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旦察觉到朝廷对他们有一点点怀柔的意思,他们很可能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
想到此,涂承钰问全文纬:
“倭奴的话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全文纬说:“据说是倭奴在在宁波市舶司交易的时候,散播出来的。”
涂承钰说:“这么说,这件事还只是个流言?”
全文纬说:“确实只是留言,不过可行度却不低,学生来之前,林大人有言,让学生提醒王爷,面对倭奴切不可大意。”
不用林如海提醒,对于倭奴是什么样的人,涂承钰比谁都清楚。
所以在面对倭奴的时候,他只会更加谨慎,绝不会有大意的时候。
涂承钰想着想着,心中渐渐有了一点点对付这个流言的头绪。
不过全文纬在眼前,也不妨听一听他的看法。
“全先生,你对于倭奴传出来的流言,有什么看法?”
全文纬作为涂承钰身边的谋士,而且还是唯一的谋士。
他已经养成,在给涂承钰汇报事情的时候,心中就会把要汇报的事情想一遍,并且提前想好一些对策。
所以,涂承钰刚才一问,他立马就能回答:
“回王爷,学生认为,倭奴故意传出这等流言,很可能是为了试探朝廷。”
全文纬的想法竟然和涂承钰的一样,这让涂承钰对自己的猜测更加肯定。
所以他继续问:“那么你以为,他们试探朝廷,最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全文纬想都没想说道:“或许是想通过这件事,看看朝廷有没有继续打他们压倭奴的意思,进而想要和朝廷恢复朝贡关系。”
“恢复朝贡关系?”这是涂承钰没有想到的,他问道:“恢复朝贡,对倭奴有什么好处?”
全文纬说:“恢复了朝贡,倭奴就可以派遣使臣进京面见皇帝,不但能得到赏赐,而且还不用通过市舶司就获得和朝廷商人交易的资格,可以让他们拿到更加便宜的货物。”
听完全文纬的话,涂承钰朝贡的这个行为怎么有点熟悉。
仔细一想,这种关系,怎么和后世的免税有一点相似。
获得朝贡的资格,就相当于拿到了免税的名额。
怪不得那些小国,动不动就跑来朝贡,原来是有利益的。
不过其中还有还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涂承钰想了想问道:
“可是以本王近来观察到的,沿海各处走私频繁,倭奴完全可以从走私中买到东西,为何执着于恢复朝贡呢?”
全文纬哈哈一笑说道:“王爷所想,乃是想当然了。”
全文纬的话有那么一点点的不恭敬,可是涂承钰却没有放在心上,只是问道:“全先生为何这样说?”
全文纬说:“王爷可是认为,走私的货物会比从市舶司卖出去的更便宜?”
涂承钰说:“难道不是吗?没有市舶司收税,自然会便宜一些。”
全文纬却说:“王爷这是把走私想简单了,走私虽然不会交税,可是走私会有被抓的风险,还钱打点各处,总体下来,价格未必就比市舶司的货物便宜。”
他这么一说,涂承钰发觉,自己确实有些想当然了。
用一些前世的观念,来想这一世的问题了。
可是即使这个疑惑解释清楚了,涂承钰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他问道:“既然价格相差无几,外面的商人不就都去市舶司交易了,为何走私还会这么频繁?”
全文纬说:“王爷,走私的货物,都是稀有上好的东西,比如像是丝绸生丝等,而这些东西,朝廷是不允许向外销售太多的。”
涂承钰刚想问,为什么要限制。
不过还没等他问出口,他就想到了其中的缘由。
那就是,丝绸的生产,是和粮田挂钩的。
也就是说,一旦丝绸能够大规模交易,以丝绸的利润来说。
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将粮田变成桑田,从而会导致粮食不够。
所以,限制丝绸这等货物出口,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粮田。
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政策似乎有些不中用了。
因为从杨淳带来的消息来看,江南的粮田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改成桑田了。
不但没达到保护粮田的目的,甚至还让走私猖獗,从而损失更多的税收。