停止的时候。
东胜城军衙大厅之中,明军高级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也在紧急的召开。气氛有些沉闷,人人面色凝重。因为人人都意识到局面的险恶,心中都很担忧。
杨一清试图缓解这种压抑和沉闷的气氛。
“各位,情形你们也看到了,鞑子的主力骑兵来了。有人禀报,鞑子营中搭起了金帐。那说明鞑靼小王子巴图蒙克亲自来了。呵呵,看来我们很有面子,鞑靼小王子都亲自领军来了,对我们很是看重呢。呵呵呵!”
杨一清的笑声干巴巴的,没有人附和着他笑。因为这其实没什么好笑的。杨一清想要故作轻松,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情形之恶劣,事关生死,事关大军的存亡,没有人能笑的出来。
杨一清砸了砸嘴,叹了口气道:“各位将军,不要这么悲观。鞑子不擅攻城,他们拿我们没办法。我们有城可守,有兵可用,有粮可食,他们能如何?他们愿意在雪地里挨冻,便由得他们去,我们有时间跟他们耗。”
“杨大人,我们没有多少粮草。我们坚持不了多久。您的这些话,不该跟我们说。我们心里都清楚的很。您不用把我们当傻子欺骗。”一名将领沉声道。
杨一清皱着眉头看着那人,那人是宁夏镇副总兵仇钺。当初平息安化王之乱立下大功的一名将领。之前是宁夏镇游击将军,因为平叛之功,升任宁夏副总兵之职。
杨一清自然跟他很熟悉,但是两人关系并不和睦。因为宁夏平叛之事,杨一清其实很尴尬,吃了败仗。仇钺和张延龄协同,里应外合方得了手。仇钺对杨一清在平叛之时的一些排挤张延龄的作为也都知情,平素根本不肯附和杨一清,对他敬而远之。倒是对张延龄赞不绝口,每和部下谈论平叛之事,必谈张延龄,而绝口不提杨一清。杨一清心中对他甚为恼怒。
杨一清驻守宁夏镇,既任三边总制,却又代任宁夏总兵之职,其实于理不合。本来这个位置无论从资历还是功劳都应该由仇钺担任的,但是杨一清就是不肯将这个位置让给仇钺,会同兵部以各种理由拖延,便是对仇钺的打压之意。
这次出兵,仇钺反对的声音最大,说这是一次荒谬的莽撞的出兵。气的杨一清严厉的呵斥他。本来不想让他跟随出征的,但是仇钺在军中威望甚高,作战经验丰富。带着他有利于作战和稳定宁夏镇兵马的军心。这才命他跟随前往。
但是杨一清却也只让仇钺率领一万兵马,负责后勤和巡营等事务,并不给他重要的位置。军务大事也不和他商议,其实便是将他边缘化。让他只随军,却无指挥作战的实权。
仇钺倒也不争不吵,每天喝酒,浑浑噩噩,胡言乱语。说什么现在不喝酒,以后便没机会喝酒了,因为这次出兵凶多吉少云云。杨一清若不是担心宁夏镇兵马的军心不稳,早就办他了。
这一次是危急时刻,这时候的军事会议,当然要邀请仇钺参加,集思广益。结果这厮果然说话不中听,开口便是拆台。
杨一清皱眉喝道:“仇将军,这怎是欺骗?你这是什么话?难道老夫说的不是实情?鞑子敢攻城么?而且当此之时,你当鼓舞士气,而不是冷言冷语。你是领军之将,这时候当积极的想办法化解眼前的困境才是。”
仇钺冷笑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次出兵从一开始便是一个错误。是在拿我大明将士的性命当草芥。”
杨一清怒极,拍案喝道:“仇将军,你若再胡言乱语,动摇军心。本人将以军法处置你。”
仇钺冷笑道:“杨大人,我犯了哪条军法?我说的都是实情。有些人为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草率行事,却不容别人说是么?人人都长着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别人都不是傻子。”
杨一清脸上涨红,当即便要下令将这个不识抬举的仇钺狠狠的惩办。朱晖见状连忙开口制止。
“杨大人,仇将军,大敌当前,怎可内部吵闹起来?杨大人,消消气,仇将军也是心忧眼前局面罢了。不必发这么大的火气。仇将军,你说话也有些离谱。现在说什么该不该出兵的话,你不觉得是废话么?眼下要商议的是如何解开困局。十几万将士被困在这里,你若真在乎将士们的性命的话,便该积极的想办法,建言献计才是。而不是说这些话,破坏内部的团结。若是再说这种话,我也是不依的。”
仇钺闻言,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他和朱晖并无过节,况且朱晖说的也是实在话。自己便是再不满,现在说那些马后炮的话,却是于事无补。
朱晖扫视众人,沉声道:“诸位将军,我说两句。目前的情形对我大军甚为不利。但杨大人说的也没错,我们尚有十几万大军,有城池可守。另外粮草还有半个月到二十天的存量。还不至于悲观到绝望。所以诸位不必哭丧着脸,如丧考妣一般。你们都如此,教其他将士们如何有信心?”
众将领微微点头。宣府游击将军孙大富道:“国公爷,杨大人,教卑职看,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等着他们困死我们。卑职认为,我们当主动出击。他们在城外扎营,咱们应该出城袭击他们。我们十几万兵马,他们只有六七万人,怕他们何来?”
“对,这个主意不错。咱们怕他们何来?”有将领大声附和道。
“叫我说,出城跟他们决一死战便是。他奶奶的,怕他们什么?大不了马革裹尸,以死殉国。”
“正是,正是,我们可不怕死。”
“……”
众将领七嘴八舌的叫了起来。
朱晖皱眉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沉声道:“诸位,袭营怕不是个好主意。一来,鞑子怎会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出城袭击,便是白白葬送将士们的性命。他们巴不得我们去攻击他们。况且,我们小股袭击的意义何在?杀他们一些人?涨涨士气?那对眼前困局有何帮助?若是全军出击的话,我们又何必要躲在城里?早就该出城决战了。正是因为鞑子是骑兵,我们并无胜算,所以才会如此。正面决一死战,那是最后的选择,别无余地之时的选择,眼下当然不是最佳的时机。我知道你们不怕死,但也不能白白的死。”
杨一清点头道:“正是。诸位都不惧生死,令人钦佩。但是一旦我大军兵败,被歼灭的后果可不仅仅是眼前的生死,这干系道后续边镇的安危,大明的安危。鞑子会进攻边镇的。大军必须全身而退,或者战胜鞑子,才能算是好的结果。”
众将领纷纷不说话了。是啊,死是容易的,后续引发的连锁效应却是更可怕的事情。他们可以无惧生死和鞑子决一死战,但是大军覆灭之后的后果将士灾难性的。鞑子乘胜进攻边镇,几处边镇兵力空虚,如何能挡得住?
“公爷,你说我们该怎么办,你吩咐便是了。这种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您尽管说便是了。”孙大富沉声道。
“对对,保国公和杨大人拿主意便是,我们执行便是。”众将纷纷点头道。
朱晖点点头,缓缓道:“我的想法只有四个字,坚守待援。而且即刻便要派人突围出去求救。让朝廷在半个月之内,派遣大军前来救援。唯有如此,方能逼迫鞑子大军撤离,我们才能脱困。这是我和杨大人认为唯一可行的办法。我们必须要派人冲出去求援。不知诸位是否赞同?”
众将沉吟思索,纷纷点头道:“看来只能如此。我等无异议。”
朱晖点头道:“很好,既然诸位都这么认为,那么现在我需要你们当中一人能够承担这冒险突围求援的重责。诸位谁愿意担当此责?可毛遂自荐。”
屋子里瞬间一片死寂。所有将领都面面相觑,沉默无声。这是个极为危险的任务,突围和送死无异。
况且这不是死不死的问题。而是能否突围出去,搬到救兵来的问题。座上众人扪心自问,都自认没有这个能力。
尴尬的寂静之中,一人沉声道:“保国公,如果必须要这么做的话,下官愿意前往。”
众人转头看去,惊讶的发现,说话的人便是此刻面无表情坐在那里的仇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