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过了七八天,涂承钰觉得自己坐不住,准备找机会出去出宫溜达的时候。
看着手中的请帖,涂承钰心里倒是挺高兴的。
他心中正想着,怎么想办法出宫呢,这不是就有理由了。
看着请帖中的日期,乔迁宴在三天之后,涂承钰心中便有了计较。
他将请帖放在桌子上,对小宣子说道:
“除了本王这里,益王还哪几处派了请帖?”
小宣子躬身说道:“回王爷,奴婢跟兴王派了送帖子的总管问了一句,说是益王不想张扬,这一次请客只请了几位王爷。”
涂承钰听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问道:
“东宫康王哪里有没有送请帖呢。”东宫康王指的就是小皇叔。
按道理来说,老四既然只想请自家的兄弟,涂承钰就不应该问这个问题。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宫中除了几位皇子,还有一个年幼的小皇叔。
而小皇叔又是太上皇的老来子,若老四忽略小皇叔。
一旦小皇叔知道了,闹腾起来,说不定会惹得太上皇不高兴。
所以涂承钰才有此一问。
小宣子闻言,想了想说道:“王爷恕罪,奴婢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涂承钰闻言,不由的替老四担心起来,怕他没有想到小皇叔这一点,疏忽了。
于是他对小宣子说道:“送请帖的人估计还没走远,你追过去问问,看看有没有给康王下请帖。”
“是王爷”小宣子答应一声,转身就跑出去了。
小宣子去追人,涂承钰也没有去干别的事情,坐在书房里静静等着。
涂承钰以为,小宣子要去好久,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小宣子就已经回来了。
而且不止小宣子回来了,他身边还跟着一个面生的太监。
小宣子带着这个面生的太监到了书房,开口说到:
“王爷,这是益王派来宫中送请帖的苏太监,他还没有将请帖送完呢,正好就被奴婢撞上了,所以奴婢就带他来见王爷了。”
小宣子这事情办的周全,而且时机选择的也好。
在苏太监没有将请帖全部送到的时候,就将人带来了。
这样即使老四没有给小皇叔准备请帖,还有转圜的余地。
一旦他将所有请帖送完了,而小皇叔那边没有收到,即使后面有办法弥补,也得罪了小皇叔了。
不过现在要确认的是,老四到底有没有给小皇叔准备请帖。
于是他问苏太监:“你们王爷派你来宫中送请帖,除了给各位王爷之外,有没有给东宫的康王准备请帖。”
涂承钰问完,就看见苏太监愣了一下,他回答:
“回王爷,我们王爷给的请帖当中,没有康王的请帖。”
涂承钰一听,果然是这样,于是问道:
“你家王爷有没有说过不给康王请帖?”
苏太监摇着头说道:“我家王爷倒是没有说过。”
听完这话,涂承钰心想,如果老四不想请小皇叔前去,必然会有交代。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派请帖的太监都不知道这么一回事。
涂承钰便说道:“如此看来,四哥应该是忘了给小皇叔派请帖了。”
苏太监一听,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看来他也发现是老四疏忽了。
于是着急的问道:“肃王爷,现在该如何是好?”
遇到这种情况,苏太监不得不着急。
他们家王爷才刚从宫中搬出去,第一次请客就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这会让宫中的人怎么看。
而且大家都知道,康王可是太上皇的幼子加爱子,而且还是除了皇帝之外,唯一在跟前的儿子。
要是让太上皇知道益王疏忽了康王,必然会怪罪下来的。
而太上皇又不能真的去惩罚益王,那么他这个送请帖的太监,估计就会成为太上皇发泄怒火的工具。
所以,苏太监不能不害怕。
现在涂承钰提前发现了这一出纰漏,让他有了弥补的机会。
可是现在在宫中,他这种已经离宫的太监,想要有所作为,也是极为困难的。
所以他只能向涂承钰这个肃王求救,希望肃王看在益王的面子上帮自己一把。
涂承钰既然发现了这个纰漏,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必然要帮老四补上这个漏洞。
而且这个事情也很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