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到如今,即便身为竞争对手,邹文怀也不得不佩服陶玉书的眼光卓绝,
不仅仅是因为她有勇气投资艺术片,更关键的是她的慧眼识人。
邹文怀又修正了一下想法。
不能完全以陶玉书「慧眼识人」概括,林氏艺术片战略取得的成功,跟陶玉书背后的那个男人也有分不开的关系,要知道许鞍华的两部电影可都是改编他的。
想到这里,邹文怀心中升出几分悔意。
如果那年《楚门的世界》获得成功后,他没有只顾着眼前利益将林氏推向对立面,也许现在一切都会截然不同。
随即,邹文怀又自嘲的摇了摇头。
这世界上没有如果,即便有如果,焉知林氏羽翼丰满后不会主动背叛呢?
在邹文怀盘算着金棕榈大奖为林氏带来的收益时,林氏也在进行盘点。
在坎城电影节闭幕的第三天,余玉溪带队回到了香江。
《寄生虫》剧组所获得的巨大欢迎自不必提,从导演到主演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英雄,所到之处,影迷云集景从,人山人海,媒体记者成群结队。
凡是与《寄生虫》有关的新闻全都成了市民关注的焦点,不少报刊的销量因此销量暴涨,其中玉郎机构旗下的几家媒体更是吃尽了红利,
除了剧组成员们,林氏这个影片的幕后投资人获益是最大的。
《寄生虫》在获得金棕榈大奖后成为了各国片商竞相追逐的焦点,但这次林氏影业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以买断的形式出售电影的海外发行权。
而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分别制定买断丶分成策略,最后电影成功签了21份买断合同,5份票房分成合同。
这5个采用票房分成合同的国家均是美丶法丶日等发达国家。
即便是放弃了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买断费用,《寄生虫》依旧为林氏创造了620万美元的交易额。
等未来电影在各国上映,版权继续出售,《寄生虫》为林氏影业创造的效益还会进一步扩大。
再加上余玉溪等人带到电影节的其他影片的版权买断费用,这次电影节林氏影业的版权交易额达到了近1500万美元之巨。
折算成港元,接近12亿。
收获之丰厚,令人震撼,也为最近正需要资金的陶玉书解了不少燃眉之急。
在5月的最后一天,明报大厦8楼举行了一场茶话会形式的聚会,
会上,金庸为明报集团诸多骨干力量颁赠长期服务奖状及金牌,感谢三十年来员工们的辛勤服务和卓越贡献。
同时,他还在会上宣布:因年事已高,不胜剧繁,退休之念存之已久。自6月1日起,他将不再担任《明报》社长一职,只担任明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次日,《明报》刊出「本报专讯」,《查良镛今日卸社长职,续任明报集团董事长》,公布了这一决定。
前段时间一直有消息传金庸将要退休,还有媒体传他将在退休后隐居国外。
现在消息被证实,消息一出,香江报业舆论一片热议。
与此同时,金庸第一次正式向外界透露了出售《明报》股份的意愿。
一时之间,香江报业风云变幻,一些之前就已经在暗中与金庸有接触的买家化暗为明,不断通过媒体表达对强烈的收购意愿。
百乐门的郑经翰更是直接对着记者的镜头挥舞钞票,直言「只要查先生点头,这张十亿支票就会奉上」。
他们这些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把水搅浑。
但更多的买家还是按兵不动,其中就包括了陶玉书。
当然,陶玉书也不是什麽事都不做,她只是没有再跟金庸接触。
6月中旬,陶玉书接受香江知名财经报纸《信报》专访,在被问到对旗下林氏影业丶玉郎机构等公司未来业务规划和发展方向时,她表示:
林氏影业目前发展情况良好,未来将会在经营港台丶东南亚地区业务的同时,布局内地市场,
并积极推动与美日等国的合拍计划,推动林氏影业立足亚洲,面向全球的战略。
在谈到玉郎机构的发展时,陶玉书认为文化产业潜力巨大,漫画与动画丶游戏等行业密切相关。
未来玉郎机构将在专注漫画业务的基础上,投资动画丶游戏等内容产业,形成以漫画为中心的内容产业集群,打造亚洲第一流的动漫游戏公司。
她还表示,目前玉郎机构的业务庞杂,她会在适当的时候剥离非核心业务。
玉郎机构以漫画起家,核心业务自然是漫画,说到玉郎机构的非核心业务,记者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天天日报》等媒体业务。
「计划已经提上日程了吗?是直接出售,还是剥离整合呢?」
面对记者的追问,陶玉书却表示这是内部机密,无可奉告。
待这篇专访见报后,玉郎机构股价应声而跌。
资本市场最是现实,《天天日报》这几份媒体算不上玉郎机构的核心业务,但却实现了公司的多元化经营。
陶玉书说要剥离媒体业务,虽说有专注主营业务的优点,但同时也相当于是限制了玉郎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也让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的想像力大打折扣。
看到这份专访后,许多人都感到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